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上册)
  • 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上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上册)

10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W40

上书时间2024-12-29

龙翔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正版 非二手 实物自拍发货以图片为准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1324639
  • 定价 1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98页
  • 字数 0.64千字
【内容简介】
2020年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建系110周年。为了回顾北大中文系的发展变迁,重温几代学人的身姿与风采,共同探索和创造中文人的未来,中文系策划了中文学人系列主题专访“我与中文系”,并将访谈文字集结成《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此次参与专访的38位学人,既有白发满鬓仍心系学科的老先生,也有忙碌在讲台与书桌之间的中青年教师。他们讲述着人生道路上的岔路与选择,诠释着个人与世界之间具体而微的密切关联;他们梳理着治学过程中的难关与灵感,传递着朴素坚韧的中文传统。这是中文学人的一次回顾、总结和反思之旅,沿着先生们学术与理想的历史轨迹,我们得以触摸“活的历史”,感受“真的精神”。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前身是1910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中国文门”。1919年北京大学废门改系,改称“中国文学系”。1937年因抗战全面爆发并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北归,恢复“北大国文系”。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燕京、中山等大学的相关专业陆续并入北大中文系;1959年,创设古典文献专业。至此奠定中文系文学、语言、文献三足鼎立的格局,符合当代学科规范的“中国语言文学系”诞生。

北大中文系现有5个本科专业,8个博士授予点,11个教研室,3个学科平台,11个虚体研究机构,2个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叉领域),拥有全国完整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制,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雄踞A 评级。
【目录】
上册目录

唐作藩 基础宽厚一点,总是比较好的——2

郭锡良 继承传统,博古通今——16

乐黛云 我仍然相信跨文化对话——30

谢 冕 做一个可爱的人——42

严家炎 唯实求真的学问与人生——64

段宝林 解放思想,超越雅俗——80

孙钦善 学于斯·教于斯·研于斯——104

陆俭明、马真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126

袁行霈 格局·眼光·胸襟·气象——144

钱理群 晚年百感交集忆北大·中文系——162

洪子诚 “不那么冷漠的旁观者”——188

蒋绍愚 把“史”和“论”两方面结合起来——214

严绍?T 为人民读好书、写好书——228

安平秋 在北大中文系古文献六十年的片断回忆——242

葛晓音 传承、反思与期望——262

温儒敏 北大中文系还是应当坚持“守正创新”——290

李 零 历史是挖出来的——304

陈平原 北大精神、中文系定位以及教师的职责——318

下册目录

曹文轩 中文系让我在真正意义上成了一个读书人——340

王岳川 探索文艺美学的中国立场——364

陈保亚 语言研究—田野、材料与理论——380

傅 刚 文学史研究应与文献研究相结合——402

孔江平 语音学与人类关心的问题——418

戴锦华 面对充满危机的世界,人文学是好的解毒剂——438

陈晓明 博雅塔下“常为新”——454

杨荣祥 北大实在是读书的好地方——480

李宗?j 做人及格,做学问才有意义——492

钱志熙 学术人生·薪火相传——510

廖可斌 文以明道,学贵贯通——524

袁毓林 徜徉于人文精神与科技理性之间的语言研究——540

吴晓东 文学、时代与重建感性学——554

潘建国 曾耽稗海无穷史,待访人间未知书——582

贺桂梅 人文学的想象力——602

董秀芳 永远在探索的路上——620

詹卫东 从感知智能跃升到认知智能

—计算语言学的机遇与挑战——634

周 韧 我愿意再做三十年微观研究——660

程苏东 读内外书,想大问题,写小文章——678

后记——68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 非二手 实物自拍发货以图片为准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