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笔昔曾干气象:绝句之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彩笔昔曾干气象:绝句之旅

15 3.6折 42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元洛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元洛 著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0
  • 版次 1
  • ISBN 9787020109715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3页
  • 字数 293千字
【内容简介】

  一位优秀的作家,性情真诚则未必学养深厚,学养深厚则未必胸襟广阔,胸襟广阔则未必气质高华,古典精神和现代意识双剑合璧,则尤其难能可贵。“四美具,二难并”,这样的优秀作家在熙熙为名、攘攘为利的中国当代文坛,早已寥若晨星,屈指可数。我从文二十余年,有幸认识其中一位,他就是李元洛先生。——王开林


【作者简介】

  李元洛,(1937.3.27- ),诗歌评论家。 湖南长沙人。1960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湖南省文联主席团成员、副主席,湖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政协湖南省第六、七届常委。长期从事诗歌理论和艺术的研究。


 

【目录】

文章不写半句空(代序)…王开林001

 

才如江海命如丝…001
他的名字,像一团火,温暖了我青年时代在边塞饥寒交迫的岁月。
辋川山水…015
斤竹岭上,四顾苍茫。我们的阔论高谈随风而散,也没有人前来倾听和审定,因为欲知诗意如何,最权威的答案,只能且听王维的分解。
头白好归来…024
自从离开四川,终其一生,李白都没有回过故乡。射出的响箭没有回到出发的弓弦,辞枝的绿叶没有回到生身的泥土,远游的大鹏没有回到振羽而起的窝巢,浩荡的东去大江没有回到它的发源之地。
随君直到夜郎西…041
在梅风垭隧道的南口,有一副联语赫然入目:“从今不畏黔山险;此后何愁蜀道难。”这是写给今人的,不也是写给李
白的吗?
洛阳行…053
生命之树早已过了开花的季节,生命之河已经奔流到了不舍昼夜的下游,一偿数十年的夙愿,我终于有幸拜望了我的生身之地。
六朝旧事随流水…074
伫立在南京城古老的城墙之上,我问近处的石头城,石头城默然不语,我问远处的大江,大江虽滔滔东去,却仍把千秋往事说到如今。
烟花三月下扬州…088
二十四桥已经隐身于历史的烟雾与疑云深处去了,无可追寻,何必追寻?值得庆幸的是,杜牧的名诗却未曾遗失一个字,至今仍流传并芬芳在众生的嘴唇,而“二十四桥”呢,至今也仍美丽在杜牧的诗里,如梦如幻在读者的心中。
南湖春夜…104
水光接天,我们纵一苇之所如,高谈快论。而风吹湖上,波唇浪舌在船边说些什么呢?是在向我们叙说千年前的往事吗?
岳阳楼上对君山…112
自然之美是天恩,艺术之美是人惠。我曾经徘徊在岳阳楼畔,伫立于洞庭湖边,手捧锦绣华章,面对浩茫湖水,将李白之诗与洞庭君山两相对读,读作者的诗魂,读湖山的神魄。
江南绝唱…122
历史以快板与慢板交错前行,已历时千年有余的岁月,这里已再无杜甫的遗迹可寻了,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一隅湘
山楚水,曾经迎候过一位伟大的走投无路的诗人,和他那满载风雨和忧患的孤舟,只有被水浸湿的地名“南湖巷”“南湖港”和“南湖路”,还可让知情者与有心人临风怀古。
钟声永恒…130
虽然石近钟楼,但石头冥顽不灵,它能听见并听懂那清心警世的钟声吗?”
秋草独寻人去后…137
我手抚井栏,凝望井水而怀想当年。井旁有一木桶,上系绳索。短短的绳索,能否吊得起井中沉淀了两千多年的长长岁月?清清的水镜,能否再照映当年的那位凿井之人?
晓汲清湘燃楚竹…146
水湄沙渚上有二三小小的渔船,泊在那里做梦,好像还没有从唐朝醒来,柳宗元是不是在其中的一条船上呢?在朝阳岩仰天俯水,思接千载,我总不免要忽发痴想。
秋之颂…155
这时,刘禹锡已属五十六岁的向老之年,生命已经进入了一般人叹老嗟卑的秋天,但他的生命之树上并没有黄叶飘零,如同一株经霜愈烈的枫树,燃烧的是熊熊的火焰,如同一只凌空而舞的白鹤,唱的是唳于九霄的排云之歌,好友白居易称之为“诗豪”,确实当之无愧。
璧玉与珍珠…164
我在生命的秋日读杜牧的两首美秋之诗,就是在心灵的烛台上燃点两炷永远不灭的火焰。
浮生半日古松州…171
那是一个被羌笛吹得其声远扬的名字,那是一个被蕃剑
磨得其光锃亮的名字,那是一个被大唐的旌旗拂拭得分外警醒的名字,那是一个被刀与剑、血与火淬砺得分外悲壮的名字。
千年如在觅诗魂…182
环目四顾,寂寂无人,只有青山仍青着从唐代以来就青着的青色,溪涧仍溪着从唐代以来就溪着的溪声。
相逢一笑…193
王安石是北斗灿灿,苏轼是河汉耿耿,他们互相辉耀而又彼此欣赏。
凌寒独自开…211
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退居金陵,这是他人生的最后十年,犹如一面不肯倒下的逆风的旗,一轮不免凄然却分外壮美的落日。
兹游奇绝冠平生…224
时间虽然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但由桄榔庵至东坡书院,一路上见到的多是头裹花巾的黎族妇女,吱呀作响悠然怀古的牛车,坐在牛背上口吹葱叶的牧童,仿佛是苏轼海南诗卷中一帧帧并未过时的插图。
“八咏楼”之歌…240
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熏陶,少女时代的李清照的诗才就像春天的早霞,清新明丽在东方始明的天边了。
天日昭昭…253
早在孩提时代,岳飞的英名就像一记洪钟,敲响在我混沌初开的心头了,这钟声至今也未消歇。
沈园悲歌…265

