• 中国崇龙习俗
  • 中国崇龙习俗
  • 中国崇龙习俗
  • 中国崇龙习俗
  • 中国崇龙习俗
  • 中国崇龙习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崇龙习俗

6 1.7折 36 九品

仅1件

重庆九龙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吉成名 著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9

上书时间2024-05-19

俊友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吉成名 著
  •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2
  • 版次 1
  • ISBN 9787531667582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5页
  • 字数 220千字
【内容简介】
龙,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崇龙习俗》探讨的是崇龙习俗的基本问题,涉及的内容有民俗学、图腾理论等,是在十余篇已经正式公开发表的专题论文的基础之上撰写而成的,其主要观点和学术价值都已经得到了学术界同行专家的认可,并且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
【作者简介】
吉成名,男,1963年11月牛。湖南浏阳人。先后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历史系,分别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点负责人。主要从事中国盐业史、中国民俗史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中国崇龙习俗》等著作。其成果多次获省、市级奖励。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对象
第二节研究现状
一、关于龙崇拜的起源
二、关于龙形的演变
三、关于龙崇拜的文化涵义
四、关于少数民族崇龙习俗
五、关于龙崇拜的性质
六、关于龙崇拜与中国政治
七、关于龙崇拜与佛教
八、关于中外龙俗比较
第三节理论和方法
一、理论
二、方法
第四节研究意义
第二章习俗内容
第一节汉族崇龙习俗
一、龙的形貌
二、龙的神性
(一)鳞虫之长或百虫之长
(二)善于变化
(三)升天
(四)掌管雨水
(五)避邪
三、龙的象征意义
(一)把龙当做祥瑞的象征
(二)把龙当做专制皇权的象征
(三)把龙当做民族文化的象征
四、龙的种类
五、龙抬头节
(一)地域特点
(二)习俗内容
(三)文化涵义
(四)节日起源
第二节少数民族崇龙习俗
一、少数民族崇龙习俗源远流长
二、古代北胡、南越、西南夷、蒙古族和满族的崇龙习俗
三、近现代少数民族的崇龙习俗
第三章龙崇拜的起源
第一节龙的原型
第二节汉族毒蛇禁忌习俗
一、汉族毒蛇禁忌习俗源远流长
二、汉族毒蛇禁忌习俗的表现
三、特殊情况下的崇蛇习俗
第三节越族崇蛇习俗
一、越族崇蛇习俗源远流长
二、各地越族对不同蛇类的崇拜
三、越族崇蛇习俗与图腾崇拜
四、越族崇蛇习俗没有发展为崇龙习俗
五、越族崇蛇习俗产生的原因
第四节龙崇拜的产生
第四章龙崇拜的演变
第一节龙形的演变
一、新石器时代
二、夏商周时期
三、秦汉至五代
四、宋代以后
五、龙生九子
六、龙马传说
第二节文化涵义的演变
一、百虫之长
二、保护神
三、水神
四、祥瑞的象征
五、专制皇权的象征
六、民族文化的象征
第五章中西龙俗比较
第一节西方国家对龙的解释
第二节西方国家的屠龙习俗
一、把龙想象为一种面目狰狞的蛇怪
二、把龙想象为一种本领非凡的蛇怪
三、把龙当做一种凶暴的、恶毒的蛇怪
四、屠龙
五、将龙纹图案用作战争标记
第三节中西龙俗比较
一、相同之处
(一)原型相同
(二)产生的原因基本相同
(三)某些形貌特征相同或相近
(四)某些本领相同
(五)都试图利用龙的形貌去吓唬其他东西
二、不同之处
(一)性质不同
(二)产生的方式不同
(三)某些形貌特征不同
(四)对龙的种类的想象不尽相同
(五)某些本领不同
(六)利用的时机和所要吓唬的对象不同
(七)文化涵义不同
三、结论
第四节关于dragon的译法
第五节匈牙利崇龙习俗
第六章崇龙习俗的性质、作用和地位
第一节龙崇拜的性质
一、龙崇拜是一种灵物崇拜
二、龙崇拜的原始宗教特征
第二节崇龙习俗的作用
一、警醒作用
二、审美作用
三、权威作用
四、凝聚作用
五、鼓舞作用
第三节崇龙习俗的地位
一、龙是人类想象力的杰作
二、龙崇拜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民间信仰
三、崇龙习俗是一种优秀文化遗产
附录
一、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一)资料类
(二)论著类
二、作者已发表有关论文目录
三、彩色图版目录
四、黑白插图目录
第一版后记(节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