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里姆林宫的信件:斯大林与丘吉尔、罗斯福的战时通信(《金融时报》年度图书,重塑对于二战战争和冷战起源的认知)
  • 克里姆林宫的信件:斯大林与丘吉尔、罗斯福的战时通信(《金融时报》年度图书,重塑对于二战战争和冷战起源的认知)
  • 克里姆林宫的信件:斯大林与丘吉尔、罗斯福的战时通信(《金融时报》年度图书,重塑对于二战战争和冷战起源的认知)
  • 克里姆林宫的信件:斯大林与丘吉尔、罗斯福的战时通信(《金融时报》年度图书,重塑对于二战战争和冷战起源的认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克里姆林宫的信件:斯大林与丘吉尔、罗斯福的战时通信(《金融时报》年度图书,重塑对于二战战争和冷战起源的认知)

47 2.8折 168 九品

仅1件

江苏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戴维·雷诺兹 【俄】弗拉基米尔·佩恰特诺夫 编著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6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11-17

铲子猫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英]戴维·雷诺兹 【俄】弗拉基米尔·佩恰特诺夫 编著
  •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6
  • 版次 1
  • ISBN 9787545574586
  • 定价 16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896页
  • 字数 798.000千字
【内容简介】
借助于斯大林与罗斯福、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往来书信,《克里姆林宫的信件》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一窥三位领导人的思想和个性。他们在二战期间只见过两次,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书信建立的,他们的通信构成了二战战略格局的重要部分。

   《克里姆林宫的信件》提供了二战史研究的新视角,并为后人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关系提供了高层和原始的素材,使得若干重要历史事件从中可以找到答案或线索:

  ◎ 斯大林为何不相信德国会进攻苏联?

  ◎ 是谁开创了三国领导人之间书信往来的外交模式?

  ◎ 英美原定于1942年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为何延迟至1944年?

  ◎ 为什么当时在卡廷事件上美英对苏联采取了模糊的态度?

  ◎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为何要下榻苏联驻伊朗使馆,而丘吉尔却没有?

  ◎ 罗斯福是否试图通过冷落、否决丘吉尔,以达成跟斯大林的合作?

  ◎ 丘吉尔与斯大林是否真的私下讨论过巴尔干“百分比协议”?

  ……
【作者简介】
        戴维·雷诺兹,英国历史学家,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著有10余部作品,代表作有《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历史的指挥者: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斗和写作》曾获“沃夫森历史奖”。

        弗拉基米尔·佩恰特诺夫,俄罗斯历史学教授、博士,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欧美国家研究室主任,获得过“战斗功勋”奖章和荣誉勋章。他用俄语和英语撰写了大量关于战时联盟和冷战的著作,代表作有《斯大林、罗斯福和杜鲁门:1940年代的苏联和美国》《从杰弗逊到克林顿:美国民主党竞选》《美国对外政策史》等。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风云际会(1941年6月至9月)

第二章  “两场相对无关的战争”(1941年9月至12月)

第三章  “我能应对斯大林”(1941年12月至1942年4月)

第四章  中间人莫洛托夫(1942年4月至7月)

第五章  丘吉尔的“冰块”(1942年8月至10月)

第六章  卡萨布兰卡:一桌只有两人(1942年11月至1943年1月)

第七章  第二战场何时开辟?(1943年2月至4月)

第八章  南辕北辙(1943年4月至7月)

第九章  反击:乌克兰和意大利(1943年8月至9月)

第十章  面对面:莫斯科与德黑兰(1943年10月至12月)

第十一章  德黑兰精神消逝(1944年1月至3月)

第十二章  “力量与事实”(1944年3月至6月)

第十三章  东西合击(1944年6月至9月)

第十四章  “只有我们三人”(1944年10月至12月)

第十五章  雅尔塔会议及其后(1945年1月至4月)

后  记

尾  注

致  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