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对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影响研究
  • 互联网对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影响研究
  • 互联网对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影响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互联网对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影响研究

书号:9787516165720;作者:罗爱武 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爱武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97

上书时间2024-10-06

龙翔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库存书,正版,自拍实物图,无笔记勾画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互联网对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影响研究
定价:56.00元
作者:罗爱武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16165720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政治参与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民主权利。罗爱武编 *的《互联网对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影响研究/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丛书》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权利的平等性和政治参与行为的不平等之间的反差为背景,在辨析政治参与内涵和类型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公民自身政治资源、政治动机和所受政治动员状况等三类因素对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进而通过剖析互联网对公民政治参与所需要的政治资源、政治动机和政治动员的影响,分析了其对公民政治参与的作用,随后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部分地区公民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从经验层面检验了互联网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影响,并探析了检验结果的现实含义。
目录
导论 一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 外研究现状 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篇章 结构章 政治参与的含义、类型及影响因素 节 民主理论与政治参与 一 精英民主理论及其政治参与观 二 多元民主理论及其政治参与观 三 参与民主理论及其政治参与观 四 协商民主理论及其政治参与观 五 四种民主理论政治参与观的比较与评析 六 经验研究中政治参与的含义与类型 第二节 解释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一 理性选择理论 二 标准社会经济地位模型 三 政治动机模型 四 政治动员模型 五 社会资本理论 六 公民志愿主义模型 第三节 互联网影响政治参与的路径 一 互联网、政治信息与政治参与 二 互联网、政治沟通与政治参与 三 互联网、公共领域与政治参与 四 互联网与政治参与平等化第二章 互联网、政治资源与政治参与 节 政治资源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社会经济地位与政治参与 二 政治资源与政治参与 第二节 互联网对政治资源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互联网与政治参与时间 二 互联网与政治信息及政治交流成本 三 “数字鸿沟”与政治参与 第三节 互联网、政治资源与政治参与:实证分析 一 主要变量测量:依据、方法与结果 二 主要研究结果 三 主要研究结论及含义第三章 互联网、政治动机与政治参与 节 政治动机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 二 政治信任与政治参与 三 政治知识与政治参与 四 政治兴趣与政治参与 五 社会信任与政治参与 第二节 互联网对政治动机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网络政治信息与政治参与 二 网络政治讨论与政治参与 三 网络使用、信任与政治参与 四 网络使用、政治兴趣与政治参与 第三节 互联网、政治动机与政治参与:实证分析 一 主要变量测量:依据、方法与结果 二 主要研究结果 三 主要研究结论及含义第四章 互联网、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 节 社会网络、政治动员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的影响 二 社会网络与政治动员 第二节 互联网对政治动员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线下政治动员与网络政治动员 二 互联网与社会网络 第三节 互联网、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实证分析 一 主要变量测量:依据、方法与结果 二 主要研究结果 三 主要研究结论及含义结论 一 研究背景回顾 二 研究结论总结 三 促进还是强化——互联网的政治参与平等化效应 四 研究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附录 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状况调查问卷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序言
暂无相关内容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罗爱武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65720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5页
  • 字数 275千字
【内容简介】
  政治参与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民主权利。罗爱武编 *的《互联网对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影响研究/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丛书》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权利的平等性和政治参与行为的不平等之间的反差为背景,在辨析政治参与内涵和类型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公民自身政治资源、政治动机和所受政治动员状况等三类因素对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进而通过剖析互联网对公民政治参与所需要的政治资源、政治动机和政治动员的影响,分析了其对公民政治参与的作用,随后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部分地区公民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从经验层面检验了互联网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影响,并探析了检验结果的现实含义。
【作者简介】

罗爱武,1973年10月出生,湖北仙桃人,政治学博士,现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府与政治,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与编写教材1部。

【目录】
导论

    一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篇章 结构

第一章 政治参与的含义、类型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民主理论与政治参与

    一 精英民主理论及其政治参与观

    二 多元民主理论及其政治参与观

    三 参与民主理论及其政治参与观

    四 协商民主理论及其政治参与观

    五 四种民主理论政治参与观的比较与评析

    六 经验研究中政治参与的含义与类型

  第二节 解释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一 理性选择理论

    二 标准社会经济地位模型

    三 政治动机模型

    四 政治动员模型

    五 社会资本理论

    六 公民志愿主义模型

  第三节 互联网影响政治参与的路径

    一 互联网、政治信息与政治参与

    二 互联网、政治沟通与政治参与

    三 互联网、公共领域与政治参与

    四 互联网与政治参与平等化

第二章 互联网、政治资源与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资源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社会经济地位与政治参与

    二 政治资源与政治参与

  第二节 互联网对政治资源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互联网与政治参与时间

    二 互联网与政治信息及政治交流成本

    三 “数字鸿沟”与政治参与

  第三节 互联网、政治资源与政治参与:实证分析

    一 主要变量测量:依据、方法与结果

    二 主要研究结果

    三 主要研究结论及含义

第三章 互联网、政治动机与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动机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

    二 政治信任与政治参与

    三 政治知识与政治参与

    四 政治兴趣与政治参与

    五 社会信任与政治参与

  第二节 互联网对政治动机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网络政治信息与政治参与

    二 网络政治讨论与政治参与

    三 网络使用、信任与政治参与

    四 网络使用、政治兴趣与政治参与

  第三节 互联网、政治动机与政治参与:实证分析

    一 主要变量测量:依据、方法与结果

    二 主要研究结果

    三 主要研究结论及含义

第四章 互联网、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

  第一节 社会网络、政治动员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的影响

    二 社会网络与政治动员

  第二节 互联网对政治动员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线下政治动员与网络政治动员

    二 互联网与社会网络

  第三节 互联网、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实证分析

    一 主要变量测量:依据、方法与结果

    二 主要研究结果

    三 主要研究结论及含义

结论

    一 研究背景回顾

    二 研究结论总结

    三 促进还是强化——互联网的政治参与平等化效应

    四 研究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库存书,正版,自拍实物图,无笔记勾画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