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往开来成大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 继往开来成大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 继往开来成大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 继往开来成大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 继往开来成大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 继往开来成大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继往开来成大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10 1.2折 86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松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杰明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7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3-03-19

上海麽麽茶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杰明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7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62747
  • 定价 86.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标志性成果为基本线索,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源与发展。*至第三篇主要讲“起源”。*篇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对美好社会的憧憬、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十月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第二篇论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对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了总结;第三篇阐述改革开放以来至党的十八大之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程。第四至第六篇主要讲“发展”,即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第四篇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第五篇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理论体系、指导意义、历史地位及世界影响;第六篇阐述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加美好的前景。
【作者简介】
吴杰明,195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大学政委,中将军衔。主编教材和专著15部,出版学术著作12部,主持国家、军队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多项课题获奖或进入军委总部决策和部队建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军事科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10多次受各级嘉奖,2次荣立三等功。2004年被推荐为“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和“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从“乌托邦”到“新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实践/ 1

第一节美好憧憬:空想社会主义的天才设想/ 2

一、 资本主义兴起后带来的尖锐社会矛盾/ 2

二、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理论构想/ 5

第二节石破天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9

一、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特征/ 9

二、 《共产党宣言》问世与马克思主义诞生/ 12

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 19

第三节红旗初升: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实践/ 24

一、  面对“卡夫丁峡谷”的思考/ 24

二、 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 30

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成就和教训/ 32

第四节东方欲晓: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39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40

二、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3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47第二章开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分店”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58

第一节史无前例的创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59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59

二、 推进“一化”和基本完成“三改造”/ 65

三、 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意义/ 70

第二节山重水复寻新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76

一、 提出并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76

二、 探索中出现的曲折失误及其原因/ 86

第三节穿越时空的比较: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95

一、 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关系/ 95

二、 从政治高度看待两个历史时期问题/ 98

 

第三章建设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 101

第一节走自己的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102

一、 解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 102

二、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开启/ 106

三、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112

四、 风波平息后的思考与探索/ 117

五、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概括/ 121

第二节提出“三个代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世纪/ 125

一、 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26

二、 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130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入新世纪/ 133

四、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7

第三节推进科学发展:在新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141

一、 进入新世纪面临的发展难题/ 141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44

三、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 146

四、 提出科学发展观/ 151

 

第四章答好新时代的历史考卷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57

第一节确立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58

一、 渐次清晰的复兴梦想/ 158

二、 强国复兴的战略安排/ 160

三、 实现目标的战略支柱/ 165

第二节把握战略全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69

一、 谱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华章/ 170

二、 打破“飞来峰”的幻想/ 176

三、 铸牢文化自信的基石/ 183

四、 普照公平正义的阳光/ 190

五、 步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197

第三节抓住关键环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3

一、 兑现历史交汇期的庄严承诺/ 203

二、 用好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一招/ 207

三、 确立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13

四、 突出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219

五、 有机统一的战略布局/ 224

第四节踏上强军之路: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226

一、 提出和拓展强军目标/ 226

二、 完善强军布局/ 232

三、 聚力备战打仗主责主业/ 240

第五节共建美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43

一、 回答“地球村”的时代之问/ 243

二、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249

三、 共绘“一带一路”壮丽画卷/ 253

四、 打造覆盖全球的“朋友圈”/ 257

五、 推进全球治理的新变革/ 261

第六节打铁必须自身硬: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 265

一、 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265

二、 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 269

三、 补足精神上的“钙”/ 274

四、 强化党的组织优势/ 279

五、 增强党的人格力量/ 284

六、 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288

七、 使制度成为硬约束/ 292

八、 打赢反腐败之战/ 297第五章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02

第一节植根实践沃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发展/ 303

一、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 303

二、 扎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源/ 306

三、 汲取历史与文化的养分/ 310

四、 在实践淬火中不断提炼升华/ 313

第二节完备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319

一、 “主题主线”贯穿全部理论/ 320

二、 “八个明确”构筑核心要义/ 323

三、 “十四个坚持”擘画方略蓝图/ 331

四、 具体理论指导夯实政策根基/ 334

第三节科学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意义/ 336

一、 统领一切工作的“定盘星”/ 337

二、 诠释时代课题的理论之钥/ 338

三、 激发实践伟力的强大武器/ 342

四、 画出人民心中最大的同心圆/ 343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345

一、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346

二、 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350

第五节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影响/ 352

一、 推动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 353

二、 为世界提供思想的公共产品/ 356

三、 激发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动能/ 358第六章长风破浪会有时

——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362

第一节不畏浮云遮望眼:科学把握民族复兴关键时期的风险与

挑战/ 363

一、 船到中流浪更急/ 363

二、 坚持以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挑战/ 368

三、 永葆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 373

第二节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376

一、 坚定不移走“必由之路”/ 377

二、 高擎科学理论的伟大旗帜/ 380

三、 发挥特色鲜明的制度优势/ 384

四、 坚守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388

第三节走向自由王国: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393

一、 始终牢牢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 394

二、 注重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 398

三、 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401

第四节中国未来更美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焕发出更强大的生机活力/ 405

一、 开创大国和平发展之路/ 406

二、 破解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难题/ 407

三、 开辟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 409

 

主要参考文献/ 413

 

后记/ 41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