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
  • 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
  • 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
  • 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
  • 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
  • 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
  • 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
  • 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
  • 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
  • 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

30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徐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曦帆 著;袁晓文 编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7

版次1

印刷时间2009-07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客厅南架22外南

上书时间2023-09-11

好友来旧书轩

十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数张内页有下划线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曦帆 著;袁晓文 编
  •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7
  • 版次 1
  • ISBN 9787105101719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5页
  • 字数 31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藏彝走廊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试图通过“藏彝走廊”这样一个历史形成的民族区域内的信仰和民俗乐舞选点考察与研究,探索其相关乐舞在不同文化层面中的生存状态,阐述其与所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之问的相互关系。研究方法采用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考察,将所获第一手材料作为基础,综合相关社会科学诸学科理论与方法,结合区域性研究视野,充分认识地理因素与乐舞文化的互动关系。
通过本选题的研究笔者认识到,信仰、民俗、仪式、乐舞不可分离的现象当为“藏彝走廊”乐舞文化的一个基本特色。信仰和民俗表现为仪式行为,仪式必然的伴随着乐舞,而乐舞得以作为仪式的一部分并以此来表达信仰或民俗文化。这样,乐舞已不是单纯的“音乐舞蹈艺术”,而是扮演了重要社会功能角色的一种艺术文化现象,乐舞形态与乐舞概念、乐舞行为,共同构成了仪式性民族乐舞文化综合整体。这种以“乐舞形态”为内核的仪式性民族乐舞文化综合整体,贯穿于整个“藏彝走廊”文化,故而即可将这些选点考察与研究的民族乐舞对象,视为其中的代表或典型,其相关调查材料的梳理和论证,亦可为当下相关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出具体的实证性材料和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
杨曦帆,1969年出生,文学(民族音乐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中文系艺术人类学专业博士后。
目前主要从事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研究工作。参与多项社会学、民族音乐学课题研究工作;在《西藏研究》、《宗教学研究》、《中国音乐》等刊物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目录】
绪论
第一节“藏彝走廊”概念
第二节“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
第一章“藏彝走廊”研究与民族音乐学
第一节“藏彝走廊”学说中的民族音乐学视野
第二节“藏彝走廊”乐舞研究的理论
基础及方法论选择

第二章信仰乐舞考察之一:宗教型乐舞
第一节羌姆的历史
第二节“羌姆”的基本形态
第三节“羌姆”的实地考察
第四节作为宗教仪式的羌姆

第三章信仰乐舞考察之二:巫术型乐舞
第一节“东巴”乐舞
第二节“苏尼”乐舞
第三节“卡斯达温”乐舞
第四节作为巫术仪式的乐舞

第四章民俗乐舞考察之一:习俗型乐舞
第一节“热巴”乐舞
第二节火把节“都火”乐舞
第三节“阿尺木刮”乐舞
第四节“弦子”乐舞
第五节锅庄乐舞
第六节作为习俗型的乐舞

第五章民俗乐舞考察之二:礼仪型乐舞
第一节凉山彝区的丧葬乐舞
第二节礼仪文化与马奈锅庄
第三节作为礼仪仪式的乐舞

第六章“藏彝走廊”乐舞文化层面观
第一节“藏彝走廊”乐舞文化类型
第二节“藏彝走廊”乐舞的信仰与民俗内涵
第三节汉文化对“藏彝走廊”文化的影响

第七章“藏彝走廊”乐舞文化视野的当代扩展
第一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仰、民俗乐舞文化
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视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数张内页有下划线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