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 官方正版 互嵌式社区的现状及建设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王世靓 著
¥
109.2
6.5折
¥
16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王世靓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2821771
出版时间2023-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上书时间2024-11-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共中央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发表的重要讲话,第一次提出推动建设“民族相互嵌入型社区”为政策支撑,以国内外民族社区建设理论的研究实践与最新发展为基础,以青海省部分民族社区为调研对象,从数个维度出发开展实证研究,以判断青海省民族社区“相互嵌入”程度、分析影响“相互嵌入”的因素,探寻如何建设互嵌式社区的路径,对于民族和谐与民族关系稳定、国家发展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全书目录
第1章绪论1
1.1选题缘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综述15
1.3本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研究数据取得34
第2章互嵌式社区研究的理论和政策基础45
2.1理论基础46
2.2本书的理论概念体系51
2.3中国民族关系与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概述64
第3章青海省民族社区的总体评估72
3.1民族关键符号72
3.2青海省人口构成与总体特征76
3.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青海省主要民族社区的变迁与发展情况90
第4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青海省民族社区“相互嵌入”程度的实证分析99
4.1相互嵌入程度之各项指标分析100
4.2通婚视角下青海省主要世居民族的“互嵌”考量146
4.3基本结论165
第5章影响青海省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167
5.1影响青海省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因素分析167
5.2我国互嵌式社区发展建议188
第6章互嵌空间三维构建及其阻滞205
6.1互嵌空间的三维构建原理205
6.2自然空间的阻滞:嵌入不足疏离公共理性208
6.3社会空间的阻滞:文化间性淡泊挤压多重认同220
6.4心理空间的阻滞之一:责任伦理缺场困扰公共责任236
6.5心理空间的阻滞之二:重叠共识匮乏导致公共精神阙如248
第7章互嵌式社区公共性的构建路向258
7.1阻滞因素之消解路径259
7.2互嵌式社区公共性供给的实践途径264
第8章多元主体协商共建融洽式互嵌社区的建设路径271
8.1多中心治理与多元行动系统之借鉴271
8.2互嵌式社区的建设实践290
第9章结论与总结294
9.1结论294
9.2总结297
参考文献300
附录329
后记348
图目录
图1-1本书研究内容示意35
图1-2研究思路37
图2-1哈贝马斯社会交往中四个理性规范示意62
图2-2我国民族政策文本情况69
图3-1全国和青海城镇化率(2001~2019)84
图4-1民政数据中青海省4市8县民族通婚情况(1994~2015)150
图4-2民政数据中民族通婚与婚姻当事人学历交互156
图4-3民政数据中民族通婚与婚姻当事人职业交互156
图4-4民政数据中青海省4市8县的通婚圈情况159
图5-1互嵌式社区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168
图6-1互嵌空间构成示意206
图6-2族际居住格局连续统示意217
图7-1互嵌空间与互嵌式社区公共性的关系示意259
图7-2互嵌空间构建的阻滞因素及其消解示意263
图8-1海北州个案的多中心治理示意274
图8-2S村低碳社区建设多元行动者系统282
表目录
表1-1历次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情况6
表1-2全国历次人口普查民族人口情况8
表1-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和退牧还草工程移民情况10
表1-4全国藏回土撒拉蒙古及汉族的人口增长情况39
表1-5青海省主要年份少数民族人口数(2011~2019)40
表1-6田野调查社区基本情况(N=921)41
表1-7本书问卷调查样本基本情况44
表2-1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民族事务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65
表2-2改革开放以来对青海省情主要的官方判断66
表3-1常见民族关键符号分类73
表3-22001~2019年中国人口数及城镇人口构成82
表3-32001~2019年青海人口数及城镇人口构成83
表3-4青海省主要民族人口城镇化水平(2000年)85
表3-5青海省主要民族人口城镇化水平(2010年)85
表3-62000年与2010年青海省主要民族人口城镇化水平比较86
表3-7青海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乡差额87
表3-8青海省主要世居民族就业人口产业构成分布情况88
表3-9青海省主要民族就业人口职业分布情况88
表3-10青海省各民族受教育程度的6岁及以上人口情况89
表3-11青海省州(地、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五普、六普数据对比)94
表3-12青海省人口分布、城镇化率及流动(2019年末)95
表3-13西宁市城区所辖社区情况96
表4-1根据职业划分被访者的民族人口排序101
表4-2被调查者的职业、上个月个人收入、去年全年家庭总收入的情况分析102
表4-3您是否原有居民及迁来本地的原因交叉(N=921)103
表4-4被调查者的社交基本情况(N=921)123
表4-5被调查者的公民道德感调查情况(N=921)124
表4-6被调查者想象中社区关系的调查情况(N=921)126
表4-72013~2016年社区民族冲突及被调查者对社区关系的主观看法情况(N=921)127
表4-8被调查者对居委会的认知与了解情况(N=921)129
表4-9社区满意度的各项指标描述统计情况(N=921)131
表4-10被调查者社区参与意愿的情况(N=921)133
表4-11被调查者社区参与行动的情况(N=921)134
表4-12被调查者社区荣誉感的主观判断情况(N=921)136
表4-13被调查九个民族社区的社区满意度赋值情况(人均)139
表4-14作为社区居民,您对参与旅游发展的态度140
表4-15旅游发展后对被调查者的影响141
表4-16青海省婚姻登记情况(2006~2014)147
表4-17民政数据中4市8县民族通婚情况149
表4-18民政数据中民族通婚(结婚登记)样本基本情况151
表4-19民政数据中民族通婚(离婚登记)样本基本情况151
表4-20民政数据中青海省4市8县民族(婚姻双方)通婚情况152
表4-21民政数据中青海省4市8县通婚圈情况160
表5-1模型一:社区身份认同的Ologit模型172
表5-2社区身份认同的显著性分析174
表5-3模型二:社区邻里信任度的Ologit模型176
表5-4社区邻里信任的显著性分析177
表5-5调研九社区中混杂居住多民族比例178
表5-6调研九社区的多民族交往频率179
表5-7模型三:社区民族关系的Ologit模型181
表5-8社区民族关系交往的显著性分析183
表5-9互嵌式社区的政治信任比例185
表5-10模型四:政治信任的Ologit模型186
表5-11政治信任的显著性分析187
表6-1青海省西宁市、德令哈市、格尔木市人口分布情况(六普数据)213
表8-1海北州个案三大中心的各类主要组织(机构)的工作重点与目标275
表8-2低碳社区建设多元行动者的资源拥有情况28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