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的遇见 外国哲学 太桥旦曾堪布
  • 美的遇见 外国哲学 太桥旦曾堪布
  • 美的遇见 外国哲学 太桥旦曾堪布
  • 美的遇见 外国哲学 太桥旦曾堪布
  • 美的遇见 外国哲学 太桥旦曾堪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的遇见 外国哲学 太桥旦曾堪布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9.4 3.2折 29.8 全新

库存2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41021

出版时间2014-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78页

字数180千字

定价29.8元

货号507_9787507541021

上书时间2024-06-28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寻获 此生珍贵的际遇
这般遇见 心应纯净而欢喜
追寻心灵圆满 从当下开始
恶因恶果 我们应该这样解脱
相依相容才是同途之法
第二章 开启 心灵纯美的旅途
离苦,寻这条正确的路
尊重生命是优选的虔诚心
三宝是导师是明路是友伴
因缘起时自有功德相随
明真知,让我们走的更稳
第三章 领悟 身心不错大的力量
直面自我,训练真实无伪之心
慈悲:不仅是愿望还需要行动
菩提心:心灵永恒的快乐与宁静
学会放下与感恩,心能自由
强大身心正确的训练方法
第四章 学完善心灵的方法
给初学者的建议
依止上师
虔敬心重要
修行的成
三乘如何同步修行
显密实修的要点
吃素与修行
以智慧认知自己,用慈悲接纳他人
第五章 运用智慧去生活
佛法六度融于生活
道德融入修行
此生如何更有意义
女众弟子如何修行
给老年人在生活中修持之建议
如何面对财产纠纷
如水之德行
第六章 浅析生活里的困惑
常生活中怎样运用佛法
什么叫“任运”?
精神病是什么业力使然
佛法中的任运
佛菩萨的大能是指吗?
关于念经持咒
佛法中的神通
依靠书本的修行
第七章 天堂之歌
浊世怪相
猛烈祈请历代上师
礼赞雪山贡嘎圣山
呼唤普陀啦
六度祈愿文
天堂之歌
想做心的主人
一个行者的心愿

内容简介:

太桥旦曾堪布编著的好看的遇见主要针对初遇佛法者,从如何听闻佛法、何谓皈依、如何发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针对人们现实中遇到的各种生活问题,从佛法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好看的遇见文字通俗易懂,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把很多人生的困惑进行了解析,是一本难得的佛法与生活精彩结合的好书。

作者简介:

太桥旦曾堪布,1969年出生于四川康定贡嘎山,幼年在贡嘎寺出家,十五岁便成为贡嘎寺的维那师,负责法会仪轨的指导。现任贡嘎山贡嘎寺住持。贡嘎五明佛学院院长,贡嘎仁波切经师。

精彩内容:

居士问:经常在书中看到佛在十方三界无处不在,诸佛菩萨具有的三个功德是大悲、大智和大能,这个大能是指吗?答:对,根据宝论中记载佛陀具有八大功德,大能是其中之一,八大功德是指:无为、任运、非他缘而证、大智、大悲、大能、自利圆满及利他圆满。也可以从强调圆满事业的角度而讲,是的意思。大能是既能自己大彻大悟,又能度化有缘的无量众生。也许有些人会问:既然说佛陀具有大能,有能力令众生达到佛陀的果位,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众生继续受苦呢?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众生流转在轮回当中无法获得解脱呢?其实这并不是佛陀大能的问题,而是众生业力的关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位医术无比高明的医生,他毫不利己地病人。他既有才华又无私,但在过程中有些人并不相信他,不听他的建议,这时候无法治好他们的病。这种情况你说是医生才能的问题还是病人行为的问题呢?当然是病人的问题。同样的道理,佛陀度化众生也是如此,所以俗语也说:“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大能是指能够度化与自己有缘的众生,这是大能。像太阳的光芒能够照耀到大地,去除黑暗,使万物生长。但太阳的光芒是无法照到朝北的山洞里。这并不是太阳光芒的缺陷,而是山洞方向的问题。同样的,很多众生执迷不悟、气深重、太强,一直在造业,作茧自缚,这是他们无法从痛苦中获得解脱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自己的障碍,并非佛陀大能的问题。虽然佛陀的大能可以示现广大的神通,释放智慧的光芒,能够去除众生的无明与痛苦,但这要众生的因缘具足才行,如果因缘没有具足的话,佛陀无论具有多么大的能力和神通也是无法帮助的,因为佛度有缘人嘛!如果一个人的善根都已经具备,因缘也都具足的话,那佛陀会指引他从痛苦中走出来,并很终证得佛陀的果位。关于念经持咒在常生活中通过长期修行,让心逐渐静下来,生起慈悲心等内在功德,真正达到实修成效,慢慢获得解脱,很后成圆满佛果。居士问:学佛时只要精进地念咒、念经可以吗?还是说不但要念,而且还要知道经咒的含义和传承呢?数量重要还是质量重要呢?答:修行人有两种,一种是智慧较高的,另一种是对三宝很好虔诚,但缺乏智慧的。无论是哪一种修行人,如果对经文或咒语的含义通达,对本尊、上师的传承背景都了解的话当然好。但对于忙于琐事的在家居士们而言,其中的道理不了解也没有很大的问题,因为这些经文、心咒、祈祷文都是佛菩萨的金刚真言,谁虔诚祈祷,谁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只要具备虔诚足够了。佛法的真正加持主要源自于对它的信心,而并不是人人都要具备佛法的知识才能获得成。对佛法的信心是上等的,那么得到的加持是上等的;信心是下等的,得到的加持是下等;如果没有信心,想要获得加持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虔诚心极其重要。如果对佛法没有具足虔诚心,仅仅停留在佛法理论知识、研究的层面上,那得到加持或感应的可能是比较小的,而且这类人很可能成为“法油子”。为什么说修行中对佛法知识的学是相对次要的呢?因为我们凡夫本来是迷惑、错乱、颠倒的,不管怎么思还是靠前迷惑的思想范畴。所以光靠逻辑推理,研究思佛法而不重视实修,很后仍然是无法获得证悟的。但如果特别虔诚地读诵经文、修持心咒的话,仅依靠佛菩萨的加持,成者们的证悟境界是离我们越来越近的,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此以虔诚心实修佛法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在实修佛法时,如果仅仅追求持咒的数量这是不够的,还要在虔诚心的基础上,调整心态、保持正念、专注于持咒,这样才会进一步改善内在的素质和净化心灵。譬如:念菩萨心咒的时候,起到念得越多嗔恨越少,念得越久慈悲越大的作用。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成效,那我们真的做到了佛经中所说的“证一分功德,断一分烦恼”的境界了。基于悠久的及古老的传统惯,现在中靠前地学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如今很多的学佛人,只是通过看一些经文、书本、光盘和网络上的资讯,自己去修,我觉得虽然这是一种时代的变化,不得不接受,但如果仅仅依靠这种方式修学佛法还是不够的。为什么现在修行人这么多,但成的却很少呢?原因有三个:一、没有寻找具德的上师,或者没有亲近活生生的善知识,因此,起初缺乏具德上师的正确引导。其次,在修行的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具德上师的护佑。二、没有接受正规法教的传承,无法得到历代传承上师们的加持。三、缺乏上师们传教的窍诀或不经过闻思高僧大德们宣讲的经、论,而直接阅读一些佛经后自己去盲修瞎练。p235-23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