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登民俗
  • 永登民俗
  • 永登民俗
  • 永登民俗
  • 永登民俗
  • 永登民俗
  • 永登民俗
  • 永登民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永登民俗

30 3.5折 85 九品

仅1件

甘肃兰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火泽东、苏裕民、永登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编

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铺右5-6

上书时间2024-09-1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实物拍摄 如图所示 正版现货 仔细看图 以免争议!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火泽东、苏裕民、永登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编
  •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8
  • 版次 1
  • ISBN 9787549008957
  • 定价 8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40页
  • 字数 60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重点出版项目《甘肃民俗大系》丛书
【内容简介】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循环往复得到广大民众普遍认可接受的,并且成为群众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进步的一种文化。
  民俗文化是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当人与猿揖别之时,人类文化便产生了,人类的历史即是文化的历史,只有人类及其文化的发展经历漫长过于弥久的蒙昧与野蛮阶段后,才步履维艰地进入了相对文明开化的时期,从这一点说,中华文明即是在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及风俗习惯的沿袭之下,逐渐而凝成的一种生活文化。
  在社会生活中,民俗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对社会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主要通过文化的感染、模仿与社会成员的遵从三个环节来实现。民俗在社会生活中又具有巨大的向心功能,这种向心功能从共同习俗认同感并强化服从群体凝聚力。正因为如此,历代社会十分重视民俗的作用,称它为“不成文的习惯法”。民俗学界大体上遵循“不过三代,不能称其为民俗”的理念。
  永登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多元化民族结构和民族生态,为永登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提供了大舞台,是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汇地带。几千年来,羌、戎、月氏、匈奴、鲜卑、吐蕃、蒙古、回、满等少数民族在这里角逐进退,互争雄长,嬗变更迭,融合汇通。庄浪河流域曾经是吐蕃六谷部的牧场;古代甘肃有土司四十余家,永登有十二家之多;知名的连城鲁土司历经560多年;满城曾是清驻甘三满营之一的驻地;众多的永登姓氏追其源头则为来自江南和中原的军旅和商户、移民;各民族在长期的文化交融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永登社火的起源很古老,是从原始的祭祀活动和图腾崇拜演变而来。永登地区从河桥乐山坪出土的彩陶鼓上的舞蹈纹上可以看出社火的雏形,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刨新发展形成了今天的形式。表演项目主要有春官、舞狮、舞龙、旱船、秧歌、高跷和高高跷、铁芯子、太平鼓等。尤其是苦水高高跷以其高、奇、险、特为表演手法,引人注目。
  永登民歌是永登大地上民众的表情和灵魂,是广大民众千百年来的情感慰藉和身心表露。体味朴实无华、土韵深浓的本土民歌,一种亲近、温暖盈溢心肺。那字里行间喧泄着粗狂、豪放、真切、纯朴、洒脱的民歌情调和古朴民风。在火炉旁、暖炕上、被窝里听老人们讲童谣是一种享受。那朗朗上口,耐人寻味的词调亲切动听,回味无穷。那充满土味的“花儿”所采用比兴的手法,韵味悠长,虽然出自普通百姓之口,借身边之物衬托表达情意,妥帖自然,却让人品味不绝,听之动情。
  永登的民间故事、传说,具有浓郁的历史性,多彩的民族性和独特的地域性,展示着这块土地的无限风姿。这些民间传说和故事不仅是永登文学的精华,而且为这块土地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浓厚感。这些故事哲理性强,民族特色浓郁,情节曲折,生动感人。
  还有结婚生子时大东的喜话;立木上梁时工匠的吆喝;留须贺寿时亲朋的祝词。那婉转悦耳的酒曲,欢快流畅的歌调;痛彻心扉的悼词,悲恸庄严的挽联。丧葬殡仪规范严肃,礼俗应酬循规蹈矩,雅兴集会五花八门,宗教信仰各有千秋。尤其是中国“吉普赛人”——薛家湾人的民俗习惯成为许多民俗专家和学者不断挖掘和研究的课题,这些都是永登传统文化和朴素民风的写照。《永登民俗》较详尽的记述了永登民俗的这些主要特征,应该说是对永登文化的一份贡献,也体现了《永登民俗》的编者致力潜心抢救、挖掘、整理民俗文化,不让其失传湮灭的良苦用心。
  为了力求达到“一书在手,左右逢源”的效果,体现出方便实用的功能,《永登民俗》增加了“对联拾粹”和“酬世辑录”两章,使读者既能够了解永登民俗文化的特征,又能成为日常礼仪应酬中的工具。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人生历程
第二章 传统节日
第三章 吃穿、宅居
第四章 信仰、寺观
第五章 集会、经文
第六章 姓氏、家庭
第七章 民间社火
第八章 民间故事
第九章 方言、俗语
第十章 歌谣、花儿
第十一章 禁忌、竞技
第十二章 对联拾粹
第十三章 酬世辑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实物拍摄 如图所示 正版现货 仔细看图 以免争议!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