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

图书已消毒!套装图书多为单本定价,下单前请联系客服。正版发货快

9.9 2.9折 34 八五品

库存3件

重庆沙坪坝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春民 编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03865855

上书时间2024-05-2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春民 编
  •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7
  • 版次 1
  • ISBN 9787503865855
  • 定价 3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77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在理论上以“必需、够用”为宗旨,力求简明扼要。结合各专业和当前学生的特点,强化实验实训,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同时为后续课程的需要服务。《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分为理论和实验实训两大部分,其中理论部分包括绪论、溶液与胶体、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定量分析概论、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法、仪器分析概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共10章;实验实训部分包括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基础技能实验以及各种基础和应用性的滴定实验,可根据专业、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选做。《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食品、环保、质检、园艺、材料、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动物医学、环境等专业的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理论和实训教材。
【目录】
理论部分
第1章绪论
1.1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1.1化学是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1.1.2化学在药学方面的作用
1.1.3化学在合成新材料方面的作用
1.2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1.3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第2章溶液和胶体
2.1溶液
2.1.1分散系
2.1.2溶液的浓度
2.2稀溶液的依数性
2.2.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2.2溶液的沸点升高
2.2.3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2.2.4溶液的渗透压
2.3胶体
2.3.1溶胶的结构
2.3.2胶体溶液的性质
2.3.3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2.3.4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第3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3.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3.1.1化学反应速率
3.1.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2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
3.2.1可逆反应
3.2.2化学平衡
3.2.3平衡常数
3.3化学平衡的移动
3.3.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3.2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3.3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3.3.4催化剂与化学平衡
第4章定量分析概论
4.1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4.1.1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4.1.2试样的预处理
4.1.3试样的测定
4.1.4数据处理与结果评价
4.2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4.2.1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4.2.2准确度与精密度
4.2.3分析数据的处理
4.2.4分析数据的评价
4.3滴定分析法
4.3.1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4.3.2滴定分析法分类
4.3.3滴定分析法应具备的条件
4.3.4滴定分析法的滴定方式
4.3.5标准溶液
4.3.6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第5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5.1电解质溶液
5.1.1强电解质溶液
5.1.2弱电解质溶液
5.2酸碱质子理论
5.2.1酸碱的定义
5.2.2酸碱质子理论的应用
5.3酸碱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
5.3.1水溶液中的pH值
5.3.2酸碱溶液中pH值的计算
5.4缓冲溶液
5.4.1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
5.4.2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5.4.3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5.4.4缓冲溶液在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5.5酸碱滴定法
5.5.1酸碱指示剂
5.5.2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5.6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5.6.1混合碱的测定
5.6.2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
第6章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6.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6.1.1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6.1.2溶解度和溶度积的关系
6.1.3溶度积规则
6.2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6.2.1沉淀的生成
6.2.2分步沉淀
6.2.3沉淀的溶解
6.2.4沉淀的转化
6.3沉淀滴定法
6.3.1沉淀滴定法及其指示剂的选择
6.3.2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第7章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
7.1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7.1.1配位化合物的定义
7.1.2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7.1.3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7.1.4配位化合物的类型
7.2配位平衡
7.2.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7.2.2配位平衡的移动
7.3配位滴定法
7.3.1EDTA的性质及特点
7.3.2金属指示剂
7.3.3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7.3.4配位滴定法应用示例
第8章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8.1氧化还原反应
8.1.1基本概念
8.1.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8.2电极电势
8.2.1电极电势的产生
8.2.2标准电极电势
8.2.3能斯特方程
8.2.4电极电势的应用
8.3氧化还原滴定法
8.3.1高锰酸钾法
8.3.2碘量法
8.3.3重铬酸钾法
第9章仪器分析概论
9.1原子光谱分析法
9.1.1原子吸收光谱法
9.1.2原子发射光谱法
9.2分子光谱分析法
9.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9.2.2红外光谱法
9.3电位分析法
9.3.1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9.3.2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
9.3.3电位分析法的定量分析
9.3.4电位滴定法
9.4色谱分析法
9.4.1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
9.4.2气相色谱法
9.4.3液相色谱法
9.4.4色谱分析法的应用
第10章元素及其化合物
10.1卤族元素
10.1.1卤素单质
10.1.2卤素主要的化合物
10.1.3卤素离子的鉴定
10.2氧族元素
10.2.1氧族元素的基本性质
10.2.2过氧化氢
10.2.3硫化氢和金属硫化物
10.2.4硫的重要含氧化合物
10.2.5微量元素——硒
10.3氮族元素
10.3.1氮族元素的基本性质
10.3.2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10.3.3磷及其重要化合物
10.3.4砷、锑、铋及其化合物
10.4碳族元素
10.4.1碳族元素的基本性质
10.4.2碳及其重要化合物
10.4.3硅的含氧化合物
10.4.4锡、铅的重要化合物
10.5硼族元素
10.5.1硼的重要化合物
10.5.2铝的重要化合物
10.6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
10.6.1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通性
10.6.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
10.6.3焰色反应与离子鉴定
10.7过渡元素
10.7.1过渡元素的通性
10.7.2铜、银、锌、汞的重要化合物
10.7.3铬、钼、钨的重要化合物

实验实训部分
第1单元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
第2单元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仪器和操作
第3单元基础技能实验实训
实验1简单的玻璃加工技术
实验2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实验3粗食盐的提纯
实验4硫代硫酸钠的制备和纯度检验
实验5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
实验6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第4单元酸碱滴定实验实训
实验70.1mol·L-1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8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实验90.1mol·L-1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10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实验11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
实验12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第5单元沉淀滴定法实验实训
实验13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
实验14酱油中NaCl含量的测定(佛尔哈德法)
第6单元配位滴定法实验实训
实验15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16天然水的硬度测定
第7单元氧化还原法滴定实验实训
实验17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18双氧水(或消毒液)中H2O2含量的测定
实验19水中化学耗氧量(COD)测定
实验20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21维生素C药片或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22碘量法测定葡萄糖
第8单元仪器分析实验实训
实验23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实验24溶液pH值的测定
实验25电位滴定法测定混合酸中各组分的含量
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298.15K)
附录2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附录3标准电极电势(298K)
附录4常用缓冲溶液
附录5某些常用试剂溶液的配制
附录6常用指示剂
附录7常用洗涤剂
附录8常用基准物质及其干燥条件
附录9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