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
  •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
  •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
  •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
  •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
  •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
  •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

30 2.3折 129 九品

仅1件

湖南常德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C34

上书时间2024-05-18

友德轩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著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12
  • 版次 1
  • ISBN 9787111713036
  • 定价 129.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6页
  • 字数 467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战略篇、产业篇、未来篇、体系篇、地方篇等五个部分,共24章,总体判断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系统分析了其成长规律、规划编制方法和重点思路,并针对7个有代表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问题、未来发展目标及保障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未来篇对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判断。体系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集群化、生态化、国际化和协同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地方篇对代表性区域中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研究。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总论 用智库双螺旋法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研究 1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研究中的“双螺旋法”应用 2

(一)第1步 制定工作方案:统筹规划研究全过程指导 4

(二)第2步 收集数据资料:建立规划研究知识层基础 4

(三)第3步 总体情况分析:践行规划研究时空域理念 5

(四)第4步 实地调查研究:掌握规划研究第一手情况 5

(五)第5步 产业发展预测:加强规划研究前瞻性思考 6

(六)第6步 测定发展目标:突显规划研究引领性作用 6

(七)第7步 明确主要任务:注重规划研究方向性路径 7

(八)第8步 循证重点问题:遵循规划研究科学性原则 8

(九)第9步 体制政策创新:关注规划研究保障性措施 8

(十)第10步 提交研究报告:完成规划研究高质量成果 9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 9

(一)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定位问题 10

(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问题 11

(三)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化转型问题 12

(四)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能力问题 13

(五)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体系问题 14

(六)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研究问题 15

(七)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问题 16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模式 17

(一)从数字经济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7

(二)从生物经济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生物产业 18

(三)从产业基础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材料产业 18

(四)从制造强国战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19

(五)从交通强国战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产业 20

(六)从“双碳”战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20

(七)从数字技术和科技赋能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型高技术服务产业 21

(八)从战略科技融合创新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 22

(九)从区域创新体系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群化 22

(十)从新经济形态演进趋势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生态化 23

(十一)从国内国外双循环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际化 23

(十二)从系统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协同化 24

四、重点区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综述 24

(一)北京市:与时俱进,聚焦“高精尖”产业平稳快速发展 25

(二)上海市:提升质量,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26

(三)深圳市:先行示范,全面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系统 27

(四)四川省:聚焦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发展 28

(五)广州市:多点支撑,打造新发展格局下战略新支点 29

(六)武汉市:夯实基础,打造中部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29

参考文献 30

战 略 篇

第一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回顾 34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34

(一)产业规模和增速持续提升 35

(二)企业盈利能力稳步增长 35

(三)重点领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35

(四)未来产业发展进入初始孕育和加快形成期 36

(五)产业能级高、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产业集群逐渐凸显 36

(六)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开放发展新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37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37

(一)产业发展规划缺乏统筹协调,各地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 37

(二)产业发展引领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37

(三)配套支持政策体系性不强,尚未形成政策合力 38

(四)资本市场成熟度不高,金融支持体系仍需完善 38

(五)产业发展所需人才总量不足,存在结构性错位 38

(六)国际贸易话语权不大,缺乏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39

参考文献 39

第二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特征 40

一、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重要性 40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和升级的重要抓手 40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际竞争长期且重要的焦点 41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有自身特定的规律 41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重要标志 41

(一)将重大技术突破转化为产品 41

(二)将重大发展需求转变为现实市场需求 41

(三)形成新的技术标准体系 42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过程的特点 42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发展分阶段 42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需要较长的时间 43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常伴随着新生企业的发展 44

四、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 45

(一)建立成果转化平台,加速科技创新到产业发展 45

(二)发展风险投资,完善新创科技企业成长环境 45

(三)建立科技产业园区,促进集群化发展 46

(四)扶持应用示范项目,发挥带动作用 4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