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身一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研究 教学方法及理论 顾晓英
  • 一身一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研究 教学方法及理论 顾晓英
  • 一身一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研究 教学方法及理论 顾晓英
  • 一身一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研究 教学方法及理论 顾晓英
  • 一身一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研究 教学方法及理论 顾晓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身一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研究 教学方法及理论 顾晓英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1.4 3.2折 36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晓英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121027

出版时间201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311页

字数276千字

定价36元

货号134_9787567121027

上书时间2024-06-26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论001
一、“我是谁”——研究主题的确定001
(一)“我是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反思001
(二)“我是谁”:对身份认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关联的理论追问005
二、相关研究评析007
(一)“主体”与“主体”007
(二)教师主体012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013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015章“一身一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核心018
一、教师身份认同的内涵018
(一)身份和身份认同018
(二)教师角与身份认同021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身一任”025
(一)教师的“一身二任”025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身二任”031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身一任”033
(四)“一身一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043
第二章历史视阈:“一身一任”主体的沿革及其特点051
一、新中国成立后30年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特点052
(一)模仿苏联:新身份的确立与教师主体的萌发053
(二)“教化”:身份认同偏差与教师主体的遮蔽072
(三)特别教化:身份认同和教师主体的缺失和异化079
(四)拨乱反正:身份认同的恢复和教师主体的重现081
二、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特点084
(一)教育反思:身份认同的重构与教师主体的复苏084
(二)从“85方案”到“98方案”:时代要求与教师主体自觉089
三、身份认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历史交互105
(一)多元多变:“一身一任”教师主体的受动与顺应106
(二)从遮蔽到明确:“一身一任”主体的历史生成109
第三章现实关照:“一身一任”主体的影响要素117
一、“他者”映:“一身一任”教师主体的外部因素118
(一)来自“05方案”的支持和政策“他者”的被动118
(二)来自“他者”的“忽略”140
(三)来自社会“他者”的“偏见”147
二、自我认同:“一身一任”教师主体的内在因素152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我认同现状152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我认同的困境与重构161
三、群体认同:“一身一任”教师主体的衡量标尺193
(一)自为vs合作:教师的两难选择193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间合作缺失的缘由194第四章多元协同:“一身一任”主体的有效建构197
一、环境建构:“一身一任”的制度安排和氛围197
(一)“一身一任”的政策建构和制度安排198
(二)“一身一任”的认同培育和氛围营造217
二、受众建构:教师与“他者”的良善交往224
(一)教师的“价值导引”与的“主动建构”225
(二)开展“共生互学”的师生主体间对话226
三、自我建构:认同强化与“一身一任”的能动自觉229
(一)来自教师个案的察与分析230
(二)向度:对外自我解放和对内自我增能234
(三)“有效组织胜过单打独斗”:团队合作和群体认同253结语“一身一任”: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瓶颈的关键259
一、发现“前程”——对职业本质属的反思259
二、“各奔前程,但却在同一林中”——坚持等对话协同260
三、“林中有路”——自觉实现“一身一任”的意义建构261
参文献264
附录292
一、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发展报告调研问卷292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状况调查问卷301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访谈提纲306
后记308

内容简介:

大学是一个舞台,它虽然很小,却影响人的一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究竟是谁?他们有着怎样的特殊赋予和职责承载?作者以26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与研究的教师视角,从实践反省到理论自觉,辅之以大量的统据和鲜活案例,展开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研究。全书立足身份认同理论,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内涵及其特点,回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历史生成和嬗变,阐释来自“他者”认同、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等影响因素,找到“外在支持”和“主体自觉”作为有效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身一任”主体的两大路径。

作者简介:

顾晓英,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书记助理。从教近20年,致力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研究,率先践行“项链模式”,作为主要骨干施教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负责的“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程被评为学校精品课程。曾荣获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很好案例奖、上海市教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和上海市教育系统很好员、上海市高校很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上海市高校很好青年教师、上海大学“十大我喜爱的老师”等称号。合作主编理论案例、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题与解答及参编现阶段中国阶级阶层透视等多部著作。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等杂志发表数十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