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讳研究
  • 避讳研究
  • 避讳研究
  • 避讳研究
  • 避讳研究
  • 避讳研究
  • 避讳研究
  • 避讳研究
  • 避讳研究
  • 避讳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避讳研究

8 2.9折 28 九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新华 编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2007-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0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封面封底微有折痕,脏污。其余品好。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新华 编
  • 出版社 齐鲁书社
  • 出版时间 2007-01
  • 版次 1
  • ISBN 9787533316846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6页
  • 字数 2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汉语言文字学,作为个人应当研究什么,怎么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应当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这恐怕是每一个负责任的语言学工作者都会经常考虑的问题。
这个问题牵扯到的方面很多。首先,从个人来说,由于我们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大都是语言文字学方面的教师,我们要教学,往往一个人要承担本科生一两门课程,我们要教学的内容也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还有硕士生、博士生课程,还指导博士后研究的问题,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指导博士后研究的内容也是我们的研究方向。从一个学科来说,各位教师的各个层次的课程合起来就是一个学科的研究方向。教学、指导研究生是我们个人和学科的科学研究必需考虑的问题。这是一个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或者说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问题。
其次,各年度各级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的审批,也在暗暗给教师们一个强大的信号,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要向国家级的、省部级的、学校的已批准的科研项目暗示的方向和新项目的“课题指南”靠拢。能不能得到各级课题往往决定一个人、一个学科的命运。各级课题暗示的方向和“课题指南”也是进行研究不得不考虑的大问题。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在我们这个百无禁忌的时代,重新翻开历史的画卷,也会为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之大,分布之广泛,产生一种震撼。使人思考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极为微妙的关系。避讳研究已有前贤做了许多工作,以材料之详备和研究之细密,周广业《经史避名汇考》和陈垣《史讳举例》都可谓扛鼎之作。《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避讳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避讳这种汉民族特有,又极大地影响了周边民族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梳理,从文化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希望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能有所裨益。
【目录】
总序
第一章避讳的起源与形成原因
一、避讳的含义
二、避讳产生的时间
三、避讳的来源
四、从禁忌观念到避讳观念

第二章避讳的对象与范围
一、避讳的分类
(一)敬讳
(二)恶讳

二、避讳的对象
(一)帝王
(二)圣人与贤人
(三)官讳
(四)家讳
(五)太子
(六)皇亲国戚

三、避讳的扩展
(一)避讳对象的范围
1.避名
2.避字、避姓与避旧名、小字
3.避谥号、年号、尊号、国号、官名、陵名
4.其他
(二)避讳在语言文字上的表现
1.避本讳
2.避嫌名
3.避偏旁

四、避讳的时间和场合
(一)避讳的时间
(二)避讳的场合

第三章避讳的发展变化
一、避讳的发展脉络
二、异族避讳
三、厌恶避讳
四、触讳与惩罚
五、避讳的特例

第四章避讳的方式
一、改词
二、更读
三、变体
四、缺笔
五、析言
六、空字
七、加字
八、换序
九、曲说
十、填讳
十一、覆黄
十二、歇後

第五章避讳的规则
一、嫌名不讳
二、二名不偏讳
三、卒哭乃讳
四、已祧不讳
五、临文不讳
六、诗书不讳
七、庙中不讳
八、已废不讳
九、大功小功不讳
十、内讳不出门

第六章避讳的影晌
一、语言避讳
(一)避讳改姓名
(二)避讳改地名
(三)避讳改官名
(四)避讳改年号、谥号、尊号
(五)避讳改物名
(六)避讳改语词
(七)避讳改干支字
(八)避讳改字形

二、行为避讳
(一)举官不就
(二)避科举
(三)避讳忌言忌行
(四)避讳避祸

第七章避讳史
一、先秦避讳
二、秦汉避讳
三、魏晋南北朝避讳
四、隋唐五代避讳
五、宋代避讳
六、辽、西夏、金、北韩避讳
七、元明避讳
八、清代避讳
九、太平天国避讳
主要参考资料
附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封面封底微有折痕,脏污。其余品好。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