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未来的朱子学研究:朱子学会成立大会暨朱子学与现代跨文化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展望未来的朱子学研究:朱子学会成立大会暨朱子学与现代跨文化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展望未来的朱子学研究:朱子学会成立大会暨朱子学与现代跨文化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展望未来的朱子学研究:朱子学会成立大会暨朱子学与现代跨文化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书面不平,封底切口磨损上灰,详见图

12 2.0折 60 九品

仅1件

浙江宁波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支平、刘泽亮 编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朴实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书面不平,封底切口磨损上灰,详见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支平、刘泽亮 编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6
  • 版次 1
  • ISBN 9787561542804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31页
  • 字数 5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资助出版丛书
【内容简介】
《展望未来的朱子学研究:朱子学会成立大会暨朱子学与现代跨文化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朱子理气关系的三种不同解读、周敦颐是怎样走向圣坛的、朱子礼学思想的理论框架及其展开、朱子论智等。
【目录】
在朱子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辞(代序)
朱子理气关系的三种不同解读
周敦颐是怎样走向圣坛的?
朱子礼学思想的理论框架及其展开
朱子论智
朱子学与中国现代哲学的思想空间——20世纪朱子学的宏观审视
生理说
论朱熹的《中庸》篇章结构
朱子门人行实辨正
从文化学角度探讨朱子《诗集传》的名物训诂
朱熹书院教化与道学社会化适应
世俗化的朱子:朱子学术的世俗关怀及其时代意义——以“礼”学为例
朱熹的绘画观
晚明经世论与朱子学——李贽与高攀龙的经世论对比
儒家伦理学说的思辨化与世俗化——略论新安理学的致思趋向
朱子心之情态论解析
朱熹论朋友之道
朱子文学三书私议
朱熹的诚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简论山鹿素行的朱子学批判
论“诚信”的体用一源与生活世界的主体性建构——朱熹诚信思想刍论
张械《论语解》的学风旨趣与思想意蕴——兼论朱熹对张拭《论语解》的辨析
朱子论命:双重命观与命可移
朱子社会教育理念启迪着现时代的理论思维
《诗经》阐释的“本义”所指及学术渊源——兼论朱熹《诗经》学与欧阳修《诗本义》的关系
朱熹与中国思想的道统论问题
陈淳的神明崇拜观述论
朱熹与闽南多元宗教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与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论语
讲义》比较研究
试论朱熹“大心”思想的政治寄意——以“格正君心”论为例
《孟子字义疏证》与程朱理学体系——《孟子字义疏证》的两个世界试论
朱熹《大学章句》之“三纲领”解释对清末民国民间儒教的影响
宋明理学语境下的传统社会息讼观
试论朱熹的鬼神观
“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领会朱子“诚”、“信”思想的一个视角及意义
从阅读到实践:谈朱子论周礼
朱熹的“新民”理念——基于政治哲学视角的考察
朱熹理学思想与道门内丹心性学说的完善
朱子新安后学对“理”的解构及其意义
说《晦庵词》
编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面不平,封底切口磨损上灰,详见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