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馆藏本)
  • 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馆藏本)
  • 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馆藏本)
  • 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馆藏本)
  • 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馆藏本)
  • 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馆藏本)
  • 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馆藏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馆藏本)

15 4.3折 35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曜、缪鸾和 著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9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6-16

成都翰林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曜、缪鸾和 著
  •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1-09
  • 版次 1
  • ISBN 9787222005068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8页
  • 字数 368千字
【内容简介】
《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对于傣族社会的奴隶制问题和对马克思的亚细亚所有制理论的阐述方面,也为进一步推展民族学和古代史学的有关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
理论研究需要不断有新的观点,新的思考,新的探索,新的发现。《比较研究》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在于它通过长期深入民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在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整理分析,从而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民族的相当完整、系统、丰富的民族学资料。它不同于以往某些游记式的,乃至是猎奇式的民族资料的搜集。也不同于那种摭拾一些零散的、片断的、孤立的民族学资料,用来作类比论证式的研究。可以说正是这些活生生的、扎实丰富的民族学资料,为《比较研究》奠立了坚实的基础。
《比较研究》不仅调查研究了傣族社会现有的政治经济结构及文化、宗教、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各个方面,而且对民族的族源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作了纵向的历史的考察,并把对该民族的历史考察,置于祖国民族大家庭的总体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使民族史的研究,与祖国整体社会历史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平面的、横向的研究,与历史的、纵向的比较研究结合起来。并通过对农村公社这一古老社会共同体在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遗存的研究,一步步一揭开了建筑在这种社会共同体基础之上的封建领主制社会的全部奥秘。这不仅在史实上丰富了我国乃至世界史上对农村公社这一古老社会共同体的认识,而且在理论上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关于东方公社理论的认识。因此可以认为,《比较研究》一书对农村公社的研究,是它在学术上作出的最有意义的贡献。
【目录】

再版序
第一章云南傣族史略
第一节傣族族称、族源和支系
第二节汉晋时期的云南傣族
第三节唐宋时期的云南傣族
第四节元明清时期的云南傣族
第五节民国时期的云南傣族
第六节元代至1949年傣族地区土官土司制度沿革
第七节傣族人民的反封建斗争

第二章民主改革前西双版纳傣族土地制度和政治组织
第一节建立在农村公社基础上的封建领土制经济
第二节由农村公社成长起来的封建领主制政治组织
第三节民主改革前封建领土统治及经济变化情况
第四节民主改革前西双版纳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简况

第三章从西双版纳看四周
第一节“土地王有”
第二节村社制度
第三节地租形态
第四节西双版纳和西周的直接生产者
第五节关于傣族社会的奴隶制问题
第六节井田制是体现封建生产关系的土地制度
第七节通过西双版纳土地改革对封建井田制的再认识
第八节余论

第四章从西双版纳看西周井田制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井田是“公田”和“私田”的对立与统一
第二节《孟子》与《诗经》中的“公田”和“私”
第三节井田之内的“公田”和井田之外称为“藉田”的“公田”
第四节西周的“一田”和西双版纳的“一田”
第五节不许买卖的“私田”和可以买卖的私田
第六节井田的经界
第七节经界与沟洫制度
第八节公共水利事业在家族公社向农村公社过渡中的作用
第九节国和野和划分

第五章从西双版纳和西周看井田制的三个历史前提
第一节井田制与农村公社
第二节井田制与封建领主制
第三节井田制与劳役地租
后记
再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