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藏象学
  • 中医藏象学
  • 中医藏象学
  • 中医藏象学
  • 中医藏象学
  • 中医藏象学
  • 中医藏象学
  • 中医藏象学
  • 中医藏象学
  • 中医藏象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藏象学

15 5.9折 25.5 八五品

仅1件

山西晋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蕾 著;张俊龙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笔迹很多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郭蕾 著;张俊龙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1-06
  • 版次 1
  • ISBN 9787030094254
  • 定价 25.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中医藏象学》是供成人教育中医药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的教材。全书共分8章,包括绪论、气血津液精神、形体、官窍、经络、脏腑、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和体质方面的理论知识。内容涉及藏象、经络、形体、官窍等的概念及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多个方面,是关于中医学生理病理理论的基础性教材。本书力求阐明中医藏象学的基本概念、内容、理论特点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具体应用,是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专业性著作。
   《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中医藏象学》可供成人教育中医药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自学考试应试人员、广大中医药专业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
【目录】
总序

编写说明

1 绪论

1.1藏象学的性质和内容

1.1.1藏象学的性质

1.1.2藏象学的基本内容

1.2 藏象学的形成和发展

1.2.1藏象学的形成

1.2.2藏象学的发展

1.3.1五脏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1.3.2脏与腑是一个统一整体

1.3.3五脏与形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1.3.4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1.4学习藏象学的目的意义

2 气血津液精神

2.1 气

2.1.1气的基本概念

2.1.2气的来源和生成

2.1.3气的功能

2.1.4气的运动

2.1.5气的分布与分类

2.2 血

2.2.1血的基本概念

2.2.2血的生成

2.2.3血的功能

2.2.4血的循行

2.3 津液

2.3.1津液的基本概念

2.3.2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2.3.3津液的功能

2.4 精

2.4.1精的基本概念

2.4.2精的生成

2.4.3精的生理功能

2.5 神

2.5.1神的基本概念

2.5.2神的内容及其生理作用

2.6气血津液精神之间的关系

2.6.1神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2.6.2气与血的关系

2.6.3气与津液的关系

2.6.4津液和血的关系

3 形体

3.1 皮

3.1.1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3.1.2皮肤与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

3.1.3皮肤病的病因病机

3.1.4常见的皮肤损害

3.2 脉

3.2.1脉的结构和功能

3.2.2脉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3.2.3平脉及其生理性变化

3.2.4脉的病因病机

3.3 筋

3.3.1筋的结构与功能

3.3.2筋与脏腑气血经络的关系

3.3.3筋病的病因病机

3.3.4伤筋的分类及诊断要点

3.4 肉

3.4.1肉的结构与功能

3.4.2肉与脏腑气血经络的关系

3.4.3肉病的病因病机

3.4.4肉病的诊断依据及临床表现&"

3.5 骨

3.5.1骨的分类构造及功能

3.5.2骨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3.5.3骨病的病因病机

3.5.4骨折的诊断要点

4 官窍

4.1 目

4.1.1目的结构与功能

4.1.2目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4.1.3目病的病因病机

4.1.4五轮学说简介

4.2 耳

4.2.1耳的结构与功能

4.2.2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4.2.3耳病的病因病机

4.2.4耳病的常见症状及机理

4.3 口

4.3.1口的结构与功能

4.3.2口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4.3.3口齿病的病因病机

4.3.4口齿病的常见症状及机理

4.4 鼻

4.4.1鼻的结构与功能

4.4.2鼻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4.4.3鼻病的病因病机

4.4.4鼻病的常见症状及机理

4.5 咽喉

4.5.1咽喉的结构与功能

4.5.2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4.5.3咽喉病的病因病机

4.5.4咽喉病的常见症状及机理

4.6 前阴和后阴

4.6.1前阴、后阴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4.6.2前阴、后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4.6.3前阴、后阴病的病因病机

4.6.4前阴、后阴常见的局部病变

5 经络

5.1经络学说的形成

5.1.1长期的医疗实践

5.1.2古代的解剖知识

5.2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5.2.1经络的概念

5.2.2经络系统的组成

5.3 经络的功能

5.3.1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组织器官

5.3.2抗御病邪,反映传变趋势

5.3.3感应传导,调整阴阳虚实

5.4 经络的运用和发展

5.4.1分经辨证

5.4.2循经考穴

5.4.3子午流注

5.4.4药物归经

5.5 十二经脉

5.5.1名称

5.5.2外行部分

5.5.3内行部分

5.5.4流注关系

5.5.5表里关系

5.5.6循行部位及病候

5.6 奇经八脉

5.6.1督脉

……

6 脏腑

7 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

8 体质

模拟试题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笔迹很多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