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故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 商承祚(1902-1991年)遗著 ——广州光孝寺古代木雕像图录 —— 商承祚 ——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
  • 已故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 商承祚(1902-1991年)遗著 ——广州光孝寺古代木雕像图录 —— 商承祚 ——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
  • 已故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 商承祚(1902-1991年)遗著 ——广州光孝寺古代木雕像图录 —— 商承祚 ——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
  • 已故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 商承祚(1902-1991年)遗著 ——广州光孝寺古代木雕像图录 —— 商承祚 ——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
  • 已故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 商承祚(1902-1991年)遗著 ——广州光孝寺古代木雕像图录 —— 商承祚 ——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
  • 已故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 商承祚(1902-1991年)遗著 ——广州光孝寺古代木雕像图录 —— 商承祚 ——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
  • 已故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 商承祚(1902-1991年)遗著 ——广州光孝寺古代木雕像图录 —— 商承祚 ——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
  • 已故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 商承祚(1902-1991年)遗著 ——广州光孝寺古代木雕像图录 —— 商承祚 ——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
  • 已故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 商承祚(1902-1991年)遗著 ——广州光孝寺古代木雕像图录 —— 商承祚 ——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
  • 已故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 商承祚(1902-1991年)遗著 ——广州光孝寺古代木雕像图录 —— 商承祚 ——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已故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 商承祚(1902-1991年)遗著 ——广州光孝寺古代木雕像图录 —— 商承祚 ——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

