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一版一印)
  • 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一版一印)
  • 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一版一印)
  • 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一版一印)
  • 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一版一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一版一印)

全新正版。

50 4.5折 110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金艳 著;张新平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艺妍精品二手书社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金艳 著;张新平 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5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58781
  • 定价 11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0页
【内容简介】
  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出现的新变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从媒介与人的思想行为的关系入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工具理论,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对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做了一个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媒介融合理论,从媒介化社会、社会性变迁及个体性差异三个层面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进行深度解析,并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等方面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对大学生思想行为进行系统调适。
【作者简介】
  黄金艳,女,汉族,1975年2月出生,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199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文化史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2011-2017年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与传播学研究。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缘起与选题
二 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 研究价值与创新
(一)研究价值
(二)本书创新

第一章 概念阐释:媒介融合与大学生思想行为
一 媒介融合
(一)媒介
(二)媒介融合
(三)媒介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
二 思想行为
(一)思想
(二)行为
(三)思想与行为的关系
三 媒介与思想行为的关系
(一)人类的实践活动(行为)创造了媒介
(二)媒介对人的思想行为有深刻的影响
(三)人类的理性思维(思想)规约着媒介

第二章 理论考察:媒介理论溯源及融合理论建构
一 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与探索
(一)伊尼斯的“时空偏向论”
(二)麦克卢汉的“感官延伸论”
(三)爱森斯坦的“变革动因论”
(四)波兹曼的“警世恒言”
(五)梅洛维茨的“媒介一场景论”
二 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媒介的认知
(二)列宁对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三 马克思工具理论基础上的媒介力量探源
(一)马克思工具理论的启发
(二)媒介力量深度探源
四 媒介融合态势下媒介化社会的形成
(一)媒介融合的态势
(二)媒介化社会到来
(三)媒介技术和人类理性

第三章 实证研究: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
一 调研过程及方法
(一)问卷分布情况
(二)调查对象情况
(三)调研使用方法
二 调研数据与分析
(一)大学生使用媒介的基本情况
(二)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三 调研结论及说明
(一)媒介融合态势对大学生确有重要影响
(二)新旧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侧重点不同
(三)大学生在使用媒介过程中具有理性与自律意识
(四)东西方国家的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本质区别
(五)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 现象描绘: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状况
一 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的变化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新变化
(二)大学生信仰的新特点
(三)大学生审美观的新变化
二 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行为的变化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变化
(二)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特点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新变化
三 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和趋向
(一)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受媒介环境影响越来越大,未来更加复杂多元
(二)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过程中自我的主体性明显增强,未来更加个性化
(三)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矛盾性越来越突出,在将来也有强化的趋势

第五章 内在机理: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诱因
一 媒介化社会: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总体场域
(一)媒介环境多样化促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
(二)媒介技术人性化推动大学生思想表达自我个性
(三)媒介隐喻娱乐化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实用功利化
二 社会性变迁: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宏观要素
(一)市场经济的现代性诱导大学生审美观发生变化
(二)对外开放的包容性引发大学生行为发生变化
(三)社会风气的复杂性促发大学生信仰发生变化
三 个体性差异: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微观因素
(一)大学生个体媒介素养差异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差别
(二)大学生个体人文素养不同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差异

第六章 整体塑造: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系统调适
一 自由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行为调适的总体目标
(一)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强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二 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
(一)借鉴经验,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二)运用媒介,研究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方法
(三)走向文化建构,消除媒介素养教育的误区
三 适应媒介融合:大学生思想行为调适的具体路径
(一)应对媒介融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二)参与媒介融合,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三)依托媒介融合,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结语
调研问卷
参考文献
文中图表说明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