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民要术译注(修订本)(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
  • 齐民要术译注(修订本)(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
  • 齐民要术译注(修订本)(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
  • 齐民要术译注(修订本)(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
  • 齐民要术译注(修订本)(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齐民要术译注(修订本)(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

实物拍照 包正版 1版1印 32开精装

48 5.0折 96 九五品

库存4件

江苏徐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北朝]贾思勰 著;缪启愉、缪桂龙 译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8

印刷时间2020-09

印次1

货号C-2501

上书时间2024-05-25

超经典的书摊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北朝]贾思勰 著;缪启愉、缪桂龙 译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8
  • ISBN 9787532597192
  • 定价 96.00元
【内容简介】

  《齐民要术》为北朝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农学专著,在中国农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全书共10卷,92篇,记述的生产项目很多。包括农、林、牧、渔、副“大农业”的全部,从农作物栽培、动物饲养到农副产品加工,诸如酿造酒、醋、酱、豆豉,制作饴糖,腌制咸菜,乃至文化用品(如笔墨)的制作,无所不包,可以称得上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巨著,对后世农学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书中记述的众多农业生产技术,对今天的农业生产活动仍然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此次整理,不设底本,采用各本汇校方式,以日人所摹北宋崇文院刻本、日人据崇文院刻本所抄的传抄本、明人据南宋刻本所抄的抄本为主,参校其他诸本。各篇依次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注释对诸本文字差异、农学术语、生产原理等作了详细注释;译文在遵从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疑惑难读的部分作了具体生动的阐释,使读者易于理解。

 


【作者简介】

  贾思勰,山东益都人,北朝著名农学家,主要生活在后魏时期,因而人多称其后魏人。贾思勰生平,史书不见记载。据其《齐民要术》卷首所题,知其曾任高阳太守一职。贾思勰“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写出了传世巨著《齐民要术》。贾氏不盲从古人旧说,重视群众经验和亲身实践,再通过思考验证加以总结提高,撰成是著,使《齐民要术》一书具有极高的农学价值。

 

  缪启愉(1910―2003),男,浙江义乌市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农学会顾问,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大典》编纂委员,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著名农史学家。长期致力于中国水利史和农学史的研究工作,尤着重于中国农业古籍的整理和研究工作。著作有专著10多种,6百多万字,发表水利和农史论文40多篇。出版的《齐民要术校释》、《齐民要术译注》、《齐民要术导读》曾获多个部门的奖励。其中《齐民要术校释》为迄今*完善的校释本,1985年获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首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缪桂龙(1943―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工作,长期协助父亲整理研究农业古籍,出版《四民月令选读》、《聪明的小麦斯》等著作及发表文章8百多篇,一百多万字。特别是父亲去世后,继续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出版了《齐民要术译注》,修订出版了《东鲁王氏农书译注》、《齐民要术导读》近三百万字。

 


【目录】

前言

 

校译体例

 

齐民要术序

 

杂说

 

齐民要术卷第一

 

耕田第一

 

收种第二

 

种谷第三稗附出,稗为粟类故

 

齐民要术卷第二

 

黍]第四

 

粱秫第五

 

大豆第六

 

小豆第七

 

种麻第八

 

种麻子第九

 

大小麦第十瞿麦附

 

水稻第十一

 

旱稻第十二

 

胡麻第十三

 

种瓜第十四茄子附

 

种瓠第十五

 

种芋第十六

 


 

齐民要术卷第三

 

种葵第十七

 

蔓菁第十八菘、芦菔附出

 

种蒜第十九泽蒜附出

 

种薤第二十

 

种葱第二十一

 

种韭第二十二

 

种蜀芥、芸薹、芥子第二十三

 

种胡荽第二十四

 

种兰香第二十五

 

荏、蓼第二十六

 

种姜第二十七

 

种Z荷、芹、??第二十八、胡葸附出

 

种苜蓿第二十九

 

杂说第三十

 

齐民要术卷第四

 

园篱第三十一

 

栽树第三十二

 

种枣第三十三诸法附出

 

种桃柰第三十四

 

种李第三十五

 

种梅杏第三十六杏李附出

 

插梨第三十七

 

种栗第三十八

 

柰、林檎第三十九

 

种柿第四十

 

安石榴第四十一

 

种木瓜第四十二

 

种椒第四十三

 

种茱萸第四十四

 

齐民要术卷第五

 

种桑、柘第四十五养蚕附

 

种榆、白杨第四十六

 

种棠第四十七

 

种b楮第四十八

 

漆第四十九

 

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种竹第五十一

 

种红蓝花、栀子第五十二燕支、香泽、面脂、手药、紫粉、白粉附

 

种蓝第五十三

 

种紫草第五十四

 

伐木第五十五种地黄法附出

 

齐民要术卷第六

 

养牛、马、驴、骡第五十六相牛、马及诸病方法

 

养羊第五十七毡及酥酪、干酪法,收驴马驹、羔、犊法,羊病诸方,并附

 

