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此神奇之阴阳五行藏象,16开,扫码上书
¥
48.8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何银洲 著
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26
上书时间2024-09-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银洲 著
-
出版社
农村读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4851543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8页
-
字数
2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华国粹书系
- 【内容简介】
-
祖国传统医学承载着我们祖先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内涵丰富并包含着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务必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凡属国家明令保护的动、植物不得随意取食;所用的中药材,必须到正规药材、药品销售部门购买炮制过的药材。《中医如此神奇之阴阳五行藏象》中涉及的国家保护的动植物药材,需征询专业医师选择替代品。由于每个人身体各异,为辨证施治、辨证施膳,必须有医师指导施治、用膳等,无专业医师资格者不得擅自施治、用膳,以确保安全。
- 【作者简介】
-
何银洲,1952年5月出生于河南项城,现任北京军区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曾任:北京军区总医院中医针灸科副主任;兼任:全军平衡针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老年学会平衡针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保健学会平衡研究会秘书长。
曾获地方和军队系统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过各种学术论文40余篇,具有30余年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曾培养出专业人才1000多名,曾给军内外高级领导干部和文艺界知名人士诊疗疾病。除擅长中医、针灸、推拿、正r胃外,对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也有一定的研究和经验。
- 【目录】
-
壹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含义
(二)阴阳的特性
(三)事物、现象阴阳属性划分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互藏交感
(二)阴阳对立制约
(三)阴阳互根互用
(四)阴阳消长平衡
(五)阴阳相互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含义
(二)五行的特性
(三)事物、现象的五行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生、相克
(二)五行制化胜复
(三)五行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
(一)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二)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三)判断疾病的预后
(四)指导疾病诊断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贰藏象学说
第一节概说
一、藏象的概念及其来源
(一)藏象的概念
(二)藏象的来源
二、藏象与藏象系统
三、脏腑的分类与区别
第二节五脏
一、心
(一)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生理联系
二、肺
(一)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生理联系
三、脾
(一)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生理联系
四、肝
(一)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生理联系
五、肾
(一)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生理联系
第三节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一)生理功能
(二)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第四节奇恒之腑
一、脑
二、髓
三、女子胞
第五节形体官窍
一、形体
(一)脉
(二)皮
(三)肉
(四)筋
(五)骨
(附)齿
二、官窍
(一)舌
(二)鼻
(三)口
(附)咽喉
(四)目
(附)人廓学说
(五)耳
(六)前阴
(七)后阴
第六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二)心与脾
(三)心与肝
(四)心与肾
(五)肺与脾
(六)肺与肝
(七)肺与肾
(八)肝与脾
(九)脾与肾
(十)肝与肾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小肠
(二)肺与大肠
(三)脾与胃
(四)肝与胆
(五)肾与膀胱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参病因与发病
第一节六淫
一、风
二、寒
三、暑
四、湿
五、燥
六、火
七、疠气
第二节七情内伤
一、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二、七情致病的特点
第三节劳逸损伤
第四节外伤
第五节痰饮和瘀血
一、痰饮
二、瘀血
肆病机学说
第一节邪正盛衰
第二节病机的虚实
一、“实”的病机
二、“虚”的病机
三、病机的虚实错杂
四、虚实真假的病机
第三节病机的阴阳
一、阴阳失调
二、阴阳偏胜
(一)阳偏盛
(二)阴偏盛
三、阴阳偏衰
(一)阳偏衰
(二)阴偏衰
四、阴阳互损
五、阴阳格拒
(一)阴盛格阳
(二)阳盛格阴
六、阴阳亡失
(一)亡阳
(二)亡阴
第四节气血失常
一、气的失常
(一)气虚
(二)气机失调
二、血的失常
(一)血虚
(二)血瘀
(三)血热
三、气血互根互用功能
的失调
(一)气滞血瘀
(二)气不摄血
(三)气随血脱
(四)气血两虚
(五)气血不荣经脉
第五节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二、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障石写
(一)津液的输布
(二)津液的排泄障碍
第六节脏腑病机
一、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
(一)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二)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三)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四)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五)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二、六腑的阴阳气血失调
(一)胆的病机
(二)胃的病机
(三)小肠病机
(四)大肠病机
(五)膀胱病机
(六)三焦病机
三、奇叵之腑的病机
(一)脑的功能失调
(二)脑的病变
四、髓与骨的功能失调
五、脉的功能失调
六、女子胞的功能失调
(一)气血失常,胞官功能失常
(二)心、肝、脾、肾功能失常胞官的功能失常
(三)冲任失调,胞官功能紊乱
第七节内生“五邪”病机
一、风气内动
(一)热极生风
(二)肝阳化风
(三)阴虚风动
(四)血虚生风
二、寒从中生
(一)寒从中生
(二)内寒病机
三、湿浊内生
四、津伤化燥
五、火热内生
(一)阳气过盛化火
(二)邪郁化火
(三)五志过极化火
(四)阴虚火旺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