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文化理论研究丛书”6册 《后殖民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 《蒂利希:生命的诠释者》《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学》
  • “国外文化理论研究丛书”6册 《后殖民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 《蒂利希:生命的诠释者》《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学》
  • “国外文化理论研究丛书”6册 《后殖民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 《蒂利希:生命的诠释者》《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学》
  • “国外文化理论研究丛书”6册 《后殖民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 《蒂利希:生命的诠释者》《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学》
  • “国外文化理论研究丛书”6册 《后殖民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 《蒂利希:生命的诠释者》《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外文化理论研究丛书”6册 《后殖民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 《蒂利希:生命的诠释者》《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学》

“国外文化理论研究丛书”6册,丛书通过对国外新左派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理论辨析,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若干问题展开富有新意的研究,收入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家托尼·本尼特、英国左派文化与文学思想家之一雷蒙德·威廉斯、蒂利希研究专家维尔纳·叔斯勒、我国著名学者马驰等中外专家的学术文章,涉猎文化批评、社会心理、女性主义文化、后殖民理论等诸多热点,观点新颖、论证深刻、发人深省

420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本·阿格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装帧其他

货号k3

上书时间2022-01-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蒂利希:生命的诠释者》

本书共计14章,实由叔斯勒教授特意遴选的14篇文章组成,既勾勒了蒂利希“生平与著作”、“哲学观”、“神学观”,也梳理了蒂利希有关“象征”、“信仰”等重要概念的独特诠释,还透过蒂利希与雅斯贝斯的比较揭示了蒂利希思想与他者沟通的可能和前景。

作者简介        

维尔纳•叔斯勒(Werner Schüßler)于1955年出生,是有授课资格的哲学博士及神学博士,自1991年起在特里尔大学哲学系任编外讲师,并自1995年起在特里尔大学神学系兼任哲学专业学术顾问,1997年在加拿大吕贝克的拉瓦勒大学(Laval Universität in Quebec, Canada)任教义神学专业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保罗•蒂利希早期(1910-1933)著作中关于上帝的哲学思想》,《宗教与非宗教之彼岸》,《解读保罗•蒂利希著作的钥匙》,《莱布尼茨对人类理智的理解》、《超越——一言以蔽之的古典形而上学》(与L•霍恩费尔德合作编辑),《保罗•蒂利希的生平》(与R•阿尔布莱特合著)。

《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本书是当代著名的伯明翰学派代表性人物托尼·本尼特的第一本专著,也是其最为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之一。他为本书确立了三项基本任务:“第一,它提出了介绍俄国形式主义的任务。他们是一群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间做出了极其重要和影响力的文学批评的文艺理论家。第二,本书要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新的解释,认为与以往的情形相比,形式主义更应该受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认真对待和同情理解。第三,作为这些关注点之下的潜流,本书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批评自身所遭遇到的许多困难可以被追溯到一个事实上去,即它从未与那些传统美学的关注清晰地区分开来。我们希望,基于对形式主义著作的批评性重审,部分地纠正这个问题。作为一套新的关注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一种新的‘文学’观念,形式主义将从美学地带转向其所属的政治领域。”

《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根据其1978年的版本并结合其2003年的修订本翻译而成的。

作者简介

托尼·本尼特(Tony Bennett),生于1947年,是当代英国文化研究的著名代表人物,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即为英国文化研究的主要发言人,80年代受聘于澳大利亚格里菲思大学,90年代以后回英国开放大学接任霍尔的教授职务。主要专著有《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文学之外》、《博物馆的诞生:历史的、理论的、政治的》、《文化与政策:作用于社会》、《文化研究:一个勉强成立的学科》、《文化:改革者的科学》、《区分多样性:文化政策与文化多样性》、《福柯、文化研究与政府性》、当代文化和日常生活》、《记忆之外的过去:进化,博物馆,殖民主义》等。

《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方式,它不是栖息在大学校园,而是散布在街道、店铺、商场、剧院、杂志、报纸和广告行为中。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公共领域中最为政治化的领域,因此,文化研究需要放弃其浓厚的学术行话,走出理论家的图书馆,直接参与到流行文化的政治功能中,并取而代之地发展一种更为广泛、更为公共的俗语。批判理论的未来就在于它作为文化研究与实践意图的结合。 本·阿格教授编著的《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共有十个章节。内容包括什么是文化研究;作为严肃产业的流行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学政治;明翰学派文化研究;需求、价值和文化批评等。

