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岁登上长白山采人参的活药典!第二届国医大师,九十四岁国药泰斗金世元—在中医药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真伪药材的论述,为了印证这些前辈医家的经验,金世元跑遍了全国的各药材市场,在这深入的调查和悉心的揣摸中,他练就出一套鉴别真伪药材的功夫。—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收载常用中药材344种,以及北京地区习惯用药的情况详加叙述,以防伪劣药混入或错误使用.书后附
  • 78岁登上长白山采人参的活药典!第二届国医大师,九十四岁国药泰斗金世元—在中医药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真伪药材的论述,为了印证这些前辈医家的经验,金世元跑遍了全国的各药材市场,在这深入的调查和悉心的揣摸中,他练就出一套鉴别真伪药材的功夫。—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收载常用中药材344种,以及北京地区习惯用药的情况详加叙述,以防伪劣药混入或错误使用.书后附
  • 78岁登上长白山采人参的活药典!第二届国医大师,九十四岁国药泰斗金世元—在中医药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真伪药材的论述,为了印证这些前辈医家的经验,金世元跑遍了全国的各药材市场,在这深入的调查和悉心的揣摸中,他练就出一套鉴别真伪药材的功夫。—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收载常用中药材344种,以及北京地区习惯用药的情况详加叙述,以防伪劣药混入或错误使用.书后附
  • 78岁登上长白山采人参的活药典!第二届国医大师,九十四岁国药泰斗金世元—在中医药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真伪药材的论述,为了印证这些前辈医家的经验,金世元跑遍了全国的各药材市场,在这深入的调查和悉心的揣摸中,他练就出一套鉴别真伪药材的功夫。—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收载常用中药材344种,以及北京地区习惯用药的情况详加叙述,以防伪劣药混入或错误使用.书后附
  • 78岁登上长白山采人参的活药典!第二届国医大师,九十四岁国药泰斗金世元—在中医药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真伪药材的论述,为了印证这些前辈医家的经验,金世元跑遍了全国的各药材市场,在这深入的调查和悉心的揣摸中,他练就出一套鉴别真伪药材的功夫。—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收载常用中药材344种,以及北京地区习惯用药的情况详加叙述,以防伪劣药混入或错误使用.书后附
  • 78岁登上长白山采人参的活药典!第二届国医大师,九十四岁国药泰斗金世元—在中医药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真伪药材的论述,为了印证这些前辈医家的经验,金世元跑遍了全国的各药材市场,在这深入的调查和悉心的揣摸中,他练就出一套鉴别真伪药材的功夫。—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收载常用中药材344种,以及北京地区习惯用药的情况详加叙述,以防伪劣药混入或错误使用.书后附
  • 78岁登上长白山采人参的活药典!第二届国医大师,九十四岁国药泰斗金世元—在中医药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真伪药材的论述,为了印证这些前辈医家的经验,金世元跑遍了全国的各药材市场,在这深入的调查和悉心的揣摸中,他练就出一套鉴别真伪药材的功夫。—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收载常用中药材344种,以及北京地区习惯用药的情况详加叙述,以防伪劣药混入或错误使用.书后附
  • 78岁登上长白山采人参的活药典!第二届国医大师,九十四岁国药泰斗金世元—在中医药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真伪药材的论述,为了印证这些前辈医家的经验,金世元跑遍了全国的各药材市场,在这深入的调查和悉心的揣摸中,他练就出一套鉴别真伪药材的功夫。—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收载常用中药材344种,以及北京地区习惯用药的情况详加叙述,以防伪劣药混入或错误使用.书后附
