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写字无划痕,外皮有斑点。
¥ 65 八品
仅1件
作者翟鹏玉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19
《那文化生态审美学:那文化人地交往模式与壮族生态审美理性》提到的“那”(或“纳”),即壮、傣、布依等民族语言中的“水田”之义。以“那”为中心形成了以壮民族为主体的“那”文化。
那文化的范围很广,北界是云南宣威的那乐冲,南界是老挝沙湾省的那鲁,东界是广东珠海的那州,西界是缅甸掸邦的那龙。这些以“那”命名的地名90%以上集中在北纬21度至24度,并且大多处于河谷平地。就广西而言,70%以上集中在左江、右江流域。这些地方的土壤、雨量、气温、日照等都宜于稻作。
那文化的内涵包括稻种、生产工具、加工工具、灌溉设施、肥料等物质文化;稻种的选择培育、播种、耕种、灌溉、管理、收割、储藏、加工等行为文化;生产习俗、禁忌、祝祀及对天象、土地、雷雨、江河诸自然物的崇拜及安土重迁、重农轻商等观念文化;同时还外延及与之相适应的居住形式、饮食习惯、岁时节日、语言词汇乃至民族认同方式、交往形式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那文化生态审美学:那文化人地交往模式与壮族生态审美理性》侧重于那文化的人地交往模式的探讨,发掘以壮族为主体的那文化区的民族生态审美理性,并试图探寻生态美学当代实践可能性。
那文化的人地交往模式可归纳为依生模式、竞生模式、共生模式与整生模式四种。此为本书之核心内容。
《那文化生态审美学:那文化人地交往模式与壮族生态审美理性》认为,一、“那”作为民族生态文化资本的历史内蕴与生成方式,它推动着壮族审美制度的形成,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日常生活化的双向进程;二、“那”作为生态文化资本的自我展演将展现出民族审美精神的生成与拓展,进而实现与他者的对话与融合,从而在“那”文化生态的艺术化历程中完善与中国-东盟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并形成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对历史拯救的可能性。
翟鹏玉,1965年生,1982年入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中国语言文学,1986年获学士学位;1988-1991年再入广西师大专功中国古典文学元明清文学;期间参与编写《中国禅诗鉴赏大词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对儒释道文化有相对长期且深入的了解,撰写了《<聊斋志异>的婚恋模式》;
1994年至今,担任《中国文化史》与《广西各民族地方文化史》的教学工作,对中国文化及广西各族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与研究。曾主持编写内部教材《广西文化史》;
2003年-2004年在中国社科院访问学习;
2006-2012年在云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获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学位。参与撰写《生态审美学》(文史出版社,2002)、《民族生态审美学》(民族出版社,2004)、《广西散文百年》(民族出版社);曾获得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三等奖,
主持广西十五课题《那文化生态审美学》,参与国家社科项目《中国共产党在广西的民族团结经验研究》、《越南汉文小说研究》、《西江流域的生态文化研究》等。是中华美学学会、国际美学学会、中外文论学会会员;广西抗战协会、广西文化促进协会理事。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绪 论
一、“那”作为民族生态文化资本的历史内蕴与生成方式
二、“那”作为生态文化资本的自我展演及民族审美精神的生成
三、“那”文化生态的艺术化与中国-东盟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四、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对历史拯救的可能性
第一章 那社——依生模式
第一节 土地作为壮族人的根性
一、米洛甲造人——泥土生人与泥土作为壮族人的根性
二、土地生育性在妇女身上的彰显——女性的作用与稻作文化的形成、展开
三、泥土的具体转化形态——岩洞与壮族个体的生死转换
四、土地的神化及其表征
第二节 壮族以那命名土地与主格的我们的形成
一、以那命名
二、那的空间性建构——自然象征及其审美意义
三、那生成的万物是人类的亲属——人对万物的依生与审美空间的网络化
四、人对生产方式——自我建构的意义的依生
五、土地上的产出对生死转换的传递——稻谷与生死转换
六、诺鸡——利用土地的产出以通神
第三节 土地及土地上的万物对人的依生
一、米洛甲、布洛陀造万物
二、赎稻魂——生存方式依赖人的创造性
三、赎牛魂——生产方式依赖人的创造
第四节 大地:由人种向类的拓展
第二章 陇那——竞生模式
第一节 人天竞生
一、人天分立与宇宙秩序秩序的重新确立
二、抬星添粮
三、与天在地上的代理者青蛙的竞生——竞生中生产方式的确立与社会的发展及变革
第二节 人地竞生
第三节 人际竞生
一、男女竞生
二、民族内部的竞生
三、族际与朝野竞生
四、我他——人与自我的自然性的竞生
第三章 那哒——共生模式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共生
第二节 家族、民族内部(区域内)的共生——祖源的共有
一、分姓
二、男女共生
第三节 主家与外家的共生——经济体制的互惠
第四节 民族、政治、文化意义上的共生
第五节 自我、自然与神灵的共生
第六节 共生美的形式及其实践意义
第四章 那化:整生模式
第一节 那文化对国家制度认同与民族经济文化的融合
一、壮汉融合——壮族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及其对国家体制的重命名
二、壮瑶融合——族际整生
第二节 那文化区的民族认同与文化整合
一、迁徙中的民俗、意识形态认同——整合
二、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三节 儒释道耶的融合与壮族的神灵谱系
一、整生于花婆
二、整生于土地
第四节 整体性审美脉络观的历史呈现
第五章 那美——那文化的场态化审美叙事
一、审美场态的真化与审美主体际性空间的建立
二、审美氛围的艺术化及其对意识形态虚假地建构世界的能力的揭破。
三、人的劳动实践意义体系的转换及其审美本体论皈依。
参考文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