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像犹存:数码影像技术在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及传统手工艺中的应用
  • 音像犹存:数码影像技术在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及传统手工艺中的应用
  • 音像犹存:数码影像技术在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及传统手工艺中的应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音像犹存:数码影像技术在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及传统手工艺中的应用

正版现货 无笔记无划线

18 5.6折 32 九品

库存2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宜春 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73

上书时间2024-05-23

昊晨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宜春 著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3961809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8页
  • 字数 1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数码影像技术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及传统手工艺》课题是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于2007年申请的科研项目,于2008年6月开始实施。课题历时4年,于2012年中期结项。课题组在4年时间内,完成了《京剧》《龙泉剑》《朝鲜族农乐舞》3部实验性专题片,搜集整理了近20万字的采访稿、采访日记、脚本设计等原始创作材料。为保证项目执行经验的顺利传承,特从原始创作材料中去粗取精,总结归纳出利用数码影像技术保护传统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的基本方法论,最终形成《音像犹存:数码影像技术在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及传统手工艺中的应用》,以便让从事传承保护的同仁能够从我们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以飨世人。
  《音像犹存:数码影像技术在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及传统手工艺中的应用》主要从系统角度观点,讲述了完成民间舞蹈、戏曲、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的数字化影像保存保护时,如何从前期调研、中期采集拍摄、后期数据处理和保存的全链条角度进行思考,并给出相应技术要点的解决思路和具体实操方案,对于在一线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频工作者来说,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张宜春,男,1978年生,副研究员,工学博士,现任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数字艺术中心主任,演艺装备系统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文化科技融合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自2009年以来,共发表各类文章38篇,其中SCI/SSCI/EI检索论文23篇,专著2本,参编2本;主持或参与各类研发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共1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含申请)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次。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体方案
第一节 主导思想
第二节 技术路线
第三节 技术方法

第二章 前期调研的技术方法
第一节 数码影像拍摄技术现状调研
第二节 拍摄前期调研的基本经验总结

第三章 中期采集的技术方法
第一节 基本数字采集设备技术指标与规范
第二节 民间戏曲拍摄方法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拍摄技术方案
第四节 民间舞蹈拍摄方法
第五节 民间舞蹈的动作捕捉技术

第四章 后期数字化资料的保存保护方法
第一节 数字保护的总体框架
第二节 数字影像资料的数据格式管理
第三节 元数据
第四节 数字媒介的保存
第五节 风险规避策略
第六节 版权管理

第五章 总结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