作者简介

本·阿格教授,1973年纽约大学社会政治学本科毕业,1974年纽约大学社会学硕士毕业,1976年多伦多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毕业,现任教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社会学系,担任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社会理论》副主编。主要理论著述有《西方马克思主义导论》、《冲突与秩序中的社会问题》、《快速资本主义:意义的批评理论》、《解读科学:文学、政治和社会学分析》、《话语的衰落:后现代资本主义中的阅读,书写和抵制》、《公共生活的批评理论:衰落时期的知识、话语和政治》、《主导话语:从法兰克福学派到后现代主义》、《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性别、文化和权力 女性主义后现代批评理论》、《虚拟自我:当代社会学》等。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

一书正文仅210页左右,却在“导言”之后分别列出“基本概念”、“文化理论”和“文学理论”三个内容宏富而阐述精练的专章。与《文化与社会》相似,威廉斯以四个关键词——文化、语言、文学和意识形态作为文化唯物论的“基本概念”,既展示四个概念所标示的领域的学术史演迁,又揭示理论脉络背后汹涌的历史潮流。在其后的“文化理论”和“文学理论”中,则又以一系列关键词为主干展开逻辑推演。

作者简介 

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英国学者、小说家和文化评论家,在新左派与更广泛的文化领域里影响深远。他关于政治文化、大众传媒与文学的著作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与艺术评论做了重大贡献。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论》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作了深入的分析,对它们与中国当代文论之间的关系作了全面的论述,从而发掘出两者之间的契合性和互动性关系。无论是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还是对于中国当代文论的研究,该著作都是一项值得学习和参考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马驰,1955年12月生,上海市人。先后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副秘书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特别是20世纪后期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理论及文化理论研究。独立完成的主要专著有:《卢卡奇美学思想论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漓江出版社,2001),《理论、文化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艰难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等。

《后殖民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批评》

在中国,后殖民批评要为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从而为社会公正的实现提供思想武器,当前应继续后殖民理论对文化控制、文化权力以及文化优劣论和文化等级制的批评,发扬其文化解构的策略,从而夺回文化的自我阐释权并给拥有不同政治身份的异质文化群体反抗集权话语提供思想方法。

作者简介

章辉,197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95年获史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文学博士学位,2004年获哲学博士后资格证书。2002年定为讲师,2005年评为副教授,2007年破格评为教授,现为重庆市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近年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20篇,《中国学术年鉴》、《中国哲学年鉴》、《中国美学年鉴》、《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等转载10余篇,出版专著3部,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各一项,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和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多项。主要从事西方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当代美学和文化批评的教学和研究。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本·阿格
  •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ISBN 9787564902384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内容简介】
《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共有十个章节。内容包括什么是文化研究;作为严肃产业的流行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学政治;明翰学派文化研究;需求、价值和文化批评等。
【作者简介】
本·阿格教授,1973年纽约大学社会政治学本科毕业,1974年纽约大学社会学硕士毕业,1976年多伦多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毕业,现任教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社会学系,担任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社会理论》副主编。主要理论著述有《西方马克思主义导论》、《冲突与秩序中的社会问题》、《快速资本主义:意义的批评理论》、《解读科学:文学、政治和社会学分析》、《话语的衰落:后现代资本主义中的阅读,书写和抵制》、《公共生活的批评理论:衰落时期的知识、话语和政治》、《主导话语:从法兰克福学派到后现代主义》、《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性别、文化和权力  女性主义后现代批评理论》、《虚拟自我:当代社会学》等。
【目录】
探询和研究马克思身后的马克思主义——写在《国外文化理论研究丛书》付梓之际译者序致中国学者和读者的信致谢第一章  什么是文化研究?第二章  作为严肃产业的流行文化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第四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学政治第五章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第六章  关于文化的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第七章  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第八章  需求、价值和文化批评第九章  对文化研究狂热崇拜的消解第十章  作为景观社会中日常生活的文化研究人名中英文对照表Bibliography(原文参考文献)Index(原文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