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册)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册)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册)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册)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册)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册)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册)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册)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册)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册)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1 / 1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册)

60 九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12.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志华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

版次1

印刷时间2011-09

印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上书时间2024-07-29

评价1626好评率 99.93%

  • 包装仔细 119
  • 发货速度快 118
  • 品相不错 111
  • 物流很快 100
  • 值得信赖 85
  • 价格实惠 81
  • 服务态度好 81
  • 非常满意 79
  • 物超所值 66
  • 品相超预期 64
  • 品相未达预期 1
查看全部评价

读者之家

十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中册

悲剧是这样诞生的——“卡廷事件”与战前苏波关系

  苏联对波兰战俘最初的处理措施

  对波兰战俘的关押和使用

  苏联对所占波兰领土的处理

  分类处理后在押的波兰军官

  苏芬战争和贝利亚的指令

  战俘营情况通报与“减轻负担”建议

  处理战俘范围的扩大和政治局决议

  “减轻负担行动”和“卡廷事件”

  中断与波兰流亡政府的外交关系

大迁徙:苏联的特殊移民政策及其后果

  一 关于特殊移民的基本概念

  二 特殊移民政策的两个发展阶段

  三 特殊移民问题的解决

  四 特殊移民政策的后果和影响

放弃“世界革命”:斯大林与1943年共产国际的解散

  共产国际的解散势在必行

  斯大林解散共产国际的双重考虑

  斯大林突然决定解散共产国际

  解散共产国际并非一场骗局

重归集体农庄:40年代苏联农业政策的调整

  一 战争期间集体农庄中个人经济的发展

  二 战后初期政府对集体农庄的强化

  三 货币改革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与西方合作:斯大林的“联合政府”政策及其结局(1944~1947)

  “联合政府”政策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联合政府”政策在西方势力范围内的实施

  “联合政府”政策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实施

  斯大林“联合政府”政策的破产及其原因

战后初期苏联对东欧政策的演变——对苏捷关系的个案考察

  一 1943年苏捷条约的签订

  二 斯大林在捷推行联合政府政策

  三 苏联禁止捷参加马歇尔计划

  四 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件

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博弈:苏联与战后对朝鲜的托管政策

  一 战后对朝鲜托管政策的提出与苏联的反应

  二 对朝鲜托管政策的确立与苏联占领北朝鲜

  三 联合委员会与苏联对托管政策的坚定立场

  四 简短的结论

解禁的历史叙事:苏联核计划与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1945~1949)

  一 战前苏联物理学家的努力

  二 二战期间苏联政府的推动

  三 战后发展核武器的全民总动员

对苏联支持以色列建国原因的历史考察

  一 战前苏联敌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原因

  二 国际犹太复国主义者与莫斯科的接触

  三 苏联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政策的形成

  四 苏联对以色列的援助和支持

  五 苏联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原因

悲剧的产生:苏联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的命运

  一 战争洗礼:犹委会在卫国战争中的诞生及其作用

  二 时乖命蹇:苏联国际战略的转变与犹委会的命运

  三 两难抉择:以色列建国及其对犹委会的致命影响

  四 大难临头:“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案”审判始末

  五 结束语

摇摆于国共之间:斯大林与中国内战的起源(1945~1946)

  一 斯大林在中国推行“联合政府”政策

  二 斯大林左右逢源与中共独占东北的决心

  三 苏联从东北撤军与中国内战的开启

简短的结论

下册

难以做出的抉择:对苏联空军投入朝鲜战争的历史考察

  斯大林承诺将调用苏联空军

  莫斯科并不急于让中国出兵

  金日成期待来自国际的空军援助

  毛泽东急于出兵援助朝鲜

  斯大林拒绝为志愿军提供空军掩护

  苏联空军飞越鸭绿江投入战斗

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时代的里程碑

  赫鲁晓夫路线在二十大的阐释与确立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准备过程

  赫鲁晓夫《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

  国内外的强烈反响与苏共中央的收缩

文学的“解冻”——20世纪俄罗斯文学曲折发展的一个解扣

  一 19~20世纪之交俄罗斯文学的再辉煌

  二 十月革命后苏联文学发展的曲折道路

  三 文学的“解冻”及其在俄罗斯文学发展中的地位

  四 文学“解冻”的原因与苏共文学政策的教训

发出不同声音: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研究

  一 持不同政见者运动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国际背景

  二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缘起及经过

  三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的私下出版物

  四 党和政府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政策和措施

  结 语

勃列日涅夫主义与苏联侵捷

  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出现

  冷战格局下的东欧及其变化

  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

  苏联对捷改革的反应和干预

  苏军对布拉格的武装占领

“分离”还是对峙?——东正教会与苏维埃政权关系研究

  东正教官方教会与苏维埃政权

  东正教地下教会与苏维埃政权

  东正教境外教会与苏维埃政权

  东正教民间教会与苏维埃政权

  结 论

苏联文化政策: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十月革命初期到20年代苏联的文化政策

  斯大林文化管理模式的确立

  “解冻”与赫鲁晓夫时期的文化政策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文化政策的演变

  公开性与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文化政策

从修补到重构:戈尔巴乔夫政治新思维的形成、发展与实践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最初内涵与实践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转向及其目标

  苏共党内在“新思维”实践中的分歧与斗争

分崩离析:民族问题的总爆发与苏联解体

  沉重的历史包袱和民族问题总爆发

  戈尔巴乔夫对民族矛盾估计不足

  苏共中央对民族冲突事件处置不当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迈出了第一步

  俄罗斯民族分离主义给联盟的最后一击

作者简介
配送说明

挂号印刷品:
【挂号印刷品】
【普通包裹】

【快递】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

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