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维钧回忆录缩编(上下)
  • 顾维钧回忆录缩编(上下)
  • 顾维钧回忆录缩编(上下)
  • 顾维钧回忆录缩编(上下)
  • 顾维钧回忆录缩编(上下)
  • 顾维钧回忆录缩编(上下)
  • 顾维钧回忆录缩编(上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顾维钧回忆录缩编(上下)

158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维钧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97-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5-01-04

文祁书局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两页铅笔划线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顾维钧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1997-06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16161
  • 定价 8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441页
  • 字数 1049千字
【内容简介】
顾维钧先生(1888—1985)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外交家,自1912年担任北京政府总统府及国务院秘书起,历任外交总长,驻英、美、法公使、大使,以及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折冲樽俎逾半个世纪,经历过一系列中外关系的大事,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顾氏自1960年开始,应母校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之请,用了十七年的时间,耗资二十五万美元,完成了英文稿11000页的口述回忆录。这部长篇回忆录涉及旧中国的外交、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内容极其丰富,是研究近代中外关系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刘大年所长,通过陈鲁直大使、贺其治先生,拜访了顾维钧先生,洽商在国内出版回忆录的中文译本;顾氏欣然表示同意,并特意为中文版写了序言。其后,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天津编译中心)受近代史研究所的委托,成立了以袁东衣先生为首的翻译组,全盘承担了此书的翻译任务。翻译组从1982年7月开始工作。参加翻译和校订工作的先后达六十余人,大都是高等院校的学者与社会知名人士。译校工作自始至终严肃认真,不仅力求文笔畅达,忠于原著,而且反复查证史实,务期准确无误。译本的第一分册于1983年5月问世,第十三分册于1994年出齐,全书共600万字。顾氏回忆录中文版发行后,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受到了史学界、外交界及广大知识界的赞许,咸以为顾氏回忆录中文版的出版,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一大贡献。

  然而,由于该书篇幅浩大,使一般读者难以卒读。为此,顾维钧先生女公子菊珍女士1994年回国时,曾与天津编译中心共同研议,决定出版一部《缩编》,以适应一般读者的需要,并可促进此书的流传。

  由于回忆录所记述的史实连贯性很强,许多事情的演变过程曲折复杂,盘根错节,缩编工作的难度很大。经过反复研究,确定缩编的原则是:主线不断,层次不乱,大事不丢,文字不变。即基本上保持原著的整体框架与章节层次,抓住主要历史事件,突出关键环节,并力求保持作者的思维方式与文字风格。除正本中“次日”、“两天后”之类的时间用语改为具体时间外,全为中文本原文。缩编是全书的浓缩,不是局部切割,从总体上保持了原著的精华。
【作者简介】
顾维钧,
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
在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
时期,历任外交总长,驻
英、美、法公使、大使,以
及海牙国际法院法官等
职,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顾维钧回忆录》英文原
稿页(中文译本
600万字,缩编本100
余万字),历时年始
告完成,耗资25万美
元。内容涉及旧中国的
外交、政治、军事、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史实,是
研究近现代中外关系史
必不可少的第手资
料。
【目录】
上册

 插图

 前言

 第一卷 童年及求学时代(1888~1912)

  第一章 家庭与求学

  第二章 婚姻问题

  第三章 结业回国

 第二卷 担任外交官的头十年(1912~1922)

  前言 返国后的最初印象

  第一章 民国初年的北京

   一 袁世凯时代的北京政治

   二 在北京的生活与职务

   三 中国的对外关系

    1.边境纠纷及中英、中俄谈判

    2.日本侵占青岛及“二十一条”

  第二章 首次出使华盛顿

   一 出任驻华盛顿公使

   二 1916年芝加哥借款

   三 中国宣战

   四 1917年11月蓝辛——石井换文

   五 从凡尔登到凡尔赛,和会前夕

  第三章 巴黎和会

   一 陆总长到达巴黎;代表团内部名次问题

   二 代表团内的初期摩擦

   三 在“十人会”上阐明中国立场

   四 代表团内部困难加深;陆徵祥的遽然离去和归来;讹传我订婚

   五 “四人会”作出决定;中国力争修改

   六 力争对青岛条款的保留权利

   七 中国不参加和约签字

   八 中国决策的背景

  第四章 首次出使伦敦及华府会议

   一 我的任命和华府会议的召开

   二 华府会议——组织与程序

   三 山东问题的会谈

 第三卷 回国任职(1922~1932)

  第一章 北京的政治生活1922~1924

   一 颜惠庆博士再次担任内阁总理

   二 王宠惠博士的内阁及其与国会的冲突

   三 张绍曾将军组阁及其垮台

   四 摄政内阁

   五 对曹锟和吴佩孚的一些回忆

   六 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冯玉祥倒戈

 第二章 政治、内战及财政

   一 引退和重返北京任财政总长

   二 中秋节危机

   三 我的总理职务

 第三章 在我外交总长任内(1922~1928)所发生的问题

   一 苏俄特使越飞

   二 美、日要求在北京设立无线电台与企图行贿

   三 金佛郎案

   四 参战借款

   五 日本公使芳泽递交国书事件及摄政内阁

   六 临城劫案

   七 中苏谈判

    1.1924年3月王正廷签署协议草案

    2.与苏俄谈判;内阁否决王正廷—加拉罕协议

    3.炸弹事件和1924年5月31日签署的协议

   八 归还威海卫问题的讨论

   九 万县事件的解决

   十 终止1865年签订的中比条约

   十一 归还庚子赔款;中国基金会

   十二 袭击苏俄大使馆一案

  第四章 满洲危机

   一 少帅张学良与苏俄的冲突

   二 回忆国民党扩大会议

   三 沈阳事变的发生

   四 南京的政策和国际联盟

   五 出任外交部长

   六 民众的反应与蒋介石政府的倒台

   七 李顿调查团

    ……

下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两页铅笔划线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