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中国建设理论与评估方法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丽中国建设理论与评估方法

正版图书

88 4.7折 188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创琳;王振波;鲍超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

版次31

装帧其他

货号A203

上书时间2024-06-28

一依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方创琳;王振波;鲍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5
  • 版次 31
  • ISBN 9787030753724
  • 定价 18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页
  • 字数 48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内涵、战略要义和人地耦合共生理论,优选了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自主研制了《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技术规程》、分级标准、技术流程与评估技术方法、美丽中国建设评估动态监测系统[简称“科美评”(KMP)系统]和美丽中国建设公众满意度调查APP系统。分析了美丽中国建设现状与存在的差距及短板,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井”字形轴线格局与综合区划方案,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开展了美丽中国建设评估的实证探索,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推进模式、建设路径与对策建议。
【目录】


章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内涵与战略要义1

节美丽中国的基本内涵2

一、广义美丽中国的基本内涵2

二、狭义美丽中国的基本内涵2

三、城乡美丽中国的基本内涵3

四、基于文献计量法挖掘的美丽中涵6

第二节美丽中国建设的全球责任和战略要义11

一、建设美丽中国是联合国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和样板12

二、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的战略举措与高质量绿发展的成果检验12

三、建设美丽中国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守住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的重要手段13

四、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的现实选择13

五、建设美丽中国是贯彻落实美丽中国建设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具体行动14

六、建设美丽中国是因地制宜地推进不同地区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15

第三节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15

一、美丽中国建设提出的政策背景16

二、美丽中国建设研究的学术背景20

第四节美丽中国建设的地理学使命21

一、地理学家应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者和实践者21

二、人地系统耦合共生论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石22

三、综合地理区划为因地制宜地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分区基础23

四、地理学的综合与区域差异分析是诊断美丽中国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23

五、综合集成与模拟优化方法为选择美丽中国建设路径提供科学工具24

主要参文献25

第二章美丽中国建设的人地耦合共生论29

节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30

一、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渊源30

二、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文明理论32

三、美丽中国建设的五维一体论35

第二节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石——人地耦合共生论37

一、人地耦合共生的亘古目标与熵变类型37

二、人地耦合共生论的基本观点39

三、人地耦合三角共生模式46

四、基于人地耦合共生理论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重点方向47

主要参文献50

第三章美丽中国建设评估体系优选过程与分级标准53

节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与相关指标体系逻辑关系54

一、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衔接关系54

二、与生态文明建设核目标体系的逻辑关系55

三、与《绿发展指标体系》的逻辑关系55

四、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逻辑关系56

五、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指标体系的逻辑关系57

六、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关系57

第二节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优选过程58

一、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优选的基本原则58

二、基于“五位一体”体布局的广义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59

三、基于“天–地–人–水”的狭义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61

四、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65

五、基于综合视角的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69

六、美丽中国建设评估的实施指标体系73

第三节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的量化辨识75

一、空气清新类指标的量化辨识75

二、水体洁净类指标的量化辨识77

三、土壤安全类指标的量化辨识79

四、生态良好类指标的量化辨识81

五、人居整洁类指标的量化辨识84

第四节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分级标准87

一、美丽中国建设评估实施指标体系的分级标准88

二、美丽中国建设分省差异化评估指标体系的分级标准89

主要参文献90

