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
22.2
3.7折
¥
60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李运林 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12-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运林 著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2
-
版次
1
-
ISBN
9787218113104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68页
-
字数
450千字
- 【内容简介】
-
《中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是中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与学科建设的系统总结。全书从结构体系上划分章节进行论述: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电化教—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到电化教育学科专业与电化教育学科专业理论的建设,再到信息化教育新理论的研究,最后是继承创新,促进学科继续发展。读者通过阅读本书稿,可以了解到我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事业与学科的发展历程与不断实践过程。
- 【作者简介】
-
李运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退休教授,现年80岁。1958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后留校,担任电工无线电教学工作,先后担任物理系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室主任、学校电化教育中心主任、广东省高校电化教育中心主任、学校电化教育系主任。主要业绩:产、学、研结合在华南师范大学创办全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担任全国电化教育教材编审组副组长。主编、参编的专著教材有:电化教育导论、电化教育学、教育传播学、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信息化教育概论、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等十多本。对创建我国电化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作出了贡献。1989、1993、1997年连续三届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奖励。退休后于1996年创办了三面向教育科技园国家教委电教办樟木头培训中心,2010年创办了广州市协同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连续承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研究课题,在信息化教育理论和协同教育理论研究中取得突出成果,建立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对促进教育现代化、科学化建设,对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11年获“中国教育技术事业突出贡献奖”。
- 【目录】
-
绪论
第一章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
第一节 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第二节 传播的发展
第三节 传播的功能
第四节 传播过程的模式
第五节 传播的信息
第六节 传播的符号
第七节 传播的媒介
第八节 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
第二章 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建设
第一节 论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建设
第二节 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十年回顾
第三节 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创办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专业
第四节 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岭南教育》电视栏目
第五节 论电化教育发展与电化教育专业建设
第六节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设历程
第七节 协同创新30年
第三章 电化教育学科理论建设
第一节 香港的电化教育
第二节 论电化教学过程
第三节 教育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
第四节 教育传播研究:重要性与新领域
第五节 中国教育传播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第六节 论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第七节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
第八节 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史研究的内容体系分析——从活动理论的视角进行探究
第四章 信息化教育新理论研究/
第一节 论“信息化教育”
第二节 论信息化教育产业——再论“信息化教育”
第三节 论“信息化教育”学科——三论“信息化教育”
第四节 论教育与信息·信息技术——四论“信息化教育”兼解读“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性影响”
第五节 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走进信息化教育——五论信息化教育
第六节 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
第七节 论协同功能与促进教育信息化
第八节 信息化教育新理论——六论信息化教育
第五章 继承创新,中国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事业与学科在发展
第一节 南国农教授的电化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坚持原则做学问
第三节 南国农先生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
第四节 从电化教育到信息化教育——追忆南国农先生
第五节 中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事业与学科发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