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本体制论: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
  • 人本体制论: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
  • 人本体制论: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
  • 人本体制论: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
  • 人本体制论: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
  • 人本体制论: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
  • 人本体制论: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
  • 人本体制论: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本体制论: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

6 1.7折 36 九品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常修泽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D

上书时间2024-05-19

田园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常修泽 著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1787784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5页
  • 字数 32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本实质论”(人本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的自身解放和每个人自由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范畴,以“人的三层含义论”(横向上“全体人民”、纵向上“多代人”、内核上“多需人”)为分析出发点,以“双线均衡”理论(即寻求市场化与社会公正之间的*“均衡点”)为贯穿性线索,着力揭示“三个解放”(即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关系、解放人的自身)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中国现阶段上下内外“四方位”经济体制创新的“路线圈”构架,着眼于中国下一个30年,就更大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制度“五环式”的体制改革提出思路,从而为中国下一阶段人的发展提供新的体制保障。
【作者简介】
常修泽,山东省惠民县人,长期在大学和国家经济研究机构从事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譬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等。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学术基金(香港)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导论当代中国人的发展:理论与现实

  第一章 理论:追求人的自身发展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

    一、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

    二、关注人的自身发展是当代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理念

    三、注重人的自身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内在属性

  第二章 辨析:关于几个问题的讨论

    一、“历史唯心论”,还是“历史唯物论”

    二、“人本工具论”,还是“人本实质论”

    三、“低端人本论”,还是“高端人本论”

  第三章 现实: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自身发展方面的进展与存在的差距

    一、中国“第二次革命”促进人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

    二、在人的自身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

    三、在人的自身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方略:从五个方面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一、从经济方面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二、从社会方面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三、从文化方面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四、从政治方面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五、从“天人关系”的和谐方面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第二篇 “人本体制论”的探索历程

  第五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探索:人本体制论的初始构想

    一、“社会主义人本经济学”的初步构想——课题申请报告(1986)

    二、“换体”论——关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问题的研究(1992—1993)

    〔附〕笔谈:市场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将使人获得一次新的解放(1992)

    三、独立的人格力量和自主的经济力量初露端倪(1998)

  第六章 21世纪初期的探索:“人本体制论”之雏形

    一、由中国改革评估引起的对改革战略的思考(2001)

    二、“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主体是谁(2002)

    三、关于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二十点意见(2003)

    四、树立新的改革观(2003)

    五、改革面对的三种力量和三个着力点(2004)

第三篇 人本体制创新的总体构思和战略提升

  第七章 人本体制创新的“路线图”构思

    一、上——以职能转换为重点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二、下——在关键性的微观基础和市场体系领域推进体制创新

    三、内——着力推进民生性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体制创新

    四、外——从“参与”和“应对”经济全球化两方面推进整个体制创新

    〔附〕“十一五”规划应突出制度创新(2005)

  第八章 “人”的科学涵义与改革战略提升

    一、“人”的三层含义与基本公共服务平等化

    二、经济改革战略提升的思路

    三、体制创新的共建与共享

第四篇 人文价值取向的政府转型

  第九章 人文价值取向与基础制度规范:政府转型的深层问题

    一、确立“公共利益关怀”的价值取向,克服“政府部门利益化”倾向

    二、确立“公平交易”的价值取向,克服滥用行政权力、实行行政垄断的问题

    三、确立“独立分治”的价值取向,解决政府与企业、国资、事业和中介组织交叉、混同的制度性问题

    〔附1〕北欧国家打造“善治”政府、实行公共服务的考察报告

    〔附2〕北欧经济社会考察引出的思考

  第十章 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其实行的客观必然性

    二、现阶段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容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保障

    〔附〕政府提供公共品也可采用“公私伙伴关系(PPP)”机制

  第十一章 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宏观分析

    一、服务型政府的涵义及其主要标志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三、中国现阶段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体制安排

    〔附1〕地方政府改革试验问答录

    〔附2〕行政体改“三虑”

第五篇 人的主体性与企业制度创新

  第十二章 21世纪初期中国企业创新探讨

    一、中国企业创新面临的新挑战

    二、中国未来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趋势分析

    三、进一步推进企业创新的思考

  第十三章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新课题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出:针对传统所有制结构的弊端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三、如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十四章 构筑充满活力的微观经济基础

    一、着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二、积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三、切实放宽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

  第十五章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方略和理论思考

    一、前一段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及其存在的矛盾

    二、下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四大方略

    三、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深层问题的理论思考

  第十六章 用创新思维推进企业管理人员的相关制度建设

    一、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宏观上为国有企业家“定位”

    二、国有企业自身的制度改革:为企业家的成长创造体制支撑

    三、关于中国企业家的市场化选择机制问题

    四、关于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问题

第六篇 人本导向的社会体制安排

  第十七章 和谐社会的价值、特征和构建思路

    一、和谐社会的价值判断

    二、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创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路

  第十八章 和谐社会的体系、关键和经济着力点

    一、科学的和谐社会是三个统一体的综合体系

    二、和谐社会的关键:在民主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三、经济领域构建和谐社会的四个着力点

  第十九章 社会公平与收入分配

    一、社会公平与市场化改革兼容

    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三、资源环境产权制度缺陷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治理方略

    〔附〕欧洲五国经济社会新动向及启示

  第二十章 民生与教育卫生体制改革

    一、冷热胀缩话改革:民生角度的分析

    二、人的解放和自由的全面发展与教育、文化事业的改革发展

    三、政府、市场、社会“共建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思路

    〔附〕三方共建两方分担双向转诊医道清廉——考察新加坡医疗卫生体制的启示

第七篇 结论篇

  第二十一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人的发展角度研究

    一、改革的历史过程:同时是促进人自身发展的过程

    二、改革的主要进展:为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准备制度条件

    三、改革的重要成果: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和积极变化

    四、改革的基本经验:把促进人的自身发展作为改革的核心价值

    五、改革的未来任务:深化五大领域改革,为促进人的自身发展提供新的体制保障

附录 访谈录: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关乎社会的进步(节选)

参考文献

作者与本书相关论文索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