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国以后到七八十年代 毛笔精抄本《荛圃藏书题识》线装一册 共约一百二十叶二百三十余面(扉页绵纸双钩“庚申八月初二日沈耕梅兄所赠 翼庵识”,此抄本应录自朱家溍父亲朱翼庵的藏书;内夹毛笔录“德宗本纪”一页,看笔迹应该出自朱家溍先生之手)S020
  • 建国以后到七八十年代 毛笔精抄本《荛圃藏书题识》线装一册 共约一百二十叶二百三十余面(扉页绵纸双钩“庚申八月初二日沈耕梅兄所赠 翼庵识”,此抄本应录自朱家溍父亲朱翼庵的藏书;内夹毛笔录“德宗本纪”一页,看笔迹应该出自朱家溍先生之手)S020
  • 建国以后到七八十年代 毛笔精抄本《荛圃藏书题识》线装一册 共约一百二十叶二百三十余面(扉页绵纸双钩“庚申八月初二日沈耕梅兄所赠 翼庵识”,此抄本应录自朱家溍父亲朱翼庵的藏书;内夹毛笔录“德宗本纪”一页,看笔迹应该出自朱家溍先生之手)S020
  • 建国以后到七八十年代 毛笔精抄本《荛圃藏书题识》线装一册 共约一百二十叶二百三十余面(扉页绵纸双钩“庚申八月初二日沈耕梅兄所赠 翼庵识”,此抄本应录自朱家溍父亲朱翼庵的藏书;内夹毛笔录“德宗本纪”一页,看笔迹应该出自朱家溍先生之手)S020
  • 建国以后到七八十年代 毛笔精抄本《荛圃藏书题识》线装一册 共约一百二十叶二百三十余面(扉页绵纸双钩“庚申八月初二日沈耕梅兄所赠 翼庵识”,此抄本应录自朱家溍父亲朱翼庵的藏书;内夹毛笔录“德宗本纪”一页,看笔迹应该出自朱家溍先生之手)S020
  • 建国以后到七八十年代 毛笔精抄本《荛圃藏书题识》线装一册 共约一百二十叶二百三十余面(扉页绵纸双钩“庚申八月初二日沈耕梅兄所赠 翼庵识”,此抄本应录自朱家溍父亲朱翼庵的藏书;内夹毛笔录“德宗本纪”一页,看笔迹应该出自朱家溍先生之手)S020
  • 建国以后到七八十年代 毛笔精抄本《荛圃藏书题识》线装一册 共约一百二十叶二百三十余面(扉页绵纸双钩“庚申八月初二日沈耕梅兄所赠 翼庵识”,此抄本应录自朱家溍父亲朱翼庵的藏书;内夹毛笔录“德宗本纪”一页,看笔迹应该出自朱家溍先生之手)S020
  • 建国以后到七八十年代 毛笔精抄本《荛圃藏书题识》线装一册 共约一百二十叶二百三十余面(扉页绵纸双钩“庚申八月初二日沈耕梅兄所赠 翼庵识”,此抄本应录自朱家溍父亲朱翼庵的藏书;内夹毛笔录“德宗本纪”一页,看笔迹应该出自朱家溍先生之手)S020
  • 建国以后到七八十年代 毛笔精抄本《荛圃藏书题识》线装一册 共约一百二十叶二百三十余面(扉页绵纸双钩“庚申八月初二日沈耕梅兄所赠 翼庵识”,此抄本应录自朱家溍父亲朱翼庵的藏书;内夹毛笔录“德宗本纪”一页,看笔迹应该出自朱家溍先生之手)S020
  • 建国以后到七八十年代 毛笔精抄本《荛圃藏书题识》线装一册 共约一百二十叶二百三十余面(扉页绵纸双钩“庚申八月初二日沈耕梅兄所赠 翼庵识”,此抄本应录自朱家溍父亲朱翼庵的藏书;内夹毛笔录“德宗本纪”一页,看笔迹应该出自朱家溍先生之手)S02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建国以后到七八十年代 毛笔精抄本《荛圃藏书题识》线装一册 共约一百二十叶二百三十余面(扉页绵纸双钩“庚申八月初二日沈耕梅兄所赠 翼庵识”,此抄本应录自朱家溍父亲朱翼庵的藏书;内夹毛笔录“德宗本纪”一页,看笔迹应该出自朱家溍先生之手)S020

50000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南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家溍

年代建国后 (1949至今)

页数230页

尺寸25.5 × 16.5 cm

上书时间2023-08-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自然旧,边角微损,如图。
商品描述
此抄本出自北京某中国书店,是朱家溍先生旧藏的可能性非常大,书前夹的一页手迹(图6-7),从第一眼到后来和朱先生信札仔细比对,能确定是出自朱先生之手。其中目录32叶,正文87叶。抄本目录应为《荛圃藏书题识》的完整目录,正文选抄了约二百一十篇,在目录中用红笔画圈,并有少量校改,应出自一老学者之手。
————
朱家溍(1914-2003),字季黄,浙江萧山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第25代世孙,生于1914年,从小在北京长大。其父朱翼庵,名文钧,1902年作为中国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就读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毕业归国后出任财政部盐务署署长。由于家学渊源,所以对中国的古籍碑帖有较多的了解,早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初即被聘为专门委员。书香门第的朱家除了四壁图书外,也陆续收藏了很多各类文物。中国有一份在收藏界很出名的杂志叫《收藏家》,该刊自创刊号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连载《介祉堂藏书画器物录》、《欧斋藏帖目录》和《六唐人斋藏书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自然旧,边角微损,如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