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精卫研究4册合售:汪精卫传(闻少华)汪精卫评传(蔡德金)汪精卫附逆研究、诱降汪精卫秘录
  • 汪精卫研究4册合售:汪精卫传(闻少华)汪精卫评传(蔡德金)汪精卫附逆研究、诱降汪精卫秘录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1 / 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汪精卫研究4册合售:汪精卫传(闻少华)汪精卫评传(蔡德金)汪精卫附逆研究、诱降汪精卫秘录

228 九品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12.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殿兴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12-16

评价2044好评率 99.83%

  • 包装仔细 82
  • 发货速度快 75
  • 物流很快 75
  • 品相不错 71
  • 服务态度好 60
  • 值得信赖 55
  • 非常满意 52
  • 物超所值 41
  • 价格实惠 38
  • 品相超预期 38
  • 价格有点贵 3
  • 发货有点慢 1
  • 有小瑕疵 1
查看全部评价

高淳上书房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张昌华民国文人四册合售)曾经风雅:文化名人的背影之一、民国风景:文化名人的背影之二、故人风清:文化名人的背影之三、百年风度:文化名人的背影之四(辜鸿铭刘文典陈寅恪王世杰苏雪林叶公超凌叔华顾颉刚吴宓梁漱溟傅斯年蒋梦麟徐志摩顾维钧邵洵美无名氏吕碧城翁文灏袁寒云孙立人施士元夏志清张伯驹溥儒蒋廷黻王世襄张充和于右任陈存仁胡适张君劢黄侃吴稚晖毛彦文赵清阁丁文江袁昌英钱穆朱家骅蔡元培钱思亮施剑翘卢冀野吴大猷
(张昌华民国文人四册合售)曾经风雅:文化名人的背影之一、民国风景:文化名人的背影之二、故人风清:文化名人的背影之三、百年风度:文化名人的背影之四(辜鸿铭刘文典陈寅恪王世杰苏雪林叶公超凌叔华顾颉刚吴宓梁漱溟傅斯年蒋梦麟徐志摩顾维钧邵洵美无名氏吕碧城翁文灏袁寒云孙立人施士元夏志清张伯驹溥儒蒋廷黻王世襄张充和于右任陈存仁胡适张君劢黄侃吴稚晖毛彦文赵清阁丁文江袁昌英钱穆朱家骅蔡元培钱思亮施剑翘卢冀野吴大猷 ¥198.00
(秦汉政治制度研究3册合售)秦汉官制史稿上下、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秦汉卷(孟祥才、安作璋、熊铁基)
(秦汉政治制度研究3册合售)秦汉官制史稿上下、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秦汉卷(孟祥才、安作璋、熊铁基) ¥168.00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十卷:清代(白钢主编)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十卷:清代(白钢主编) ¥148.00
会校会注会评本聊斋志异上下两册全(精装本)1992年一版二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张友鹤辑校
会校会注会评本聊斋志异上下两册全(精装本)1992年一版二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张友鹤辑校 ¥160.00
(精装本)谌容小说选集(1986年一版一印)收录人到中年、散淡的人、永远的春天、真真假假、太子村的秘密
(精装本)谌容小说选集(1986年一版一印)收录人到中年、散淡的人、永远的春天、真真假假、太子村的秘密 ¥48.00
生与死的交响曲:马勒的音乐世界
生与死的交响曲:马勒的音乐世界 ¥20.00
左腕如山 : 纪念费新我诞辰110周年文集(鸿雁留踪:张海与费新我的师生情缘、费老在河南、回忆父亲费新我、徐利明:新我颂、陆俨少与费新我、钱超:费新我与林散之比较研究、李庶民:费新我左笔书法综析、清奇古怪:20世纪江南四大家书风比较研究(林散之沙孟海王蘧常费新我研究)、葛鸿桢:点点滴滴难忘却、西中文: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费新我与河南书法界交往
左腕如山 : 纪念费新我诞辰110周年文集(鸿雁留踪:张海与费新我的师生情缘、费老在河南、回忆父亲费新我、徐利明:新我颂、陆俨少与费新我、钱超:费新我与林散之比较研究、李庶民:费新我左笔书法综析、清奇古怪:20世纪江南四大家书风比较研究(林散之沙孟海王蘧常费新我研究)、葛鸿桢:点点滴滴难忘却、西中文: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费新我与河南书法界交往 ¥80.00
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
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 ¥50.00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苏共“二十大”日记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苏共“二十大”日记 ¥78.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殿兴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5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69951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0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其创新之处在于:第一,过去史学界认为汪精卫在一·二八事变后重新上台,提出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针,据此认为他一直是个主和派人物。全面抗战开始后,汪精卫更是力主和议。而殿兴经研究认为,蒋汪二度合作之初,汪精卫虽提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并依此方针与日本签订《上海停战协定》,但在抵抗与交涉的二重奏中,主旋律仍是抵抗。长城抗战的失利,使他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变,初由重抵抗变为重交涉,继之则只交涉不抵抗,最后是连象样的交涉也难以寻觅,只是一味的退让;从全面抗战爆发到其叛国投敌的一年多时间里,汪精卫在“战”“和”问题上经历了一个由主战、敦促蒋介石有条件地进行谈判到撇开蒋介石单独主和的过程。抗战初期汪精卫主张抗战,陶德曼调停失败到广州、武汉失陷前,汪精卫虽由主战改为有条件地与日进行和谈,但还没有撇开蒋介石单独主和的意向;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汪精卫决心出走议和,脱离抗战阵营。第二,日本诱降汪精卫是一个谋略,意在分裂中国抗战阵营,以达到迫使蒋介石接受日方条件,迅速结束中日战争的目的;汪精卫开展“和平运动”同样是一种谋略,是借助外力实现个人野心的一种手段,并非“曲线救国”,而是“曲线问鼎”。第三,汪精卫政治生涯中的反复无常,是中国地主阶级在野派“无原则性”的具体体现,是为其实现由在野向当权转化的表现形式。汪精卫一生的反复无常和言行不一在中国历史上带有普遍性,并不唯其是然。
【目录】

绪沦
第一章抵抗与交涉
一、一面抵抗,一面交涉
二、《塘沽协定》的签订
三、对日心态的表露

第二章从主战到主和
一、不坚定的主战派
二、转向“主和”
三、有“条件”和谈
四、《重光堂密约》

第三章逃离抗战陣营
一、仓皇出逃
二、日本诱降汪精卫的真意
三、国人声讨与刺汪事件
四、蒋介石的应对之策

第四章“曲线问鼎”
一、赴日商谈组府条件
二、寻求配合与支持
三、汪记国民党“六全大会”

第五章充满波折的“还都”之路
一、南京会谈
二、“汪日密约”
三、“高、陶事件”

第六章不受欢迎的“客人”
一、新“中央政府”成立的一再展期
二、迟迟得不到承认的“怪胎”
三、“国交调整条约”
四、叛国投敌者的结局

第七章被权欲吞噬了的灵魂
一、个性因素
二、汪蒋首度交恶
三、国民党内的非主流派
四、汪记“大亚洲主义”的实质
五、死硬的反共分子

第八章结语
一、汪精卫叛国投敌与蒋介石的关系
二、汪精卫政治生涯的本质与特征
三、汪、蒋和战态度的历史渊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

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