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羡林散文全编(第3辑)(修订版)
  • 季羡林散文全编(第3辑)(修订版)
  • 季羡林散文全编(第3辑)(修订版)
  • 季羡林散文全编(第3辑)(修订版)
  • 季羡林散文全编(第3辑)(修订版)
  • 季羡林散文全编(第3辑)(修订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季羡林散文全编(第3辑)(修订版)

12 2.7折 45 九五品

仅1件

陕西渭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季羡林 著;邓九平 编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0

版次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19-05-1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季羡林 著;邓九平 编
  • 出版社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0
  • 版次 2
  • ISBN 9787504340238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9页
  • 字数 469千字
【内容简介】
《季羡林散文全编(第3辑)(修订版)》是季羡林先生散文第三辑。季羡林先生以北人治南(南亚之学)、学成西方而精通东方(东方之学),学问好,人人都知道,散文写得好,却容易被忽略,其实他的文章一直伴随着他的学问,是他学问生命的另一种形态。季羡林的散文精髓是“真情”,情感的纽带把他和环绕着他的人情物事连接了起来,把今时今日和往时往日连接起来,文字再朴实不过,情感再真纯不过。他建造的文学宝塔,带有繁丽多姿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复调散文。钟敬文如此评介:“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再恰当不过。
【作者简介】
季羡林教授生于1911年8月,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人。
著名东方学家、梵文学家,中国东方学的奠基人。
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在德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奠定了先生在国际印度学界的地位。
194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并任系主任长达四十年。
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研究会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副主编、语言卷主编,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德国哥廷根科学院《新疆吐鲁番出土佛典的梵文词典》顾问,冰岛大学《吐火罗文与印欧语系研究》顾问,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目录】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哭冯至先生
我与《世界文学》
二月兰
我的书斋

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何仙槎(思源)先生与山东教育
养生无术是有术
怀念乔木
咪咪二世
我的小山
国学漫谈
新年抒怀
悼组缃
喜鹊窝
赋得永久的悔
韩国友人金九先生
郎静山先生
鳄鱼湖
曼谷行
华侨崇圣大学开学典礼
郑午楼博士
报德善堂与大峰祖师
东方文化书院和陈贞煜博士
奇石馆
我是个杂家
悼许国璋先生
我的朋友臧克家
我的怀旧观
1995年元旦抒怀——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读朱自清《背影》
二战心影
山雨欲来风满楼
抬眼望尽天涯路
柏林王气黯然收
听雨
寸草心
大奶奶
我的母亲
我的婶母
我的妻子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我眼中的张中行
汉城忆燕园
一个信念,一个主旨,一点精神
一个老留学生的话
回忆陈寅恪先生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我的“私心杂念”
人生到处何相似,应似鸿爪踏雪泥
我的第一位老师
三个小女孩
列国国情
漫谈梵文研究
人生漫谈
漫谈撒谎
谈中国精神
颂海宴堂
语言与文字
容忍
还胡适以本来面目
我同澳门的因缘
恭贺新禧
血浓于水——《中国的声音》主编寄语
走向天人合一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漫谈吐火罗文
拿来和送去
学外语
文章的题目
傻瓜
鉴往知今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中餐与西餐
我们面对的现实
活思想
广义的散文
宗教
漫谈消费
生命的价值
老马识途
三思而行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中餐与西餐
我认识的黛云
回忆汤用彤先生
听雨
毁誉
在病房中
白衣天使
颂中华民族故土园
回头看看
论包装
论广告
谈所谓“老龄化社会”
谈中国舞蹈
清塘荷韵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读《蒙田随笔》
真理愈辨愈明吗?
长寿之道
作文
爱情
我看北大
我和北大
我与东方文化研究
学人寄语
我的学术总结
一、本书的写法
二、我的学术研究的特点
三、我的研究范围
四、学术研究发展的轨迹——由考证到兼顾义理
五、我的义理
六、一些具体的想法
七、重视文化交流
八、佛教梵语研究
九、吐火罗文
十、《糖史》
十一、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十二、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
十三、我的考证
十四、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十五、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十六、满招损,谦受益
十七、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十八、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
十九、必须中西兼通,中西结合,地上文献与地下考古资料相结合
二十、研究、创作与翻译并举
漫谈书院
世态炎凉
搞传统文化,正是为了现代化
中国历史必须重写
谈人的素质(节录)
我的学术回忆(节录)
一发轫阶段
二负笈德意志
三回到祖国
汉语与外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