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上)
  •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上)
  •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上)
  •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上)
  •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上)
  •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上)
  •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上)
  •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上)
  •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上)
  •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上)

10 1.8折 56 九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审定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5

nikiisherenow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审定
  • 出版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0924470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10页
  • 字数 931千字
  • 丛书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
【内容简介】
《中国武术教程》是根据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建设的总体目标,即逐步建立适应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向21世纪、能反映当代体育科学技术水平,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材体系的精神组织编写的。
在人民体育出版社的积极倡导和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于2000年11月成立了教材编写委员会,并于2001年3月在主持院校上海体育学院召开了第一次编写会议,明确了分工及时间进度要求。同g-12月由主编和副主编在北京对初稿进行了初审,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2002年4月,全体编委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了教材定稿会,对全部文稿逐一进行审阅讨论,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文稿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最终于2002年底交与人民体育出版社。
与原全国体育院校专修、普修《武术》教材相比,这本新教材从武术运动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教学实践出发,更着重于学生专业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努力体现出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图全面地反映我国武术运动教学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新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武术运动概论和套路、器械的理论与技术,下册是以散打为主体的教学训练理论与技术。与原教材相比,在理论部分有较大的更新和补充;在技术部分增加了拳、械和项目种类,以及太极推手、中国式摔跤、短兵、擒拿和肘膝技术等。整部教材的内容更加全面,更加充实,也更富有新意。
本教材适用于全国高等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体育系的武术专业教学(普修教学可选择其中的有关章节),同时也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
第一节武术的概念
第二节武术的特点
第三节武术的价值
第四节武术的流派与分类
第五节武术理论的基本范畴
第六节我国武术工作的基本任务

第二章武术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武术的来源
第二节古代武术的发展
第三节近代武术
第四节当代武术的现状与走向

第三章拳术
第一节长拳
第二节太极拳
第三节南拳
第四节形意拳
第五节八卦掌
第六节通背拳
第七节螳螂拳
第八节八极拳
第九节翻子拳
第十节劈挂拳
第十一节少林拳
第十二节戳脚

第四章器械
第一节剑术
第二节刀术
第三节棍术
第四节枪术
第五节双器械
第六节软器械

第五章对练与集体项目
第一节对练的起源与沿革
第二节徒手对练
第三节器械对练
第四节徒手与器械对练
第五节集体项目

第六章武术套路教学
第一节套路教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套路教学的阶段与步骤
第三节套路教学的方法
第四节套路教学效果的评价
第五节教案的制定

第七章套路运动训练
第一节套路运动员的选材
第二节套路训练的原则、内容、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身体训练
第四节技术训练
第五节心理训练
第六节智能训练
第七节训练中运动负荷的安排
第八节训练计划的制定
第九节训练课的组织与指导

第八章武术套路竞赛的组织与裁判
第一节武术套路竞赛的组织工作
第二节武术套路竞赛的编排记录工作
第三节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简介
第四节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评分
第五节基层武术套路竞赛的组织

第九章武术套路创编与图解知识
第一节武术套路创编
第二节武术图解知识
附录武术主要典籍简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