养猪第五十八

 

养鸡第五十九

 

养鹅、鸭第六十

 

养鱼第六十一种莼、藕、莲、芡、芰附

 

齐民要术卷第七

 

货殖第六十二

 

涂瓮第六十三

 

造神曲并酒第六十四

 

白醪曲第六十五

 

笨曲并酒第六十六

 

法酒第六十七

 

齐民要术卷第八

 

黄衣、黄蒸及f第六十八

 

常满盐、花盐第六十九

 

作酱等法第七十

 

作酢法第七十一

 

作豉法第七十二

 

八和齑第七十三

 

作鱼第七十四

 

脯腊第七十五

 

羹G法第七十六

 

蒸法第七十七

 

??、W、煎、消法第七十八

 

菹绿第七十九

 

齐民要术卷第九

 

炙法第八十

 

作??、奥、糟、苞第八十一

 

饼法第八十二

 

粽法第八十三

 

煮??第八十四

 

醴酪第八十五

 

、饭第八十六

 

素食第八十七

 

作菹、藏生菜法第八十八

 

饧J第八十九

 

煮胶第九十

 

笔墨第九十一

 

齐民要术卷第十

 

五谷、果z、菜茹非中国物产者

 

五谷(一)

 

稻(二)

 

禾(三)

 

麦(四)

 

豆(五)

 

东墙(六)

 

果z(七)

 

枣(八)

 

桃(九)

 

李(一)

 

梨(一一)

 

柰(一二)

 

橙(一三)

 

橘(一四)

 

甘(一五)

 

柚(一六)

 

荩ㄒ黄撸

 

栗(一八)

 

枇杷(一九)

 

溃ǘ)

 

甘蔗(二一)

 

?(二二)

 

Γǘ三)

 

刘(二四)

 

郁(二五)

 

芡(二六)

 

(二七)

 

(二八)

 

杨梅(二九)

 

沙棠(三)

 

迹ㄈ一)

 

椰(三二)

 

槟榔(三三)

 

廉姜(三四)

 

枸橼(三五)

 

鬼目(三六)

 

橄榄(三七)

 

龙眼(三八)

 

椹(三九)

 

荔支(四)

 

益智(四一)

 

桶(四二)

 

子(四三)

 

豆蔻(四四)

 

i(四五)

 

余甘(四六)

 

X子(四七)

 

芭蕉(四八)

 

扶留(四九)

 

菜茹(五)

 

竹(五一)

 

笋(五二)

 

荼(五三)

 

蒿(五四)

 

菖蒲(五五)

 

薇(五六)

 

萍(五七)

 

石(五八)

 

胡](五九)

 

承露(六)

 

凫茈(六一)

 

(六二)

 

芸(六三)

 

莪蒿(六四)

 

(六五)

 

苹(六六)

 

土瓜(六七)

 

苕(六八)

 

荠(六九)

 

藻(七)

 

蒋(七一)

 

羊蹄(七二)

 

菟葵(七三)

 

鹿豆(七四)

 

藤(七五)

 

藜(七六)

 

??(七七)

 

O(七八)

 

蘧蔬(七九)

 

b(八)

 

A(八一)

 

V芜(八二)

 

隐Y(八三)

 

守气(八四)

 

地榆(八五)

 

人苋(八六)

 

莓(八七)

 

鹿葱(八八)

 

蒌蒿(八九)

 

(九)

 

s(九一)

 

覆(九二)

 

翘摇(九三)

 

乌(九四)

 

??(九五)

 

荆葵(九六)

 

窃衣(九七)

 

东风(九八)

 

V(九九)

 

?(一)

 

莓(一一)

 

B(一二)

 

?(一三)

 

木(一四)

 

桑(一五)

 

棠棣(一六)

 

Вㄒ哗七)

 

栎(一八)

 

桂(一九)

 

木绵(一一)

 

帜荆ㄒ灰灰唬

 

仙树(一一二)

 

莎木(一一三)

 

多(一一四)

 

缃(一一五)

 

娑罗(一一六)

 

榕(一一七)

 

杜芳(一一八)

 

摩厨(一一九)

 

都句(一二)

 

木豆(一二一)

 

木堇(一二二)

 

木蜜(一二三)

 

枳柜(一二四)

 

_(一二五)

 

夫兀ㄒ欢六)

 

?(一二七)

 

木威(一二八)

 

g木(一二九)

 

韶(一三)

 

君迁(一三一)

 

古度(一三二)

 

系弥(一三三)

 

都咸(一三四)

 

都桷(一三五)

 

夫编(一三六)

 

乙树(一三七)

 

州树(一三八)

 

前树(一三九)

 

石南(一四)

 

国树(一四一)

 

楮(一四二)?

 

?(一四三)

 

梓Γㄒ凰乃模

 

?母(一四五)

 

五子(一四六)

 

白缘(一四七)

 

乌臼(一四八)

 

都昆(一四九)

 

附录

 

西汉、魏晋、后魏度量衡亩折合今制表

 

修订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