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魏六朝画论十讲
  • 汉魏六朝画论十讲
  • 汉魏六朝画论十讲
  • 汉魏六朝画论十讲
  • 汉魏六朝画论十讲
  • 汉魏六朝画论十讲
  • 汉魏六朝画论十讲
  • 汉魏六朝画论十讲
  • 汉魏六朝画论十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魏六朝画论十讲

正版现货实物拍照库存书

30 九五品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韦宾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3

宜典优墨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韦宾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83595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6页
  • 字数 22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画衣裳而民不犯”的传说、汉武帝与绘画的礼乐政治喻义、东汉绘画表彰教化制度、绘画教化功用的民间化、礼乐文化与绘画“比象”传统等。
【作者简介】
韦宾,陕西咸阳人。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2004年晋升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2005至200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博士后。2005年至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博士研究生《中国画论》课程外聘教授.现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师。
【目录】
弁言
第一讲汉代造像巫术通神观念考察
一造像与实物
二汉画与通神
三连接“图”与“神”的中介:比象
四通神论的影响

第二讲汉代礼乐文化与绘画
一“画衣裳而民不犯”的传说
二汉武帝与绘画的礼乐政治喻义
三东汉绘画表彰教化制度
四绘画教化功用的民间化
五礼乐文化与绘画“比象”传统

第三讲早期画人社会地位对画论的影响
一先秦画史、术士、画缋之工
二两汉职业画人与能画士夫
三魏晋六朝士大夫画家的社会地位
四社会地位与经验总结
五调氏黜顾解读
六社会地位与话语权

第四讲“形神”概念的演变与汉魏六朝画论
一“形”与视知觉的身体
二《淮南子》“形”、“无形”、“君形”、“神”论
三两汉气论与“形一神”论
四从“君形”论到绘画元气论
五“形一神”论与绘画“传神”论

第五讲“六法”形成于魏晋时期
一《画品》序解读:谢赫非“六法”原创者
二“六法”是“气”论与“象形”论的结合
三《画品》品评标准与“六法”无关
四“六法”源自魏晋画诀
结语

第六讲传顾恺之三篇辩伪
一《魏晋胜流画赞》辩伪
二《论画》与《魏晋胜流画赞》原系同一篇
三《画云台山记》可能作于唐代
结语

第七讲清谈玄学对六朝画论的影响
一画家清谈少见论画语
二清谈玄学与画学著述
三《周易》思想对画论的渗透
四“形一质”相分观念与画品

第八讲孙绰《游天台山赋》解读
一《游天台山赋》缘起“天台山图
二《游天台山赋》正文与“天台山图
三《游天台山赋》中的佛教思想
结语:品画与畅神

第九讲宗炳《画山水序》与佛教
一宗炳生平
二宗炳慧远思想渊源
三《明佛论》、《画山水序》对照
四《画山水序》与山水的禅观

第十讲本土文化对佛教造像的影响
一佛教造像经论与民间文化
二佛像感应故事与“通神”传统
三佛像纪念、观仰、劝诫功用
四玄学与佛像理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