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体劳动关系法律实证研究:以集体协商为例
  • 集体劳动关系法律实证研究:以集体协商为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集体劳动关系法律实证研究:以集体协商为例

封面脏了磨损如图,内里新的

8 1.1折 76 九五品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黎黎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电7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黎黎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0
  • 版次 1
  • ISBN 9787519727567
  • 定价 7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8页
  • 字数 270千字
【内容简介】
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例,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立法模式为“协约自治”,即由职工方与企业方自主决定劳动条件,并予以实施。在实践中,启动协商程序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推行与职工诉求;协商商谈过程,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或企业统合;在协议审查中,政府超负荷的工作量由地方总工会巧妙分担;在协议履行阶段,政府、地方总工会分别开展灵活多样的评比、巡视活动,激励和督促了集体协议的履行。所以,工资集体协商实践反映的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实际模式为“统合协作”,即政府统筹治理,职工方、企业方、地方总工会三方协同合作的“一方统合,三方协作”的模式。这种新型调整模式的出现,是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由“国家统合”向“协约自治”过渡的劳动法制模式转换而引起的正常现象。
【作者简介】
王黎黎,法学博士,西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成都市法学会理事、四川省法学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会理事。2008年于中央民族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9年于美国杜兰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L.L.M.,Tulane University Law School),2014年于西南财经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劳动法、经济法。主讲国际经济法(双语)、国际私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课程,并担任省级质量工程国际经济法(双语)课题负责人。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现代经济探讨》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被CSSCI收录。合著著作1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研究”等省部级课题3项、厅级课题5项,参研国家*、省厅级课题10余项。 

曾荣获四川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四)、2016年中国法学会“中国青年法学论坛”三等奖等奖项。
【目录】
目录 

绪论 

第一节研究的维度:选题及其意义 

第二节研究的起点: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工资集体协商实际规则的研究 

二、我国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协约自治: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立法模式 

第一节治理策略的立法选择:协约自治 

第二节制度功能和理论依据 

一、制度功能 

二、理论依据 

第三节法律关系宏观构架 

一、职工方内部 

二、职工方与企业 

三、政府与职工方、企业 

四、地方总工会与职工方、企业 

第四节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定程序概览 

一、筹备启动阶段 

二、协商商谈阶段 

三、协议审查阶段 

四、协议履行阶段 

小结从“国家统合”转换而来的“协约自治” 

第二章政府推行与职工诉求:工资集体协商的启动 

第一节筹备启动立法:合作主义下的工会启动 

一、筹备启动的模式选择 

二、筹备启动的具体规则分析 

第二节筹备启动总体实践:合作主义与多元主义并存 

第三节筹备启动个案分析:政府推行与职工诉求 

第四节筹备启动阶段实践与立法的差异及其理论解释 

一、开启自治的单一规定与多样实践 

二、理论解释:治理策略单一化无法对接劳动关系多样化 

小结劳动关系多样化下的筹备启动 

第三章政府主导与企业统合:工资的集体协商 

第一节协商商谈的立法:劳资协约 

一、协商商谈的模式选择 

二、协商商谈的法定规则分析 

第二节协商商谈的实践:政府主导与企业统合 

一、协商商谈实践模式:四种模式并存 

二、协商商谈实际规则:两个主体主宰 

第三节协商商谈阶段实践与立法的差异及其理论解释 

一、有待落实的“自治规则” 

二、理论解释:制度变迁因素的不足与欠缺 

小结制度变迁因素制约的协商商谈 

第四章政府超负与工会替补:工资集体协议的审查 

第一节协议审查的立法:政府独担重任 

一、集体合同审查的模式选择 

二、协议审查的法定规则分析 

第二节协议审查的实践:政府超负与工会补位 

一、工资集体协议审查结果分析 

二、地方总工会的预审制度:审查制度的巧妙完善 

第三节协议审查阶段实践与立法的差异及其理论解释 

一、自治规则效力确保方式的改变 

二、理论解释:法律推动社会变迁条件的缺乏 

小结社会变迁条件影响的协议审查 

第五章政府激励与工会督促:工资集体协议的履行 

第一节协议履行的立法:劳资制衡为主 

一、工资集体协议效力的法律规定 

二、履行监督机制的法律规定 

三、违约责任的法律规定 

第二节协议履行的实践:政府激励与工会督促 

一、工资集体协议效力的实践规则 

二、履行监督的实际机制 

三、实践中的违约追责 

第三节协议履行阶段实践与立法的差异及其理论解释 

一、劳资自治途径向企业管理方式的偏离 

二、理论解释: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主导 

小结作为管理方式的协议履行 

第六章统合协作: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实践模式 

第一节制度实践与立法的总体对比 

一、制度功能和理论依据的实践与立法对比 

二、法律关系构架的实践与立法对比 

三、法定程序具体规则的实践与立法对比 

第二节治理策略的实践展现:“统合协作” 

一、实践中治理策略的独特性 

二、“统合协作”的内涵 

三、“统合协作”的特点 

第三节“统合协作”出现缘由的理论解释 

一、目前解释:制度设计者的刻意追求 

二、一种新解释:劳动法制模式转换中的正常现象 

小结“统合协作”的新型调整模式 

第七章从“协约自治”到“统合协作”:制度偏差的反思 

第一节“协约自治”的运行困局 

一、“企业抵触”的实证分析及引导 

二、职工方与企业的沟通障碍 

第二节“统合协作”的运行评价 

一、脱离“国家统合”的合理路径 

二、走向“协约自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制度完善 

一、制度功能与理论依据的完善 

二、法律关系构架的完善 

三、法定程序具体规定的完善 

小结走向自治的集体劳动关系 

结语:归纳与自省 

一、本书基本观点 

二、本书的研究限度 

三、有待开始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电7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