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利用权研究
  • 环境利用权研究
  • 环境利用权研究
  • 环境利用权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环境利用权研究

8 1.6折 50 九品

仅1件

山东烟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社坤 著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书62-6a-1

上书时间2024-07-19

书赢天定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社坤 著
  • 出版社 中国环境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3
  • 版次 1
  • ISBN 9787511113634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3页
  • 字数 2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环境利用权研究》通过对环境权理论及其实践状况的回顾,指出环境权研究应当明确环境的双重价值及其不同的权利需求,并在以环境为客体的权利体系中重新定位环境权。环境利用权边界的界定是解决环境利用权冲突的首要方法,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界定本能性环境利用权的边界。正面的角度就是界定什么样的环境是良好的,反面的角度就是界定环境污染或破坏的限度是什么。在环境质量标准缺位以及符合限度条件却导致环境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事后判断的方法,在个案中进行利益衡量。进行具体的利益衡量时,其基本的出发点是环境优先、生态优先。在利益衡量之中除了要考虑利益大小及其范围等实体性因素之外,程序因素的重要性也应得到重视。
【作者简介】
  王社坤,男,1979年10月生,陕西渭南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师。1998——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先后获得法学学士(2002年)、法学硕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5年)和法学博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9年)学位。2009—2011年在清华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能源法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法学评论》、《比较法研究》、《法学论坛》、《河北法学》、《清华法治论衡》、《环境保护》、《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合著)和译著(合译)各一部,参编教材四部。主持或参加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中国博士后基金、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等科研项目十余项。
【目录】
导言
第一章环境权的理论与实践
一、环境权的提出
二、环境权理论的发展
(一)美国的环境权理论
(二)日本的环境权理论
(三)环境权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三、环境权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一)环境权的立法实践
(二)环境权的司法实践
四、小结

第二章从环境权到环境利用权:环境权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一、我们需要环境权吗
(一)否定环境权的观点
(二)对环境权必要性的再论证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权
(一)谁拥有环境权
(二)环境权的内容是什么
三、环境权研究的方法论重构
(一)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的扬弃
(二)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方法的结合
(三)环境多重价值的认知
(四)体系化方法的引入
四、小结

第三章环境利用权的构建
一、环境利用权研究的历史考察
(一)环境利用权研究回顾
(二)环境利用权研究成果评述
二、环境利用权的社会关系基础
(一)环境法调整对象研究的历史考察
(二)环境利用关系:环境利用权的社会基础
三、环境利用权的体系
(一)环境利用权词源考
(二)环境利用权体系的构建
四、小结

第四章本能性环境利用权
一、本能性环境利用权的法律属性
(一)本能性环境利用权是新的、独立的权利类型
(二)本能性环境利用权的体系定位
二、本能性环境利用权的权利构造
(一)本能性环境利用权的主体
(二)本能性环境利用权的客体
(三)本能性环境利用权的权能
三、本能性环境利用权的程序保障
(一)通过程序权利保障本能性环境利用权的必要性
(二)与环境相关的程序性权利的法律属性
(三)本能性环境利用权的程序保障
四、小结

第五章开发性环境利用权
一、自然资源利用权
(一)自然资源利用权的制度理念与法律属性
(二)自然资源利用权的主体与客体
(三)自然资源利用权的权能:基于类型化的分析
(四)资源载体使用权的权能
(五)资源产品取得权的权能
二、环境容量利用权
(一)环境容量利用权的法律属性
(二)环境容量利用权的主体与客体
(三)环境容量利用权的权能
三、小结

第六章环境利用权冲突及其协调
一、环境利用权冲突概念辨析
(一)权利冲突的概念
(二)环境利用权冲突的概念
(三)环境权利用权冲突协调的方法
二、环境纠纷解决的静态方法:权利边界的划定
(一)本能性环境利用权的边界
(二)开发性环境利用权的边界
三、环境纠纷解决的动态方法:利益衡量的适用
(一)环境利用权冲突协调中利益衡量的适用条件
(二)环境利用权冲突协调中的利益衡量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