  • 78岁登上长白山采人参的活药典!第二届国医大师,九十四岁国药泰斗金世元—在中医药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真伪药材的论述,为了印证这些前辈医家的经验,金世元跑遍了全国的各药材市场,在这深入的调查和悉心的揣摸中,他练就出一套鉴别真伪药材的功夫。—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收载常用中药材344种,以及北京地区习惯用药的情况详加叙述,以防伪劣药混入或错误使用.书后附
  • 78岁登上长白山采人参的活药典!第二届国医大师,九十四岁国药泰斗金世元—在中医药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真伪药材的论述,为了印证这些前辈医家的经验,金世元跑遍了全国的各药材市场,在这深入的调查和悉心的揣摸中,他练就出一套鉴别真伪药材的功夫。—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收载常用中药材344种,以及北京地区习惯用药的情况详加叙述,以防伪劣药混入或错误使用.书后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78岁登上长白山采人参的活药典!第二届国医大师,九十四岁国药泰斗金世元—在中医药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真伪药材的论述,为了印证这些前辈医家的经验,金世元跑遍了全国的各药材市场,在这深入的调查和悉心的揣摸中,他练就出一套鉴别真伪药材的功夫。—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收载常用中药材344种,以及北京地区习惯用药的情况详加叙述,以防伪劣药混入或错误使用.书后附"中药材彩图"495幅,用以对照参考。

金世元,北京市人,1926年出生,教授,、国家科委国家秘密技术中医会中医中药学中药审查专家、都,对中药的鉴定、炮制、制剂等有丰富经验。14 岁当学徒到现在,金世元从事中药事业已经77个年头了。足迹遍布祖国药材产地和药材市场,掌握了一套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的娴熟本领,尤对“地道药材”的性状特征有其独到的鉴别技能。

1455 八品

库存5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世元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年代不详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4-22

艾特书局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杨联陞书信辑存选,收录自1938年起五十年间,其与胡适、钱穆、赵元任、李方桂、饶宗颐、萧公权、缪钺等近50位学人的通信:与宇都宫君书,与李光璧书,与戴文达书 ,致全汉昇,致鲍克,与曾我部静雄教授论课役书二通;致赵元任一通;致蒋彝一通;致卫利一通;致钱穆三十通;致杨忠平;致周法高;致何炳棣;致房兆楹;致周策纵;致陈启云;致屈万里;致李济;致赵赓飏;致李方桂;致潘重规;致陈世骧;致陶希圣
杨联陞书信辑存选,收录自1938年起五十年间,其与胡适、钱穆、赵元任、李方桂、饶宗颐、萧公权、缪钺等近50位学人的通信:与宇都宫君书,与李光璧书,与戴文达书 ,致全汉昇,致鲍克,与曾我部静雄教授论课役书二通;致赵元任一通;致蒋彝一通;致卫利一通;致钱穆三十通;致杨忠平;致周法高;致何炳棣;致房兆楹;致周策纵;致陈启云;致屈万里;致李济;致赵赓飏;致李方桂;致潘重规;致陈世骧;致陶希圣 ¥289.00
在清代,学颜书的人必先从学钱南园入手。如誉满全国的另一大书法家何绍基即刻苦研习钱字而卓然成家。钱南园所处时代,是满朝上下皆学董其昌书法的时代,而惟有他对鲁公情有独钟。平生仰慕颜真卿为人,书亦法之,得其神而不袭其貌,堪称学颜第一人——南园真迹流业篇 —— 武汉古籍书店影印—— 武汉古籍书店影印1986年版
在清代,学颜书的人必先从学钱南园入手。如誉满全国的另一大书法家何绍基即刻苦研习钱字而卓然成家。钱南园所处时代,是满朝上下皆学董其昌书法的时代,而惟有他对鲁公情有独钟。平生仰慕颜真卿为人,书亦法之,得其神而不袭其貌,堪称学颜第一人——南园真迹流业篇 —— 武汉古籍书店影印—— 武汉古籍书店影印1986年版 ¥289.00
何氏八百年医家何廉臣民国20年代登报征集、精心选录所得,非四处抄撮而成,具有原创性。成书于1927年——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不仅有丁甘仁,张锡纯,周小农。。。验案,更可贵是保留何拯华,陈作人,易华堂,王经邦,黄仲权......一大批清末民初名医的验案,功德无量!本书之贵,不言而喻。何廉臣(1861—1929年)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版1982年重印
