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研究丛书·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基于对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经验分析
  • 当代中国研究丛书·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基于对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经验分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中国研究丛书·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基于对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经验分析

10 2.1折 48 全新

仅1件

内蒙古通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岳从欣 著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600

上书时间2024-06-17

玄玄特价书屋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岳从欣 著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4
  • 版次 1
  • ISBN 9787515403656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8页
  • 字数 23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当代中国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农业学大寨运动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11月结束,持续近16年。这一运动,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的重大尝试,是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验之后,在集体化的框架内继续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模式的运动。
  《当代中国研究丛书·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基于对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经验分析》通过梳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始末,及对如下诸多问题,如农业学大寨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农业学大寨运动,农业学大寨运动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关系如何等,进行客观公正的研究与思考,探讨了毛泽东时期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得失,以期对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具有现实的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简介】
  岳从欣,女,1974年生,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中共党史资料》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状况回顾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四、研究有所前进的方面
五、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
第一节新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及其对农业发展的要求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新中国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选择
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对农业提出的要求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一、党对新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党探索新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曲折
三、党探寻克服困难的途径与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起
第三节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的开拓
一、“三五”计划的调整和大寨成为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二、对大寨精神的宣传与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正式发动

第二章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曲折历程
第一节“文革”前各地农村的学大寨运动
一、各地农村学大寨运动概况
二、各地农村学大寨情况简评
第二节“文革”前期走偏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一、动荡局面中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左”的农村政策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相互交织
第三节跌宕起伏中发展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一、1970年8月至1973年底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三、邓小平主持整顿中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四、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再次“左”转
第四节从高潮走向结束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一、“文革”结束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及其结束

第三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一大寨典型和昔阳县学大寨评析
第一节对大寨典型的评析
一、大寨的经济和社会建设获得长足进步与发展
二、大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成效
三、大寨的领导班子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四、大寨典型存在缺陷和错误
第二节昔阳县学大寨评析
一、昔阳县学大寨的好做法及取得的成绩
二、昔阳县学大寨存在的偏差

第四章对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基本评价
第一节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积极作用
一、从多方面促进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一定程度地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三、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
四、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第二节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偏差及其消极影响
一、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和急于变革生产关系
二、在农业发展比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方面存在某些问题
三、在对待典型和推广典型经验方面存在偏差

第五章农业学大寨运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第一节农业学大寨运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一、高度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提
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制度依托
三、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动力
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组织保证
五、弘扬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大寨精神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第二节农业学大寨运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消极影响
一、照搬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些方法发展生产力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方法简单划
三、不加分析地宣传和推广大寨经验
第三节农业学大寨运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二、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三、从多方面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证
四、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五、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结束语
一、当年的大寨为改革开放后的大寨留下了什么
二、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历史局限
附录农业学大寨运动及其相关情况大事记(1945-1993年)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