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核电社会接受度问题及政策研究
  • 中国核电社会接受度问题及政策研究
  • 中国核电社会接受度问题及政策研究
  • 中国核电社会接受度问题及政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核电社会接受度问题及政策研究

5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肖新建、康晓文、李际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36

上书时间2024-05-26

深州市宇轩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肖新建、康晓文、李际 著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3645300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3页
  • 字数 302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核电社会接受度问题及政策研究》借鉴美、法等主要国家核电发展政策及实践经验,研究分析常态下主要国家提升核电社会接受度,以及三次重大核事故下相关国家恢复公众核电接受度的做法、经验和教训,在立足国内公众的核电认知和社会接受度调研分析基础上,理论分析探讨我国公众个体核电接受度影响因素、群体接受度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并以实际案例进行解剖分析,结合研究核电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治理,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核电社会接受度的行动策略与政策建议,为国家促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目录】
总论
一、我国核电接受度的演变及现状
二、主要核电国家的经验与借鉴
(一)明确核电地位是提高公众核电接受度的前提
(二)不断完善的核电安全体系是提升核电接受度的基础
(三)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有利于提高公众的核电安全认知水平
(四)客观、理性的舆论导向是坚定公众核电信心的外部支撑
(五)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可以减轻抵触情绪
(六)政府的态度和决心会显著影响公众的核电信心
三、对我国核电社会接受度的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影响公众核电接受度的主要因素
(三)提升公众核电接受度的主要障碍
四、策略与建议
(一)坚定核电发展决心,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二)增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核电认知水平
(三)完善法律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利益补偿与互惠机制
(四)建立科学的舆论引导机制,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五)加强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广泛获取支持
(六)建设核安全文化,塑造核电安全之魂
(七)企业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完善舆情监控体系

第一篇 研究方法论
第一章 个体接受度的研究方法论
一、关于“个体核电接受度”的主要研究综述
(一)个体接受度的理论研究:三种视角
(二)核电接受度的经验研究:两个层面
二、研究方法与调查过程
(一)调查阶段及使用方法
(二)抽样方法及样本说明
(三)问卷说明
(四)分析方法
第二章 群体性事件研究方法
一、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综述
(一)引发原因
(二)演变机制
(三)邻避型群体性事件
二、案例分析方法
(一)事件演化阶段
(二)关键因素分析角度

第二篇 国际经验借鉴
第三章 建立较完备的制度体系保障
一、健全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是核电安全发展的基本保障
(一)美国
(二)法国
(三)韩国
(四)俄罗斯
二、职责分明、功能齐全的管理体系是促进核电发展的组织基础
(一)美国
(二)法国
(三)韩国
三、客观、开放的核文化体系能有效增强公众的核电接受度
第四章 常态下提升核电社会接受度的做法与经验
一、突出核电的综合比较优势,有利于增强公众对核电的正确认知
二、不断提高核电技术安全标准和体系,是提升核电接受度的基础
(一)IAEA不断提高核安全标准
(二)美国不断提高核安全技术
(三)法国的核电安全技术一体化标准模式
三、建立稳妥应对核电事故的预案体系,有利于打消公众对核电的疑虑
四、推广核安全理念和核安全文化,有利于巩固公众对核电的长期信心
五、坚持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有利于提振公众的核电接受度
六、健全公众权益保障机制,有利于提升公众的核电接受度
(一)对周边居民的经济利益补偿,可缓解其对核电的抵触情绪
(二)对更广泛的民众政治权属利益认可,有利于增进公众对核电的理解
(三)尊重公众的深层次价值观及信仰等,有利于促进对话
第五章 重大核事故中恢复公众核电信心的做法与经验
一、三次重大核事故中主要国家恢复公众核电信心的举措
(一)三哩岛核事故中美国恢复公众核电信心的举措
(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苏联恢复公众核电信心的举措
(三)福岛核事故的后主要核电国家在恢复和增强公众核电信心方面的行动举措
二、重大核事故应对中恢复公众核电信心的经验及教训总结
(一)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尽量避免公众恐慌
(二)客观、理性的舆论导向,是坚定公众核电信心的外部支撑
(三)及时评估和补偿利益相关者损失,可以安抚民心、增进信任
(四)政府适时表明态度,对公众是否接受核电影响显著
(五)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促进信任和增强公众的核电信心
第六章 典型国家核能政策与核电社会接受度的调研与启示
一、英国基于科学证据的核能政策制定调研及启示
(一)背景
(二)英国一般政策制定过程
(三)英国科技支撑决策的基本架构
(四)英国核能相关产业政策制定的科学支撑
(五)对英国基于证据的政策制定的几点认识
二、德国“弃核”的原因初析
(一)背景
(二)经济层面:经济发展对核电的依赖程度低
(三)产业影响:“弃核”对本国核电产业链影响程度有限
(四)政治背景:政党之争
(五)文化背景
(六)总结
……
第七章 国际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提升核电社会接受度的启示与建议

第三篇 国内调研及案例分析
第八章 个体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九章 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
第十章 案例调研分析的认识和启示
参考文献
重要术语索引表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