何氏八百年医家何廉臣民国20年代登报征集、精心选录所得,非四处抄撮而成,具有原创性。成书于1927年——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不仅有丁甘仁,张锡纯,周小农。。。验案,更可贵是保留何拯华,陈作人,易华堂,王经邦,黄仲权......一大批清末民初名医的验案,功德无量!本书之贵,不言而喻。何廉臣(1861—1929年)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版1982年重印 ¥389.00
名老中医彭静山(1909~2003年中医杂记,虽然有些芜杂,但是真知灼见,尤其珍贵的是临症实录和养生心法,人的寿命是自己修炼出来的,不是天赐的;如何与病共存,而非你死我活,是中医的伟大养生思路——彭静山医文养生集 ——医理探讨;临症实录; 药笼小品;静思庐随笔;养生心法。彭静山 著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名老中医彭静山(1909~2003年中医杂记,虽然有些芜杂,但是真知灼见,尤其珍贵的是临症实录和养生心法,人的寿命是自己修炼出来的,不是天赐的;如何与病共存,而非你死我活,是中医的伟大养生思路——彭静山医文养生集 ——医理探讨;临症实录; 药笼小品;静思庐随笔;养生心法。彭静山 著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399.00
已故九十四岁名老中医彭静山自治经验临症实录  ——  神经衰弱及治疗方法  针灸治痹证  烦扰人的风湿症,  腰痛的医治方法,  狐臭的治疗方法 , 男子不育症的治疗 , 熨法疗疾有奇效    ,预测中风方法,  预诊自治心脏病,  预诊自治肝病  ,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食积自治方法 , 脾虚证自治方法,  肺虚证自治方法 , 肾虚证自治方法,  前列腺炎自治方法
已故九十四岁名老中医彭静山自治经验临症实录 —— 神经衰弱及治疗方法 针灸治痹证 烦扰人的风湿症, 腰痛的医治方法, 狐臭的治疗方法 , 男子不育症的治疗 , 熨法疗疾有奇效 ,预测中风方法, 预诊自治心脏病, 预诊自治肝病 ,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食积自治方法 , 脾虚证自治方法, 肺虚证自治方法 , 肾虚证自治方法, 前列腺炎自治方法 ¥589.00
名医左季云(1891——1942年)代表作——述张仲景《金匮要略》,依据邓云航、唐容川二人的论辩,并加入作者个人理解和经验,改为杂病治疗大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医学院采用本书作为病理教科书。本书以《金匮要略》原文,分章标节,提要钩元,加列提名,以便览阅。全书共分为22章,其秩序仍依原文,不增减一字,并采选各家注释,详列说明。后一章为作者诊病医案,用以举例说明
名医左季云(1891——1942年)代表作——述张仲景《金匮要略》,依据邓云航、唐容川二人的论辩,并加入作者个人理解和经验,改为杂病治疗大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医学院采用本书作为病理教科书。本书以《金匮要略》原文,分章标节,提要钩元,加列提名,以便览阅。全书共分为22章,其秩序仍依原文,不增减一字,并采选各家注释,详列说明。后一章为作者诊病医案,用以举例说明 ¥689.00
专述张仲景《金匮要略》,依据邓云航、唐容川二人的论辩,并加入作者个人理解和经验,改为杂病治疗大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医学院采用本书作为病理教科书。本书以《金匮要略》原文,分章标节,提要钩元,加列提名,以便览阅。全书共分为22章,其秩序仍依原文,不增减一字,并采选各家注释,详列说明。后一章为作者诊病医案,用以举例说明。民国北平名医左季云(1891——1942年)代表作——杂病治疗大法——
专述张仲景《金匮要略》,依据邓云航、唐容川二人的论辩,并加入作者个人理解和经验,改为杂病治疗大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医学院采用本书作为病理教科书。本书以《金匮要略》原文,分章标节,提要钩元,加列提名,以便览阅。全书共分为22章,其秩序仍依原文,不增减一字,并采选各家注释,详列说明。后一章为作者诊病医案,用以举例说明。民国北平名医左季云(1891——1942年)代表作——杂病治疗大法—— ¥389.00
。他为考查浙江龙泉青瓷,我国近代第一位走出书斋,运用考古学方法对古窑址进行实地考查的学者自1928年起曾“八去龙泉,七访绍兴”,搜集了大量瓷片标本,进行排比研究,开辟了一条瓷器考古的新途径,从而使我国陶瓷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现代陶瓷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世界级陶瓷宗师陈万里(1892—1969年)—中国青瓷史略 —
