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云南民族美术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云南民族美术学

10 4.5折 22 九品

仅1件

云南昆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汤海涛 著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3

上书时间2024-05-1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汤海涛 著
  •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12
  • 版次 1
  • ISBN 9787810688741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2页
  • 字数 16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云南民族美术学》书写了云南的民族美术学。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云南民族艺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一直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这里的主流文化,是指人们通常认为的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作为强势文化,有着明显区别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作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原文化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之一,绵延数千年,无论是文化的结构,还是文化的传统,有着极为坚实的体系,在业已形成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基本都在中原文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发展。当然,中原文化在上述的文化背景下,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在进入的初始阶段并不强大。相对根深蒂固的少数民族文化而言,其定位也是非主流文化。也就是说,当先进文化进入非主流文化体系中的时候,如果自身影响力不够强大的话,相对这些文化而言,它也是一个弱势文化。当然,云南民族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丰富着宏观文化体系的结构和内容。但它不可能成为世界文化的主干。所以,也不可能成为广义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可以这样说,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在历史上没有对中原文化产生过太大的影响。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贯穿整个封建时期,中原文化与云南民族文化之间,有着缓慢、时断时续的联系。当我们审视文化源流的时候,就会发现两者之间的文化根基并不相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勃兴,这个时期的学术成果支撑起中原文化的大厦。
【作者简介】
汤海涛,1992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美术理论专业,学士学位。
1996年,与李靖寰教授合作,完成国家"八五"重点规划项目《云南少数民族美术概论》课题。
2000年,完成云南省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课题《云南民族艺术学》美术部分的写作,为该部分的负责人和执笔。
2000年,论文《中学美术欣赏课程的思考与实践》获昆明市一等奖,云南省一等奖。同年,该文获教育部第三届全国音乐、美术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2002年,调入云南艺术学院。
2004年,完成课题《云南少数民族美术断代若干问题研究》(获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出版《云南民族美术学》教材。
目前正在编写一本10余万字的关于外国美术史的书,已定初稿待出版发行。
曾获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和云南艺术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的二、三等奖和荣誉奖。
评论文章、学术论文数十篇,散见于报刊杂志。
【目录】
导言
第一章云南少数民族绘画的形态和特征
第一节崖(岩)画
第二节壁画
第三节卷轴画
第四节其他绘画形式

第二章云南少数民族雕塑的形态和特征
第一节原始雕塑
第二节奴隶制时期雕塑
第三节封建时期的雕塑艺术

第三章云南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形态和特征
第一节青铜器
第二节织锦、竹篾制品、剪纸和首饰
第三节服饰

第四章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形态与特征
第一节宗教建筑
第二节民居建筑

第五章少数民族美术发展中的断代问题
第一节断代的视角——兼谈传统断代方法的尺短
第二节断代的思路与实践

第六章云南少数民族美术的实用功能
第一节宗教用意
第二节政治协助功能
第三节教育功能

第七章对云南少数民族美术遗存的再认识
第一节美术中的随意性与程式化
第二节主题意象与造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