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 文征 明《疏凿吕梁洪记》碑拓片
  • 明 文征 明《疏凿吕梁洪记》碑拓片
  • 明 文征 明《疏凿吕梁洪记》碑拓片
  • 明 文征 明《疏凿吕梁洪记》碑拓片
  • 明 文征 明《疏凿吕梁洪记》碑拓片
  • 明 文征 明《疏凿吕梁洪记》碑拓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 文征 明《疏凿吕梁洪记》碑拓片

798 全新

库存2件

河南南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纸张宣纸

尺寸248 × 129 cm

上书时间2023-09-0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明 文征 明《疏凿吕梁洪记》碑拓片
【尺寸】八尺整宣
【特点】《疏凿吕梁洪记》碑刻,在徐州市东南30公里,铜山县吕梁乡境内凤冠山上。明嘉 靖24年(1545年)立。吏部右侍郎、国子监祭酒徐 阶撰文,刑部右侍郎、河道部督韩邦奇篆额,翰林院待诏文征明书丹,在徐州素被誉为“三绝碑”。
“三绝碑”是目前徐州现在古碑中的珍品之一,有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它提供了当时都水主事陈洪范组织民工疏凿吕梁洪的史实,使后人了解明 代漕运和地舆情况,可补史乘之缺。历史上古泗水流经徐州,受两侧山地之限,形成秦梁洪、百步洪、吕梁洪三处急流。吕梁洪因位于吕城(春 秋时宁之城邑)以南,水中有石梁(限石)而得字。古吕梁洪在今江苏省铜山县吕梁乡凤冠山下,原分上洪、下洪,相距七里。这里水势险恶,河中有巨石齿列,《水经注》说它“悬涛奔崩,实为泗险。”险恶的环境生成壮美的景观,古籍《列子》、《庄子》就记载了孔子曾到此观看“悬水三千仞,流沫四十里,鱼鳖不能游”的洪水,并惊异于一位男子能在急流中自由游泳,便向他请教蹈水之道的故事。
吕梁洪自古就是漕运要道,但由于水急石险,舟船至此稍有不慎,即船毁人亡。为利漕运,历史上曾作过数次疏浚,但不乇底。元 明时,这段河道成为京杭大运河的航道,明 代北上的粮船最盛时每年通过这里多达万余艘,其位置愈显重要。为乇底排除险情,明嘉 靖23年,都水主事陈洪范组织民工疏浚,凿除了水中齿列怪石,遂使舟行方便。整个疏凿过程,碑文记载较详。
该碑的艺术价值,主要在书法方面。碑文为文征明所书,行书。
文征明(1470—1559年)明 代著名书画家,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原名璧,字征明。42岁起,以征明为名,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他52岁时被荐朝廷任翰林院待诏,历三年辞归乡里,与同时著名书画家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文征明书法造诣深厚,对明 代以后的书法产生过很大影响。他早年从同乡李应祯学书,学得李行笔轻灵干净、清润雅丽的长处中,后博取众长,自成一家。文嘉撰《先君行状》云:“公少拙于书,博取临学,亦规模宋 元,既悟笔意,遂悉弃去,专法晋唐。其小楷虽自《黄庭》、《乐毅》中来,而温纯清绝,虞、褚而下弗论也。隶书法钟繇,独步一世。”王世贞《文先生传》也说:“(征明)书法无所不规,仿欧阳率更,眉山、豫章、海岳,执掌睥睨,而小楷尤精绝,在阴父子间。八 分入钟太傅室,韩(择木)、李(邕)而所不论也。”可知他取法是很广泛的。但我们根据传世文征明碑帖、墨迹考察,他的行书所学家数虽然很多,起主导作用的只是王羲之、黄鲁直和赵孟頫三家,在这三家基础上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成为一派领袖。
《疏凿吕梁洪记》书于明嘉 靖24年,当时文征明75岁,属文征明晚期书法杰作,结构笔意纯乎《圣教》神韵风度。碑书章法布局采用纵横成行的楷书样式,但用行书来写,字字不相连续,与一般行书创作章法不同。字迹大小均匀,珠圆玉润。结体俏丽典雅,规模羲之非常到家。他用笔技七纯熟,笔力挺分健,特别是弧线转折,悬肘中锋,飞动流丽,体现出线条的强劲弹力和法度的精纯完美。一种清新、蓬勃的青春气息令人感奋而神往。王世贞云:“(征明)晚岁取《圣教》,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家。”观照此碑,可得印证。
此碑篆额,书法也颇堪玩味,韩邦奇书史上虽不有名,但六字写来停匀古雅,具期篆遗意,有很好的修养。石工镌刻此碑,铁划银钩,十足地保持了书家书写的风貌。所刻云图案,线条流畅,堪称高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