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
  •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
  •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
  •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
  •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
  •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

以图片为准,正版现货,原书实拍,内页完好,当天发货!上架图书均已全面消毒!请放心购买!

3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勇、李达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7

福顺苑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勇、李达 著
  •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9
  • 版次 1
  • ISBN 9787521709124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6开
  • 纸张 纯质纸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商业银行长期依靠制度红利形成的利差竞争优势逐渐弱化,开放银行的兴起为商业银行转型提供了新机遇。

 

伴随现代银行业的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底层技术,深刻影响着银行的内部架构与外部环境。从技术和业务两个层面出发,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关注战略与细节层面的开放合作问题。同时,“开放银行”不仅仅是一项具体的技术或业务解决方案,而是金融科技时代银行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

 

《开放银行:服务无界与未来银行》一书紧跟开放银行发展潮流,透彻分析当今开放式银行主流模式,并就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对开放银行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及阐述。书中适当融入开放银行国内外全新典型案例,并结合当前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逐一分析开放银行对金融业态的影响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影响,为银行、金融科技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案例。

 


【作者简介】

刘勇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培机构董事长、中国互联网金融三十人论坛(CIF30)秘书长、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互联网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统计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创业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企业导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研究生导师。先后主持多项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北京市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8—2022年)》《海淀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创新中心五年发展规划》《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评价报告》《中关村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北京市知识产权投融资体系建设研究》等。编著有《智能投顾》《保险科技》《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互联网金融》《平台制胜》《中国小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竞争力评价报告》以及“互联网金融职业能力”系列丛书等专业图书,被中信出版集团评为2016年度*佳作者,《互联网金融》荣获第二届金融图书“金羊奖”。

 

李达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曾任某知名券商宏观分析师,后从事量化对冲基金、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以及智能制造、分布式账本技术以及供应链金融等相关研究。曾负责《中关村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国内外重点地区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金融科技行业投融资研究报告》等课题研究,参与撰写《金融科技研究与评估2018: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金融科技指数》中“区块链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和“区块链在汇丰银行中的应用”两章,发表《金融监管的英美经验》等金融科技方向文章,具备较强的金融科技研究能力及项目管理经验。

 


【目录】

序丨周延礼

 

前言

 

第一章 商业银行的“本我”与“自我”1

 

银行的 “本我”:银行服务3

 

基本的银行服务3

 

银行服务的变与不变6

 

银行的“自我”:银行的发展阶段8

 

银行1.0:网点银行阶段8

 

银行2.0:自助银行阶段10

 

银行3.0:基于互联网的银行服务16

 

银行4.0:银行即服务20

 

银行的“自我”还是“本我”?22

 

第二章 开放银行:银行成为平台27

 

开放银行:概念、架构与冲击29

 

开放银行的提出与驱动因素29

 

开放银行的设计与架构36

 

开放银行带来的冲击52

 

开放银行的关键技术——API58

 

开放银行潜在风险66

 

开放银行带来银行业的深刻变革70

 

加剧银行业竞争73

 

盈利模式需要调整,内外部转型压力增加73

 

平台化模式发展75

 

开放银行对银行生态圈的影响82

 

银行、消费者与第三方提供商的三方共赢83

 

降低机构内部成本,提高内部管理效率86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维护金融业稳定88

 

促进银行规模化发展89

 

增强金融市场的有效性90

 

金融科技与开放银行相得益彰92

 

开放银行:大数据积累的新途径95

 

分布式技术的开放银行应用101

 

人工智能技术的开放银行应用103

 

物联网在开放银行中的应用106

 

开放银行不是银行108

 

开放银行与开放API109

 

开放银行与直销银行、数字银行等的区别110

 

第三章 开放银行实践113

 

国内外开放银行实践115

 

国外开放银行举措115

 

国内开放银行实践118

 

全球开放银行发展趋势120

 

自建开放银行平台122

 

西班牙对外银行全面布局开放银行业务123

 

美国花旗银行API开放127

 

英国巴克莱银行开放的API129

 

德国德意志银行创新实验室和API项目131

 

新加坡星展银行推出API开放平台133

 

第三方开放银行平台134

 

英国斯塔林银行开放API135

 

德国Fidor银行设计API前沿数据平台136

 

英国Monzo银行通过API访问创建新的服务141

 

美国Yodlee公司持续为大型银行提供数字化技术和服务142

 

德国Solaris银行的B2B2C模式144

 

第四章 开放银行数据保护溯源与数据所有权之争147

 

开放银行前传:数据保护溯源150

 

欧盟数据保护的溯源与思路150

 

金融数据开放的潜在困难160

 

数据所有权之争:谁是下一个“开放银行”162

 

数据保护的逻辑之辩162

 

数据保护与数据流通自由166

 

谁是下一个“开放银行”?170

 

第五章 未来银行:银行开放与服务无界173

 

开放银行与银行服务无界175

 

银行在4.0时代的重新定位175

 

以开放银行为契机的银行开放180

 

银行开放背后的技术进步182

 

银行开放背后的科技182

 

银行需要做什么?184

 

银行服务的完整性与未来银行187

 

银行服务的完整性187

 

未来银行189

 

技术为本,体验制胜194

 

参考文献/19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