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穷碧落入万山:地球奥秘探索者 科技综合 万兆元编
  • 尽穷碧落入万山:地球奥秘探索者 科技综合 万兆元编
  • 尽穷碧落入万山:地球奥秘探索者 科技综合 万兆元编
  • 尽穷碧落入万山:地球奥秘探索者 科技综合 万兆元编
  • 尽穷碧落入万山:地球奥秘探索者 科技综合 万兆元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尽穷碧落入万山:地球奥秘探索者 科技综合 万兆元编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9.9 4.7折 21 全新

库存1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万兆元编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71114749

出版时间202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158页

字数111千字

定价21元

货号300_9787571114749

上书时间2024-06-29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德拉贝奇  英国科学职业化的先驱,杰出的地质学家

拉夸  法国地质学家的中国之行

张相文  我国近代地学先驱

魏格纳  地质学现代的奠基者

杨钟健  从战士到“龙骨大王”

杨维新  中国的代工程师和包钢的创建者

叶笃正  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奠基人

曼德博  分形之父

参资料

人名对照表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介绍了英国地质学家德拉贝奇、法国地质学家拉夸、中国近代地学先驱张相文、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创立古脊椎动物学的“龙骨大王”杨钟健、新一代工程师杨维、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奠基人叶笃正、分形之父曼德博8位科学家。简要介绍了8位科学家的奋斗经历、科学思想及在各自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特别介绍了拉夸在中国的学术演讲及察情况。从科学家的勤奋、勇气、眼界、光明磊落的人格、投身科学事业的热情与执着中,可见探索、创新、理的科学家精神。本书所书写的科学家不仅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敢为人先,他们的家国情怀、求实精神、协同精神等品格,对青学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树立远大志向,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

作者简介:

    ,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与社会。

精彩内容:

    维多利亚时代早期,英国地质学开始步入它的“英雄”时代。一方面,形形的地质学发现与思想在赖尔的地质学中得到整合,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男一方面,那种延续已久的个人独立从事研究的业余科学传统,随着英国地质调查局的建立以及德拉贝奇学派的崛起而开始逐步瓦解。然而,相对于在科学目前光芒四的赖尔,这场改革的先驱、地质调查局的、杰出的学派德拉贝奇长期受到科学史家的冷落。他的名字至今仍鲜为人知。因此在这里,本文将对德拉贝奇的生、工作与思想作出全面评述。
    一、投身地质学事业
    1796年2月10,德拉贝奇出生在伦敦,父亲是一名军官。他在德文郡度过了幼年时代,并在那里接受初期的教育。父亲去世后,他随母亲迁到了英格兰南部的多塞特郡,先后在海滨城镇查茅斯和林里吉斯居住,海岸上裸露的嶙峋怪石和悬崖峭壁引起了小德拉贝奇对神秘岩石世界的好奇和向往。1810年,14岁的德拉贝奇成为皇家马洛军校的学员。他打算继承父志,做一名军官。然而令德拉贝奇失望的是,拿破仑战争接近尾声,时局渐趋稳定,做军官已不会有太大作为。满怀雄心和抱负的德拉贝奇面临着一次人生的抉择。
    那时,英国地质学正处在迅展的时期,从事地质学已成为悠闲富有的绅士们追求的一种时尚。绅士们骑着马,手拿地质锤,肩背岩石袋,纷纷涌向乡间山野,进行地质调查。对他们而言,与广袤的自然界打交道,可以满足对自由伦理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旅游、冒险和户外活动的挚爱;可以体现对强身健体的重视和对自身生理机能的不断挑战;可以显示人的激情、生命忍耐力和永不衰竭的幽默、坦率与真诚。不同于化学、矿物学和分类学,地质学是一种精神活动,是高尚灵魂的食粮。它能强化一个绅士的感情和浪漫情怀。作为年轻富有又酷爱户外活动的绅士,既然没有策马疆场建立奇功伟业的机会,德拉贝奇便毅然加入了以锤为剑的绅士地质学家的行列。
    1817年,德拉贝奇加入伦敦地质学会,成为地质学共同体中的一员。1819年,他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同年进行了一次长距离旅行,横穿法国、瑞士、意大利,途经德国和荷兰回国。在长时间的国外旅行期间他作了大量地质调查,并在内瓦发表了他的篇科学论内瓦湖的深度和温度。他还学会了几种语言,这使他在回国后能与欧洲大陆地质学家经常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大陆地质学的发展动态。1824年,他在幼年时继承的、远在牙买加的种植园居住了一年。这期间他相当仔细地研究了岛上的地质状况,回国后将报告提交给了地质学会。1829年,德拉贝奇再度赴欧洲大陆察旅行,获得大量观察资料。  德拉贝奇不但是个严谨的野外地质学家,还是个出的理论地质学家。他早年虽然遵奉伦敦地质学会在1807年创建时宣布的“收集地质材料,而不宣传地质理论”的基本宗旨,进行了大量艰苦的野外观察工作,但德拉贝奇并不满足于仅仅成为一个材料收集者。他是对自己观察到的地质事实进行理论思,并适时地进行理论创建。1纪30年代,德拉贝奇的思想臻于成熟,他的理论创建进入高峰时期。1830年他出版了地质现象的剖析和概括。次年他出版了地质学手册。该书还译成了法文和德文,其英文版还远销美国,使他获得了国际声誉。1834年、1835年,他又先后出版了理论地质学研究和介绍动力地质学的杰出著作怎样观察,后一著作再版时改名为地质观察者。
    德拉贝奇受法国地质学思想影响较大,是法国地质学家博蒙(旧译“波蒙”)的造山理论在英国的热情支持者和宣传者。德拉贝奇赞同博蒙的高温正在冷却的地球概念,认为这可为大量可观察事实提供简单的解释。在理论地质学研究中,他运用矿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的知识。对地球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探讨后提出:地球物质在其形成时期以气态形式存在,后来由于地球表面不断辐热量而凝结成液态,在中心地带形成地核;地核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重金属带,此带的外层是较轻的、熔融的富氧化物层,覆盖在外面的则是气态物质;富氧化物层后来又凝结为由结晶岩组成的固体地壳,它减缓了地球热量的外逸,而外部气体则冷却凝结为地壳之上的海洋。这个观点是远远超前于其时代的。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