第四章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技术流程与方法93

节评估技术路线与流程94

一、评估技术路线94

二、评估技术流程96

第二节评估数据采集与校验方法102

一、原始数据采集与校验方法102

二、评估数据的汇交要求102

三、数据分析流程与方法109

四、评估数据库系统建设109

第三节评估指标权系数计算方法109

一、熵技术支持的评估指标权系数ahp算法109

二、大数据技术支持的评估指标权系数app算法111

三、评估指标权系数计算案例分析112

第四节综合美丽指数计算与分级方法114

一、评估指标标准化处理方法114

二、专项指数的计算方法115

三、综合美丽指数的计算方法116

四、综合美丽指数分级与制图方法117

第五节美丽中国建设公众满意度调查app方法118

一、公众满意度调查设计内容119

二、公众满意度调查app系统120

三、公众满意度分级计算方法122

主要参文献122

第五章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模拟kmp系统方法25

节kmp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26

一、kmp系统的框架结构126

二、kmp系统的主要功能127

第二节kmp系统的运行过程129

一、账号登录129

二、用户管理模块130

三、数据采集与审核模块132

四、综合评估模块135

五、情景模拟模块144

六、公众满意度调查模块149

七、美丽中国建设样板模块151

八、快照、收缩、旋转等其他功能模块156

主要参文献159

第六章美丽中国建设的轴线格局与综合区划61

节美丽国土轴的建设格局162

一、美丽沿海国土轴163

二、美丽长江国土轴168

三、美丽黄河国土轴170

四、美丽丝路国土轴171

第二节美丽中国建设的综合区划171

一、基于省级行政单元的美丽中国建设综合区划172

二、基于地级行政单元的美丽中国建设综合区划172

三、基于县级行政单元的美丽中国建设综合区划175

主要参文献178

第七章美丽中国建设现状与空间分异181

节空气清新现状分析与空间分异182

一、大气污染治成效显著,空气质量明显改善182

二、空气质量改善的空间分异显著,存在着显著低值区与高值区183

第二节水体洁净现状分析与地区差异185

一、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186

二、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空间差异较大,但有减小趋势187

第三节土壤安全现状分析与空间差异190

一、土壤污染状况逐步改善,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取得成效190

二、省域土壤安全状况改善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和路径依赖191

第四节生态建设现状分析与地区差异194

一、森林覆盖率缓慢提升,地区分布差异明显194

二、湿地覆盖率整体偏低,提升幅度较小195

三、水土保持率明显提升,空间差异显著198

四、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域面积比例增加,呈西高东低态势199

五、生态保护修复稳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201

第五节人居环境建设现状与城乡差异203

一、人居环境状况持续向好,各项指标的目标可达高203

二、各地区人居环境指标差距缩小,但农村人均生物质差异扩大204

第六节美丽中国建设政策保障与制度208

一、层面的部分相关政策与制度保障208

二、地方层面的部分相关政策与制度保障211

主要参文献212

第八章美丽中国建设评估的实证分析与探索215

节基于广义美丽中国建设评估的实证分析探索216

一、广义美丽中国评估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216

二、广义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技术方法217

三、广义美丽中国建设评估结果分析与讨论218

第二节基于狭义美丽中国建设评估的实证分析探索224

一、狭义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224

二、狭义美丽中国建设评估结果分析与讨论229

第三节美丽中国建设公众满意度的调查分析263

一、公众满意度调查样本的获取与人学属264

二、公众综合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265

三、公众分项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274

主要参文献282

第九章美丽中国建设的推进路径与对策建议285

节美丽中国建设的推进模式286

一、要素主导型推进模式286

二、功能主导型推进模式288

三、因地制宜型推进模式290

第二节美丽中国建设的推进路径292

一、开展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科技攻关和试验示范292

二、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美丽中国建设进程的动态评估监测293

三、编制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路线图与分阶段行动方案294

四、树立美丽国土观,在《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体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295

五、因地制宜地做好美丽中国建设综合区划,建设好美丽城市群和美丽公园群295

六、先行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样板试点,结美丽中国建设的区域模式296

第三节美丽中国建设的对策建议297

一、编制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技术规程,上升为标准297

二、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优化,保障空气长清常新298

三、护好水与治劣水相结合,改善水环境,保障水体洁净299

四、实时监控与修复相结合,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治理,保障土壤安全299

五、严格落实生态红线管控目标导向,倒逼提升生态环境质量300

六、补齐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短板,保障人居环境舒适整洁300

七、推动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进入中小学课堂301

八、组建美丽中国建设研究机构,开展美丽中国建设立法工作302

第四节美丽中国建设评估工作建议303

一、加强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的数据统计监测能力建设303

二、完善相关部委和地方美丽中国建设评估工作机制303

三、有序调整优化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和差异化指标304

四、提升协调推进能力,编制各地区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技术指南305

五、加强美丽中国建设评估的广泛宣传与公众参与305

主要参文献30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