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的民族、外交与墓志
  • 唐代的民族、外交与墓志
  • 唐代的民族、外交与墓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唐代的民族、外交与墓志

35 4.7折 75 九五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石见清裕 著;[日]松原朗 编;李浩、王博 译

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6-0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日]石见清裕 著;[日]松原朗 编;李浩、王博 译
  •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6
  • 版次 1
  • ISBN 9787560442983
  • 定价 75.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8页
【内容简介】
  《唐代的民族、外交与墓志》共分三部,概要大致如下:
  第一部,从欧亚史的视角探讨唐王朝的建立过程及其背景,分析唐代民族管理及边境治理的结构。所谓“边境”,虽然是指相对于中心地带的周边外缘地区,但其中所蕴含的问题不仅是地理上的,也涵盖了社会意识这一方面。此外,作为多民族国家,处于支配地位的民族与被支配民族间的关系也值得关注。
  第二部,通过文书的交换解析当时唐王朝的外交状况。作为世界性帝国,其国际性越强,所面临的外交事件及问题便越多。在唐代实施外交过程中,经常通过“国书”这种形式传达国家意志和具体想法,其实际状况如何呢?
  第三部,首先对近年来大量公开的唐代墓志加以分析,考察墓志文化的特性,这也是正确将墓志作为史料来灵活应用的前提条件。其次,选取若干方具体的外国人汉文墓志,探讨其中的一些问题。
【作者简介】
  石见清裕,现任早稻田大学教育综合科学学术院教授。研究领域为唐代政治史、国际关系史。著有《唐的北方问题与国际秩序》《唐代的国际关系》《粟特人墓志研究》等著作。
  
  王博,早稻田大学东洋史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领域为唐代礼制史、军事史。
【目录】
总序一
总序二
自序

第一部 唐代的边境与民族问题
第一章 唐与内亚——从民族迁徙、移民的角度看东亚史
绪论
第一节 李唐王朝的身世
第二节 隋唐帝国的建立与民族迁徙
第三节 玄奘记录下的内亚
第四节 固原史氏家族
第五节 长安及其他地区的粟特人墓葬
第六节 “粟特裔突厥”的概念
第七节 唐代后半期东亚的变化
结语
第二章 唐代内附民族规定再考——以《天圣令》、开元二十五年令为中心
绪论
第一节 唐代《赋役令》中对内附民族的三条规定
第二节 《天圣令》“没落外藩”条
第三节 “夷獠”与“夷狄”
第四节 《天圣令》中输羊、银钱的规定及其他条文的处理
结语
第三章 拉铁摩尔的Reservoir理论与汉至唐的中国北部边境绪论
第一节 拉铁摩尔的Reservoir理论
第二节 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中国北部
结语
第四章 中国史上的中央和边境——以唐代的内陆边界地带为例
绪论
第一节 唐王朝经营边境的好处
第二节 国际帝国唐王朝的成立过程
第三节 边境带来的冲击
第四节 立足于边界理论进行审视
结语 唐的frontier与boundary
……

第二部 国书与外交
第三部 墓志文化与外国人墓志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