 

我在柳岸池旁久久地徘徊寻觅,绿柳丹枫今日仍在临水自鉴,但不论是在岸上或是在水中,却再也看不到唐琬翩若惊鸿的身影,只有陆游的歌声不绝如缕,穿过八百年的悠悠岁月隐隐传来,将我的心弦弹响并敲痛。
咫尺应须论万里…277
在他的“万花川谷”里,他的诗是永远开不败的花朵,时至今日,我们都还可以一亲花苞上那晶莹的露珠,那鲜艳的色泽与浓郁的清香。
书院清池…296
似一匹软缎的清池,水面上本来绿得一无所有,但池的对称两角,却有两丛夏荷绣出几枚青钱数枝碧玉和几盏红莲花。
武夷山水记…301
武夷山匆匆一日,半日分给了青山,半日分给了碧水。山水已经亿万斯年了,它们以逸待劳,而人生不满百年,劳生草草,我还能旧地重来吗?
国家不幸诗家幸…310
有谁,能从历史的帘幕深深深几许中走出来,告诉我们元好问曾经寄居和创作在哪里呢?在登封市郊的宾馆里,在宾馆会议室的散文创作研讨会上,我常常凝望窗外峻极于天的嵩山,追想元好问的遗踪往事,默诵他的诗篇。遗踪不在,诗仍在而且长在。
一代才人的悲歌…318
张继的钟声依然从唐朝穿山渡水而来,将我的心弦敲叩,三百多年前金圣叹的魂魄,却不知流落何方。

 

盛世悲音…331
墓地别无它物,只有野花萋萋,荒草离离。冰冷的墓碑凄凉了我的望眼,而墓中人那不朽的诗句啊,却永远燃烧在我的心间。
剑气与箫声…350
这位杰出的思想家与文学家,横空出世在历史的晨昏线上,站在送旧迎新的新旧时代之交,回眸以往,“才”无旁贷地充当了中国古代诗人才华横溢的殿军,书写了中国古代诗史辉煌的最后一页;瞻望未来,“责”无他让地担当了近代思想启蒙者的先锋,预言了虽然朦胧却已遥遥在望的新世纪的曙光。
千秋不死的英魂毅魄…369
他愤世嫉俗,也笃于友谊;他忧国忧民,也友于兄弟;他感时伤世而常常金刚怒目,但也情深一往而不时菩萨低眉。
巾帼英豪…386
在世纪之交大动荡大变革以铁与血为二原色的宏伟背景上,鉴湖女侠横空出世,如平地一声永不消逝的沉雷,如出鞘的一支永不生锈的宝剑,如浩渺天穹一颗永不暗淡的星辰。
时间之歌…397
青春时代仿佛如同昨日,转瞬之间我已到了向老之年。一生与文字结缘的我,在夕阳西下之中,将古代那些与时间有关的诗作一一重温。

 

后记…41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