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特殊景观区油气综合化探技术
  • 我国特殊景观区油气综合化探技术
  • 我国特殊景观区油气综合化探技术
  • 我国特殊景观区油气综合化探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国特殊景观区油气综合化探技术

20 6.7折 30 九品

仅1件

河南信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国相 著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3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117

上书时间2024-05-22

志毅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贾国相 著
  •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2141868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4页
  • 字数 31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我国特殊景观区油气综合化探技术》详细介绍了不同地区、不同地球化学景观条件下地表油气综合化探工作方法、室内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特别是建立了寻找油气和油气田比较有效的油气综合化探异常模式,大大提高了油气综合化探异常综合解释的能力,经在我国南方湿热红土景观区、东部厚层淤泥覆盖区、大西北广大地区及滩海浅海景观区应用,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成果。《我国特殊景观区油气综合化探技术》可供油气勘探工作者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油气综合化探技术概况
第一节国外油气化探发展简况
一、油气化探方法的创建
二、油气化探实验室的创建
三、油气化探方法的应用推广
第二节国内油气化探发展简况
一、国内油气化探工作
二、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油气化探工作
第三节油气化探技术概况
一、国外油气化探技术
二、国内油气化探技术

第二章特殊景观区地球化学条件与特征
第一节南方湿热红土覆盖区
一、地理地貌特征
二、土壤性质
第二节东北部半干旱厚层土壤覆盖区
一、地理地貌特征
二、土壤性质
第三节大西北干旱沙地与戈壁区
第四节浅(滩)海地区地球化学条件与特征

第三章特殊地球化学景观条件下地表油气综合化探工作方法
第一节野外基本工作方法
一、测线、测网布设的原则与要求
二、土壤样品的采集
第二节室内测试工作
一、样品加工粒级的确定
二、吸附烃样品脱气温度的选择
三、室内测试方法的优选和测试流程
第三节质量检测与监控
一、土壤样品采集可靠性的相关检验
一、测试数据的质量监控
第四节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的确定方法
一、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的确定原则
二、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的确定
第五节油气综合化探异常的评价方法
一、油气综合化探技术方法、指标的选择标志
二、各指标异常组合的相关性标志
三、各指标异常组合分布的形态结构标志
四、烃类比值特征与评价标志
五、综合评价指标计算及异常远景区的分级

第四章油气综合化探技术方法
第一节土壤吸附烃(CH4-cC5CH12)测量法
一、土壤中烃类含量的背景特征
二、烃类异常的形成机理
三、烃类指标的指示作用
第二节土壤吸附相态汞(Hg)测量法
第三节土壤后生碳酸盐(AC)测量法
一、土壤后生碳酸盐与油气的关系
二、后生碳酸盐指标的找油气意义
第四节土壤电导率(K。)测量法
一、Ks法的找油气概念
二、Ks法的特点
第五节土壤二价铁(Fe2+)测量法
第六节土壤甲烷碳同位素(813Cl)测量法

第五章特殊景观条件地表油气综合化探异常模式
第一节油气生成与油气藏
一、石油与天然气的组成
二、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内的运移地质作用
三、油气藏形成的地质环境
四、油气藏类型
第二节油气化探异常的形成机理与扩散迁移方式
一、井下岩石吸附烃及有关组分的垂向变化规律
二、烃类气体运移的方式与途径
三、环状异常与顶端异常形成之差异
第三节油气藏演化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一、早期无油气迁入的空构造异常特征
二、原油藏的异常特征
三、天然气原油藏的异常特征
四、原油天然气藏的异常特征
五、天然气藏的异常特征
六、双层或多层天然气藏的叠加异常特征
七、油气散失后的空构造异常特征
第四节油气综合化探技术异常模式的建立
一、油气综合化探异常理想形态结构模式
二、油气综合化探异常形态结构的形成机理
……
第六章油气综合化探技术应用的新进展
第七章地表油气综合化探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八章对几个特殊典型的讨论与思考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