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集校注(全四册)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王维集校注(全四册)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王维集校注(1-4)(繁体竖排版)(全四册)

138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石家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王维 撰;陈铁民 校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97-08

版次1

印数138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08-27

松竹斋艺术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唐]王维 撰;陈铁民 校注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1997-08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12002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797千字
  • 丛书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内容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 县),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他 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 (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 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 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 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 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 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 丧,在《寄荆州张丞相》中说:"方将与农圃,艺植老 丘园。"表示了归隐之意。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 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 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 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曾说:"既寡遂性欢,恐招负 时累"(《赠从弟司库员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 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 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 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 发展。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 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业,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 诗相酬为乐。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 蜀,王维为叛军所获。服药佯为□疾,仍被送洛阳,署 以伪官。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怀 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 高,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 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 县),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他 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 (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 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 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 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 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 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
【目录】
卷一  编年诗(开元上)

  过秦皇墓

  题友人云母障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洛阳女儿行

  哭祖六自虚

  李陵永

  桃源行

  赋得清如玉壶冰

  臭夫人

  从岐琵琶过杨氏别业应教

  从岐王夜燕衡家山池应教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就教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燕支行

  少年行四首

  被出济州

  登河北城楼作

  宿郑州

  早入荥阳界

  千塔主人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

  济上四贤永三首

  崔录事

  成文学

  郑霍二山人

  寓言二首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还思归

  渡河到清河作

  鱼山神女祠歌二首

  迎神曲

  送神曲

  济州过赵叟家宴

  送孙二

  寄崇梵僧

  赠东岳焦炼师

  赠焦道士

  赠祖三咏

  喜祖三至留宿

  齐州送祖三

  寒食汜上作

  颧别者

  偶然作

  淇上即事田园

  淇上送赵仙舟

  不遇永

  送严秀才还蜀

  送孟六归襄阳

  华岳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蹬盘曲四五十里

  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青溪

  纳凉

  ……

卷二  编年诗(开元下)

卷三  编年诗(天宝上)

卷四  编年诗(天宝下)

卷五  编年诗(辋川之什)

卷六  编年诗(至德、干元、上元)

卷七  未编年诗

卷八  编年文(开元)

卷九  编年文(天宝上)

卷十  编年文(天宝下)

卷十一  编年文(干元、上元)

卷十二  未编年文

附录

重印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