。他为考查浙江龙泉青瓷,我国近代第一位走出书斋,运用考古学方法对古窑址进行实地考查的学者自1928年起曾“八去龙泉,七访绍兴”,搜集了大量瓷片标本,进行排比研究,开辟了一条瓷器考古的新途径,从而使我国陶瓷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现代陶瓷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世界级陶瓷宗师陈万里(1892—1969年)—中国青瓷史略 — ¥187.00
;虫草扒蹄筋;蕃茄虾球;天盛号酱肉;天盛号烤肉;里肌拐头肠;月盛斋酱牛肉 ;贾记驴肉;尚岗子面茶;鲜果馅汤元;王家楼切糕;氽茉莉竹荪 ;扒通天鲨鱼翅自福;炸溜软硬飞禽;冰山雪莲; 石头门坎素包.;硬面馒头;贴饽饽熬小鱼;棒槌課子;赤吨;槽糕.;癞皮酥; 自来红;姜味玫瑰饼..……(195)三角火烧木须卤豆腐脑..........
;虫草扒蹄筋;蕃茄虾球;天盛号酱肉;天盛号烤肉;里肌拐头肠;月盛斋酱牛肉 ;贾记驴肉;尚岗子面茶;鲜果馅汤元;王家楼切糕;氽茉莉竹荪 ;扒通天鲨鱼翅自福;炸溜软硬飞禽;冰山雪莲; 石头门坎素包.;硬面馒头;贴饽饽熬小鱼;棒槌課子;赤吨;槽糕.;癞皮酥; 自来红;姜味玫瑰饼..……(195)三角火烧木须卤豆腐脑.......... ¥289.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共收载常用中药材344种( 包括附药),分植物类药材,菌藻类药材,树脂类及其他加工类药材,动物类药材,矿物类药材,共五大类.每个品种按别名,来源,历史,产地,生产概况,采收加工,性状鉴别,品质,规格等级,贮藏,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等进行介绍,重点在于中药材的性状鉴别,并保留了传统中药材鉴别的专用术语.附注对伪品和类似品,以及北京地区习惯用药的情况详加叙述,以防伪劣药混入或错误使用.书后附"中药名汉语拼音索引"和"中药材彩图"495幅,用以对照参考. 中药材经验鉴别是中药行业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它主要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以区分药材的真,伪,优,劣.此方法具有简单,易行,迅速,准确的特点,是中药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人物简介】
金世元,北京市人,1926年出生,,教授,现任主任中药师,北京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科委国家秘密技术中医会中医中药学中药审查专家、,对中药的鉴定、炮制、制剂等有丰富经验。
“博学”是所有和金世元接触过的人对他最深的印象,只要是涉及到中药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实践经验,他都能为你一一解答,因此许多人都尊称他为“国药泰斗”。
金世元的学徒经历是从中药饮片的炮制开始的,作为学徒要从最脏、最累的活干起。在他学徒的那个年代,对于一些关键工艺,师傅从不亲传,主要靠徒弟自己的悟性,在一旁观察、领悟。和金世元同来的学徒有很多都适应不了走了,而他却留了下来,并且在这边干边悟中,掌握了许多中药炮制过程中的要领。
从14 岁当学徒到现在,金世元从事中药事业已经77个年头了,在这77年的医药生涯中,金老可谓是医药双馨、教研俱丰。在金世元看来药如人生,中药不仅能治病,制药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教人、育人。
技术专长:由于长期从事中药实践、教学与科研工作,足迹遍布祖国药材产地和药材市场,掌握了一套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的娴熟本领,尤对“地道药材”的性状特征有其独到的鉴别技能。在中药炮制方面,有较深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中成药方面,运用深厚的中医理论对于常用中成药处方来源、历史考证、药物组成、配伍意义及功效特点等研究颇有建树。在中药调剂方面,熟练掌握审方、计价、调配、复核、付药等各环节的正规操作和技能技巧。
科研方面:1989年与北京东风制药厂合作研制成功“射麻口服液”;1991年与北京同仁堂合作研制成功“乌鸡白凤口服液”,这两个产品均已被批准生产上市,并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40年,一个难得的机遇,金世元参加了由政府举办的“北京中药讲习所”, 在这期间,他系统的学习了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当时在这里任课的是北京城有名的汪逢春、赵树屏等中医大家,他们对于中药方剂学的讲述,给金世元留下很深印象的。