6888 八品

库存5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商承祚

出版社上海出版公司

年代不详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01-19

艾特书局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我们曾九次到新疆,有幸看到现存西域壁画真迹,看到外国人盗劫壁画,完整壁画艺术遭到严重破坏,不增不减,将流失在域外的高昌壁画临摹下来,汇成此集——高昌壁画述略孟凡人 高昌壁画辑佚图录·……临 绘 赵以雄、耿玉琨(3 说 明 孟凡人 一.高昌古城与交河古城的绘画 高昌古城……交河古城……… 吐鲁番前山及其附近;伯孜克里克的绘画 三。胜金口与吐峪沟的绘画 胜金口·吐峪沟 四。阿斯塔那墓地的绘画 插图
我们曾九次到新疆,有幸看到现存西域壁画真迹,看到外国人盗劫壁画,完整壁画艺术遭到严重破坏,不增不减,将流失在域外的高昌壁画临摹下来,汇成此集——高昌壁画述略孟凡人 高昌壁画辑佚图录·……临 绘 赵以雄、耿玉琨(3 说 明 孟凡人 一.高昌古城与交河古城的绘画 高昌古城……交河古城……… 吐鲁番前山及其附近;伯孜克里克的绘画 三。胜金口与吐峪沟的绘画 胜金口·吐峪沟 四。阿斯塔那墓地的绘画 插图 ¥989.00
杨联陞书信辑存选,收录自1938年起五十年间,其与胡适、钱穆、赵元任、李方桂、饶宗颐、萧公权、缪钺等近50位学人的通信:与宇都宫君书,与李光璧书,与戴文达书 ,致全汉昇,致鲍克,与曾我部静雄教授论课役书二通;致赵元任一通;致蒋彝一通;致卫利一通;致钱穆三十通;致杨忠平;致周法高;致何炳棣;致房兆楹;致周策纵;致陈启云;致屈万里;致李济;致赵赓飏;致李方桂;致潘重规;致陈世骧;致陶希圣
杨联陞书信辑存选,收录自1938年起五十年间,其与胡适、钱穆、赵元任、李方桂、饶宗颐、萧公权、缪钺等近50位学人的通信:与宇都宫君书,与李光璧书,与戴文达书 ,致全汉昇,致鲍克,与曾我部静雄教授论课役书二通;致赵元任一通;致蒋彝一通;致卫利一通;致钱穆三十通;致杨忠平;致周法高;致何炳棣;致房兆楹;致周策纵;致陈启云;致屈万里;致李济;致赵赓飏;致李方桂;致潘重规;致陈世骧;致陶希圣 ¥289.00
在清代,学颜书的人必先从学钱南园入手。如誉满全国的另一大书法家何绍基即刻苦研习钱字而卓然成家。钱南园所处时代,是满朝上下皆学董其昌书法的时代,而惟有他对鲁公情有独钟。平生仰慕颜真卿为人,书亦法之,得其神而不袭其貌,堪称学颜第一人——南园真迹流业篇 —— 武汉古籍书店影印—— 武汉古籍书店影印1986年版
在清代,学颜书的人必先从学钱南园入手。如誉满全国的另一大书法家何绍基即刻苦研习钱字而卓然成家。钱南园所处时代,是满朝上下皆学董其昌书法的时代,而惟有他对鲁公情有独钟。平生仰慕颜真卿为人,书亦法之,得其神而不袭其貌,堪称学颜第一人——南园真迹流业篇 —— 武汉古籍书店影印—— 武汉古籍书店影印1986年版 ¥289.00
何氏八百年医家何廉臣民国20年代登报征集、精心选录所得,非四处抄撮而成,具有原创性。成书于1927年——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不仅有丁甘仁,张锡纯,周小农。。。验案,更可贵是保留何拯华,陈作人,易华堂,王经邦,黄仲权......一大批清末民初名医的验案,功德无量!本书之贵,不言而喻。何廉臣(1861—1929年)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版1982年重印
何氏八百年医家何廉臣民国20年代登报征集、精心选录所得,非四处抄撮而成,具有原创性。成书于1927年——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不仅有丁甘仁,张锡纯,周小农。。。验案,更可贵是保留何拯华,陈作人,易华堂,王经邦,黄仲权......一大批清末民初名医的验案,功德无量!本书之贵,不言而喻。何廉臣(1861—1929年)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版1982年重印 ¥389.00
名老中医彭静山(1909~2003年中医杂记,虽然有些芜杂,但是真知灼见,尤其珍贵的是临症实录和养生心法,人的寿命是自己修炼出来的,不是天赐的;如何与病共存,而非你死我活,是中医的伟大养生思路——彭静山医文养生集 ——医理探讨;临症实录; 药笼小品;静思庐随笔;养生心法。彭静山 著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名老中医彭静山(1909~2003年中医杂记,虽然有些芜杂,但是真知灼见,尤其珍贵的是临症实录和养生心法,人的寿命是自己修炼出来的,不是天赐的;如何与病共存,而非你死我活,是中医的伟大养生思路——彭静山医文养生集 ——医理探讨;临症实录; 药笼小品;静思庐随笔;养生心法。彭静山 著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399.00
已故九十四岁名老中医彭静山自治经验临症实录  ——  神经衰弱及治疗方法  针灸治痹证  烦扰人的风湿症,  腰痛的医治方法,  狐臭的治疗方法 , 男子不育症的治疗 , 熨法疗疾有奇效    ,预测中风方法,  预诊自治心脏病,  预诊自治肝病  ,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食积自治方法 , 脾虚证自治方法,  肺虚证自治方法 , 肾虚证自治方法,  前列腺炎自治方法
已故九十四岁名老中医彭静山自治经验临症实录 —— 神经衰弱及治疗方法 针灸治痹证 烦扰人的风湿症, 腰痛的医治方法, 狐臭的治疗方法 , 男子不育症的治疗 , 熨法疗疾有奇效 ,预测中风方法, 预诊自治心脏病, 预诊自治肝病 ,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食积自治方法 , 脾虚证自治方法, 肺虚证自治方法 , 肾虚证自治方法, 前列腺炎自治方法 ¥589.00
名医左季云(1891——1942年)代表作——述张仲景《金匮要略》,依据邓云航、唐容川二人的论辩,并加入作者个人理解和经验,改为杂病治疗大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医学院采用本书作为病理教科书。本书以《金匮要略》原文,分章标节,提要钩元,加列提名,以便览阅。全书共分为22章,其秩序仍依原文,不增减一字,并采选各家注释,详列说明。后一章为作者诊病医案,用以举例说明
名医左季云(1891——1942年)代表作——述张仲景《金匮要略》,依据邓云航、唐容川二人的论辩,并加入作者个人理解和经验,改为杂病治疗大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医学院采用本书作为病理教科书。本书以《金匮要略》原文,分章标节,提要钩元,加列提名,以便览阅。全书共分为22章,其秩序仍依原文,不增减一字,并采选各家注释,详列说明。后一章为作者诊病医案,用以举例说明 ¥689.00
专述张仲景《金匮要略》,依据邓云航、唐容川二人的论辩,并加入作者个人理解和经验,改为杂病治疗大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医学院采用本书作为病理教科书。本书以《金匮要略》原文,分章标节,提要钩元,加列提名,以便览阅。全书共分为22章,其秩序仍依原文,不增减一字,并采选各家注释,详列说明。后一章为作者诊病医案,用以举例说明。民国北平名医左季云(1891——1942年)代表作——杂病治疗大法——
