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谚与绍兴方俗语汇研究
  • 越谚与绍兴方俗语汇研究
  • 越谚与绍兴方俗语汇研究
  • 越谚与绍兴方俗语汇研究
  • 越谚与绍兴方俗语汇研究
  • 越谚与绍兴方俗语汇研究
  • 越谚与绍兴方俗语汇研究
  • 越谚与绍兴方俗语汇研究
  • 越谚与绍兴方俗语汇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越谚与绍兴方俗语汇研究

正版现货实物拍照书角有一点点磕碰内页干净

56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敏红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6

圣仁思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敏红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5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78263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9页
  • 字数 226千字
【内容简介】
在人类文化演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都在其内部生成众多的元素、层次与类型,由此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其内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国文化的历久弥新,取决于其变迁过程中各种元素、层次、类型在内容和结构上通过碰撞、解构、融合而产生的革故鼎新的强大动力。

  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问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巾。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区域文化人手,对一地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展开全面、系统、扎实、有序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藉此梳理和弘扬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资源,繁荣和丰富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活动,规划和指导未来的文化发展蓝图,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力量;另一方面,这也是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化、发展中国文化、创新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录】
第一章 绍兴方言的源流和特点

  第一节 绍兴方言的源流

  第二节 绍兴方言的语言特点

  第三节 绍兴方言的构词理据

  第四节 绍兴方言研究概述

第二章 范寅和他的《越谚》

  第一节 范寅其人和《越谚》的成书过程

  第二节 《越谚》的内容和体例

  第三节 《越谚》的价值和不足

  第四节 范寅的方言学思想

  第五节 周作人的《(越谚)跋》

第三章 从《越谚》看绍兴方言字的特点

 第一节 《越谚》中的方言本字

 第二节 《越谚》中的方言俗字

 第三节 《越谚》的注音特色

 第四节 绍兴方言字的特点

 第五节 绍兴方言字的文化蕴涵

第四章 从《越谚》看绍兴俗语的特点

  第一节 《越谚》中的谚语

  第二节 《越谚》中的俗成语

  第三节 《越谚》中的歇后语

  第四节 《越谚》中的惯用语

  第五节 绍兴俗语的特点及文化蕴涵

第五章 《越谚》与绍兴歌谣

  第一节 绍兴歌谣的源流

  第二节 《越谚》中的歌谣

  第三节 绍兴歌谣的文化价值

第六章 《越谚》中的风土习俗

 第一节 《越谚》中的饮食习俗

 第二节 《越谚》中的礼仪习俗

 第三节 《越谚》中的岁时习俗

 第四节 《越谚》中的生产习俗

 第五节 《越谚》中的社会习俗

 第六节 《越谚》中的信仰习俗

第七章 绍兴方俗语汇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绍兴方言的历史层次

 第二节 从《越谚》看绍兴方俗语汇的演变

 第三节 绍兴方俗语汇演变的原因

第八章 绍兴特色语汇举例

  第一节 绍兴方俗语汇选录

  第二节 绍兴特色语汇选考

主要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