1942年毕业于北平市国药业公会中药讲习所。建国后,历任北京卫生学校教员、副教授、中药学科主任,北京市中药学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药鉴定、炮制、调剂及教学工作,对中药经典及中药临床药学有较深造诣。著有《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等。被中医界尊为“国药泰斗”的金世元先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材系统高级职称评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他享有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尽管金老和各种名贵药材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但是他却提倡“无药养生”。
14岁那年,家里为了让金世元有一门儿谋生的手艺,就把这个庄稼汉的孩子送到北京复有药庄当起了学徒工。在药庄里,金世元从最脏、最累的活干起,两年的学徒干下来,他不仅掌握了制药的基本流程,而且还对药材的性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天这我记得很清楚,我们生产制作参茸卫生丸,这个参茸卫生丸,现在同仁堂还有这个药,说这药可是补药,又有人参又有鹿茸,我就知道是补药,反正吃点对身体没有坏处吧,我拿起,那时期也不是买的,到那儿掰一块就吃,至少够两丸子我就吃了。甜不滋儿就吃了。
十六、七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对于少不经事,又生活清贫的金世元来说,吃点儿补药,无非是想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壮些,可是没想到三个小时以后,金世元就开始觉着不对劲儿了。
头胀啊,脑胀得要裂似的。后来老师就说,还有师兄就说,你刚才吃这个多了吧,大概你吃这个你吃得过量了,你这岁数哪能吃这个呀,我说这不是说吃这个对身体有好处吗。对身体有好处不是你这个年龄应该吃的呀,后来大概有那么一天吧,这不舒服劲才过去。
这次经历,给了年少的金世元一个很大的教训,此后,好多年,他再也没有碰过那些被人们大肆追捧的补药。
就说这人参,吃了以后,有好多人都是,吃了以后有副反应,他也不说这人参不好,所以说过去啊,古人有句话“人参致命无罪”,把人治死了都无罪。“大黄治愈这大黄泻下药啊,无功”,它是治病的无功。
1940年,金世元参加了由政府举办的“北京中药讲习所”,当时任课的是北京城有名的汪逢春、赵树屏等中医大家。他们对于中药方剂学的理解,把金世元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到了二十六,七岁的时候,金世元就已经与北京的各大药行来往密切了。
1943年调到北京通州益元堂药店工作。1956年调入北京市药材公司业务科中药研究室工作。
1957年获得了医师开业执照。1961年参加北京卫生学校中药专业的创建工作。
1990年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师承制导师。
研究实践
在金世元的药学研究中,他尤其重视“地道药材”,为了掌握这些地道药材的特性,年轻的金世元经常是背着干粮,夹着雨伞,到各药材产地去,虚心向药农请教,在实践中了解原料药材之间的差别。
在中医药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真伪药材的论述,为了印证这些前辈医家的经验,金世元跑遍了全国的各药材市场,在这深入的调查和悉心的揣摸中,他练就出一套鉴别真伪药材的功夫。
中药炮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炮制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疗效,有时还会危及到人的生命。所以对于中药炮制,金世元一直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在中药炮制方面,早年的学徒经历使金世元掌握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后的刻苦学习又使他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所以许多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都能及时发现,而且每到这一时候,平时那个随和的金世元会变得非常严厉。
