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在唐代的流传和接受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在唐代的流传和接受

37.24 3.8折 98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开媛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ZJ

上书时间2024-06-21

晗蕊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开媛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3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55957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文采用文献梳理的方法,首次对历代佛经目录、佛藏文献、敦煌写经和房山石经中留存的《金刚经》的版本面貌进行梳理,相较前人成果,对罗什本数量底限做出更新。其次,跨学科整合方法的使用,使《金刚经》处在佛学、译学、史学和文学四重维度下,以便对其在唐代的流传和接受做出全方位、深入的分析。再次,虽然学界已有对唐人《金刚经》注疏的成果,但并非囊括所有15部注疏。本文首次把部分学界未研究过的注疏纳入视野,从更全面的角度,对《金刚经》的接受和流传做出判断。第四,关于禅宗六祖对《金刚经》流播的推动,学界对其关注尚且不足。本文特对慧能之《坛经》与《金刚经》的义学关系加以梳理,发现前者以后者之义学思想作为基础,生发“心性”,促进了后者的流播。*后,《金刚经》由罗什首次译出汉文本,*初为空宗思想载体。随着后世五次重译及注疏解义的推动,加之佛教的发展,使此经的义学导向逐渐转至有宗,这促使了大量注疏和灵验记的出现。基于此,唐代世俗社会出现了《金刚经》信仰,对经本的使用倾向,是有宗化义学导向下的世俗化。
【作者简介】
张开媛(1984—  ),河北邢台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金刚经》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注于《金刚经》研究,博士论文《鸠摩罗什译本在唐代的流传和接受》于2016年获评优秀。已发表期刊论文、论文集论文(含待刊)10篇。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