专述张仲景《金匮要略》,依据邓云航、唐容川二人的论辩,并加入作者个人理解和经验,改为杂病治疗大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医学院采用本书作为病理教科书。本书以《金匮要略》原文,分章标节,提要钩元,加列提名,以便览阅。全书共分为22章,其秩序仍依原文,不增减一字,并采选各家注释,详列说明。后一章为作者诊病医案,用以举例说明。民国北平名医左季云(1891——1942年)代表作——杂病治疗大法—— ¥389.00
。他为考查浙江龙泉青瓷,我国近代第一位走出书斋,运用考古学方法对古窑址进行实地考查的学者自1928年起曾“八去龙泉,七访绍兴”,搜集了大量瓷片标本,进行排比研究,开辟了一条瓷器考古的新途径,从而使我国陶瓷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现代陶瓷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世界级陶瓷宗师陈万里(1892—1969年)—中国青瓷史略 —
。他为考查浙江龙泉青瓷,我国近代第一位走出书斋,运用考古学方法对古窑址进行实地考查的学者自1928年起曾“八去龙泉,七访绍兴”,搜集了大量瓷片标本,进行排比研究,开辟了一条瓷器考古的新途径,从而使我国陶瓷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现代陶瓷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世界级陶瓷宗师陈万里(1892—1969年)—中国青瓷史略 — ¥187.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商承祚(1902年3月7日-1991年5月12日)
,字锡永,号驽刚、蠖公、契斋,广东番禺人,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出身书香仕宦之家,早年从罗振玉选研甲骨文字。曾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有《殷虚文字类编》《商承祚篆隶册》行世。
人物生平
1902年3月7日,生于书香门第,幼承家学,酷爱古器物、古文字。
商承祚从小酷爱古文物及古文字,乃决心向这方面努力发展。为求深造,1921年秋天到天津,拜著名古文字学家上虞罗振玉(叔言)先生为师,在他的指导下研习甲骨文、金文,20岁入北京大学研究所,为国学门研究生。
1923年21岁时即出版了一部甲骨文字典《殷墟文字类编》,可谓弱冠成名,得到学术名师罗振玉、王国维的赞赏。
1922年,与广东东莞人容庚相识,自此,两人同乡同行来往甚密,尤以1952年院系调整后,同在一校,不久又同在古文字研究室并肩战斗,均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著名学者。
1923年,21岁,出版了《殷墟文字类编》,得到学术名师罗振玉、王国维的赞赏。父亲商衍鎏出钱刻木版,花了八百多块钱于印成了商承祚先生的第一部著作。
1925年,任国立东南大学讲师(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
1927 年,任国立中山大学教授。
1927年,时任国立中山大学史学系主任兼筹办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要成员的顾颉刚教授,聘请商承祚来校担任史学系和筹备中的语言历史学研究所的教授。商承祚教授在史学系开设了殷周古器物研究、殷周古器物铭释、殷墟文字研究、三代古器物研究、说文解字部首笺巽等多门课程。
1929年,顾颉刚教授离校后,商承祚教授继任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代主任,他除主持该所工作外,还做了许多研究工作。1927年11月1日《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创刊后,商承祚教授陆续在该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该所顾颉刚为总编辑的《语言历史学丛书》中,商承祚负责考古学,陆续出版了《殷墟文字类编》十四卷及他自己集撰的《石刻篆文类编》《金文萃编》等。
1928年暑假,他还与容肇祖教授“赴北路调查瑶民考察古物”。
1928年12月14日,在该所内成立了考古学会,商承祚任主席。他“以本所古物不敷研究,特会同本所主任顾颉刚教授商准校长筹出一笔款项以为购买古物之用。”并亲自到北平搜购古碑、古造像等200余件。该会“发掘南汉残瓦,收集本省古物,审定本所所藏古器物字画”,设立古物陈列室,“颇得中外**参观人士之赞许”。商承祚教授在校任教三年。
1930年7月,辞职离校。
抗日战争爆发,随金陵大学西迁,后在齐鲁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任教授。
1948年秋,商承祚教授回到广州,被聘为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教授,在国立中山大学执教直至逝世。
1956年,商承祚教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山大学支部委员、民盟全国中央委员、广东民盟副主委及顾问。
1956年,商承祚教授便和容庚教授联名招收古文字学研究生,直至文革前,共招四届共9名,文革后再招一届6名。他们指导研究生,“不开课,更不考试。”“主要是谈话聊天,答疑解惑,再就是赐赠著作,审阅文稿,视其佳者推荐发表。”商教授称之为因材施教。他对学生强调几条基本原则:“一、注意打基础,加强基本功训练;二、从古文字原材料出发,从细读原拓本中发现问题、加以研究;三、认真钻研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等权威学者的著作,从中领悟到治学的门径。”
1958年1月,在日本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展出了中国一流的书法作品。
1963年,参加广东书法篆刻研究会的筹委会,任副主任委员,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
“文革”结束后,商承祚教授著书立说的劲头更大,并频频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1977年夏天,他亲临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发掘工地,手拓新出重器中山玉衅鼎、壶铭文两份,一留当地,一携归研究。
1978年冬,携带珍藏多年的一块龟尾甲(即“契斋藏甲之一”),赴长春出席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被推举为理事会召集人,在会上还专就甲骨文辨伪问题与有关专家商榷。
1979年秋,赴西安出席中国考古学会成立大会,被推举为名誉理事;是年冬复在中山大学主持召开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二次年会。
1981年1月,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分会成立,先生任副主席。
1983年,任主席,积极推动广东书法事业向前发展。
1983年秋,赴香港出席第一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
1991年5月12日,商承祚教授逝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