得益于博览历代医药名著,金世元对于中成药的了解十分深入,同样是一种中成药,他能把它的处方来源、历史演变、组方配伍、功能主治等等,都为你介绍得一清二楚。因此许多人遇到问题都愿意向他求教,并形象的把他称为“活药经”。
在中医药的历史上,医和药是不分家的。年轻时打下的中医基础,以及后来的刻苦学习,使得金世元在医学方面的造诣同样深厚。平时在药学研究之余,他也常常为人诊病。由于他对于中药的熟识,使得他开出的药方往往与从不同。
在金老看过的病例中,有这么一位家住赤峰的体瘫病人,她由于突然中风而造成身体瘫痪,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卧床不起,中医、西医看了很多,可都不解决问题。在别人介绍下找到金老,金老了解他的病情后,给她开了一剂药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又慢慢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后来金老的学生在研究他的药方时,发现了这么几味一般医生都不敢使用的中药。
为了加强中药人材的培养,1961年,北京市卫生局决定在北京卫生学校开设中药专业。考虑到金世元中医药知识的全面,把他调来创建这门新的学科。当时的金世元虽然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但他还是深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
正是在这严谨的学风中,金世元培养出了1000多名中药人材。现在,这些学生大多已成为北京地区中药行业的骨干。1990年,他被国家遴选为全国第一批500名师带徒的导师之一,他也是北京市这第一批导师中唯一从事药学研究的专家。
无药养生编辑
任何病都要靠自我调理
可以用三句话来总结他的“无药养生”之道:粗茶淡饭;保护好脾胃和肾脏;合理运动。
一辈子与药打交道的金世元说:“我的‘无药养生’靠的就是粗茶淡饭。此外,我平时爱吃大枣,一天吃三个,一辈子都不显老。”在养生方面,金世元除了强调“食补”的重要性外,还告诫人们一定要注意保护脾胃和肾。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坏了,消化不好,人的营养就差;有病了要吃药,药到了胃里无法分解,药性无法起作用,吃了也等于白吃。肾功能不好,体内的废物就无法排出,这就是把一个人的根本破坏了。
金老年过古稀,依然精神矍铄。金老说:“我起床讲求三个半分钟,即醒半分钟,坐半分钟,站半分钟。然后在床上就可以进行简单的锻炼。第一步,搓脸,俗话叫干洗脸,每次30遍;第二步,搓耳朵,也搓30次,耳朵的穴位很多,能够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再往下搓脚,我两脚对搓,两只手就专门搓脚心……每天一个小时,一项一项地进行锻炼。从周身的主要穴位,循序渐进到全身的简单运动,就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床上锻炼之后,金老就到楼下的公园里,找一个人少的地方,做几次深呼吸,而这就是他坚持了18年的深呼吸锻炼,并因此受益匪浅。经过一番吐故纳新之后,金老还要再花上15分钟,做一套保健操。吐故纳新再加上做操,每天不到20分钟的时间。十几年来,无论多忙,金世元从没有间断过。而每次做这些时,金世元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规矩:日出之后再锻炼。他认为只有太阳出来,空气才新鲜。
现如今,人们是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了,像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等名贵的滋补药,也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今天走进我们健康故事的主人公,就在中医界被尊为“国药泰斗”,他一辈子都在和各种药材打交道。下面就让我们去拜访一下这位国药大师,让他给支支招儿,看看究竟有什么药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健康。
每年的五月份到九月份,是金世元丰收的时节。因为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到中国各地去看药材。翻山越岭六十多年,从当年办药材的小伙计到今天备受推崇的“活药典”,金世元走遍了中华大地。今年,他的收获是在七月份,因为那时78岁的金世元登上了海拔1000多米的长白山人参栽培基地。
我们这行管这叫什么,这人有嗜好,爱货。见着心情就不一样。我们就瞧人参,这一只人参是非常有意思,从它地上茎,从芦,到身,到尾,到艼,让你看着就那么美。灵性就那么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