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道 以儒家哲学矫正西方个人主义之困,探索人类未来之出路 (美)安乐哲
¥
40
3.7折
¥
108
九品
仅1件
作者[美]安乐哲 著;欧阳霄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9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0-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库存书 参看图片 外观略有挤压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安乐哲 著;欧阳霄 译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9
-
版次
1
-
ISBN
9787301340028
-
定价
10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16页
-
字数
282千字
- 【内容简介】
-
《成人之道》为著名汉学家、比较哲学家、孔子文化奖得主安乐哲的新作。
作者对一贯主张的儒家角色伦理学进行了深度诠释,从宇宙论基础出发进一步揭示其思考起点——儒家过程性的人之理念:“人之成为”或“成人”。在《成人之道》中,安乐哲分析了儒家传统中“关系性构成的、叙事性的、焦点—场域的人之理念”,并以之贯通“仁”“孝”“礼”“和”等儒家经典观念,让儒家以其自身语言讲述其自成一格的道德生活愿景。在此基础上,结合比较哲学洞见,针对“个人自主”“民主”等当代社会政治议题,作者提出了儒家方案来对抗在西方占统治地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现代世界的基础个人主义理论及其衍生思想。
深感于当今世界的人类困局,安乐哲寄希望于在世界哲学中尚未获得足够重视的儒家思想资源,为人类带来突破性的改变与贡献。
- 【作者简介】
-
【美国】(美)安乐哲
----------------------------
安乐哲(Roger T. Ames),1947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曾任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国际儒联副主席。
安乐哲1966年就读于加州雷德兰斯大学,后赴香港中文大学,师从新亚书院的唐君毅先生、崇基学院的劳思光先生。他先后在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学校分别取得中文硕士、中国哲学硕士,中文博士、中国哲学博士学位。
他是中西比较哲学界的领军人物,更因翻译了《论语》《孙子兵法》《淮南子》《道德经》等书而蜚声海内外。主编《东西方哲学》《国际中国书评》,著有《孔子哲学思微》《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期待中国:探求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叙述》《主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研究》《先哲的民主:杜威、孔子和中国民主之希望》《通过孔子而思》等多部专著。
欧阳霄
----------------------------
欧阳霄,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美学与艺术哲学、中西比较哲学等方向的科研与教学。
- 【目录】
-
序言
引论
一、重思中国:文化比较中的非对称性
二、现代化即为西化?
第一章 问题是提什么问题
1. 设定问题:儒家伦理学论述应该从何处开始?
2. 时代的挑战:理论化“内主体”的人(intra-subjective persons)
3. 葛瑞汉:于儒家人之观念的理论化中誓绝实体存在论
4.亚里士多德论对正确问题的追问
5.内在构成性关联学说
6.重要区分:割裂的“个体”与关系性构成的“个体性”
7.问题齐观:重申从何来,之何方
8.“立体式的”(aspectual)与“分析性的”语言:论述中的互补性
第二章 儒家经典如何表述“角色伦理”
1.人作为习得性的关系性臻熟(Achieved Relational Virtuosity)
2.儒家角色伦理学与对人的叙事性理解
3.仁:中国古代经典中称呼“角色伦理学”的一种方式
4.孝:儒家经典中“角色伦理学”的另一术语
5.儒:角色而非教义
6. 礼、体和作为“角色伦理学”的立体的词汇簇
第三章:叙事性的人性理念
1. 人之“存在”还是人之“成为”
2. 序曲:儒家关于人类文化的理念
3. 关于人之“存在”的“存在论”理解及“发展式”(Developmental)理解
4 葛瑞汉对孟子“性”的发展式理解的早期形态
5 葛瑞汉发展中的对“性”的叙事性理解
6. 孟子论“性”的常见误读
7.援引《孟子》以重申葛瑞汉关于“性”之叙事性的洞见
8.《孟子》论勤勉修身的作用
9.《孟子》与有志人生
10. 《孟子》与”心即性”的全息
11.“成”人叙事:总结
第四章: 全息性与焦点-场域式的人之理念
1. 儒家焦点—场域式的人之理念
2. 一即多,多即一
3 谐音双关:儒家创造意义的方式
4. 苏格拉底与孔子能否相与为友?
5. 孔子其人作为焦点—场域主体的模范
6. 杜威的“个体性”观念:一种关联的类比
7. 儒家焦点-场域之人与经典实用主义的共鸣
第五章 关系性自主与厚重选择
1.反省评估
2.以焦点—场域式的主体观念重新构想自主与抉择
3 作为人之“成为”及其世界之“度”的圣人式自主
第六章 整体主义、民主、人之经验的最优化
1.语境主义:誓绝“抽象之害”
2. 杜威与即时经验主义(Immediate Empiricism)预设
3. 儒家伦理学对角色的评估
4. 作为行仁方法的“恕”
5. 杜威与民主“理念”
6. 怀特海与民主的宇宙论基础
7.唐君毅的儒家“理念”:最优化的人类经验
8. 儒家“理念”及其调节“形式”之追寻
第七章 从人之“成为”到一种过程宇宙论
1. 阐释的前提预设
2. 一种厚实概括:区分“事件”(event)与“事物”(object)
3 一种厚实概括:区分“阶段”(phases)与“要素”(elements)
4. 一种中国宇宙论及“其自身的因果与逻辑”
5. 势:对“物”之逻辑及“外在因果”的审美化替代方案
6.《易经》:一份宇宙论语汇
7. 唐君毅与《易经》宇宙论
后记:缘何为革新世界文化秩序建立儒家人论?
译后记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