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观念与方法:中国近现代艺术研究论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观念与方法:中国近现代艺术研究论文集

38 3.9折 98 全新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永怡 编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5-1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永怡 编
  •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50322981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8页
  • 字数 513.0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进入近代后,有关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就已经展开,相关的学术著作纷纷涌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近代史研究进入新阶段,海内外学术界出现多种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范式,这些观点反映出海内外学者在学术背景方面的差异。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趋势,主要有新文化史、新清史、优选史、情感史、概念史、后现代主义等,体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倾向。
  《历史、观念与方法:中国近现代艺术研究论文集》分别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现状、海内外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范式以及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趋势入手,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搏。
  《历史、观念与方法:中国近现代艺术研究论文集》是潘天寿纪念馆策划举办的中国近现代艺术史靠前学术研讨会论文的结册。该研讨会汇集了国内外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就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材料、新角度等展开研讨。书中论文是参会专家新近的研究成果,既有对历史方法的反思,也有对新兴研究手段的绍介,更有诸多材料丰富、研究扎实的个案文章。
  《历史、观念与方法:中国近现代艺术研究论文集》对于中国近现代艺术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现状及其趋势
艺术学史的百年线路与研究方法的生成
数字人文视野下中国近现代艺术概念史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方向:兼论数字概念史方法
带着温度的近距离美术史叙事――20世纪中国美术史写作与研究方法论三题
以礼服定文野――婚礼标识所见之中西互动
形式分析的起源及其对中国画论的借鉴
从“西学”到“新学”――梁启超和近代文化视野中的“美术”观念
从“美术革命”到“革命美术”
试论美术教育对中国美术史学的促兴
艺术运动与艺术史――杭州国立艺术院的早期美术史教学
清官流失的名画与日本美术史家中国画史观的变迁――以两次“中日古典名画展”(1928-1931)的中方展品为考察线索
《留日中华学生名簿》所见留日美术生名录札记
德国柏林东亚艺术收藏中的中国现代绘画
中西方美术交流视野中的齐白石研究
远行与回归――潘玉良的艺术之路
徐悲鸿与蒋彝的艺术交往――兼谈中西美术交流背景下中国美术的发展问题
傅抱石人物故实画与日本绘画关系考察
风景摄影与水墨山水之间的通途――以郎静山与张大干为例
从张光字《西游漫记》探索20世纪初中国美术史及大众文化之发展与意义
论多元文化语境下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形成――以民国女画家张荔英为例
徐悲鸿写实教育体系再认识
黄宾虹与厂肆旧友刘九庵――从刘九庵的一通信札谈起
“新”开发的公路――20世纪50年代的公路图像及其话语空间
时空交迭的轨迹――论张振铎花鸟画风格的形成
山水文章――钱松嵌陨活和写生的认识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